雍城
雍城 |
中文名称: 雍城 别名: 秦都雍城 行政区类别: 国都,首都 所属地区: 秦国 |
雍城,是中国东周时代的秦国国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建都长达294年,有19位秦国国君在这里执政,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都城。
雍城是以河流为城的"城堑河濒",是"水上秦都",秦以水御敌200年后首筑城墙。其位置在今陕西宝鸡凤翔境内,现有秦雍城遗址,为我国十大考古之一。[1]
目录
历史背景
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居息繁衍。
西周时为周原的一部分,属西周王畿属地之一。
周历王、周宣王、周幽王时(前781年以前),西戎势力发展,深入关中,威胁周室,屡起战争。"周避犬戎难,东迁都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而有其地,与誓,封爵之。"从此,秦始有封地,为诸侯国。
秦襄公八年(前770年)起,秦与戎、狄战斗不息。初,秦败。
秦襄公十二年(前766年)再起兵伐戎、狄,获得"岐地"。襄公殁后,秦人退回"西陲"故居。
秦文公三年(前763年),率乘七百"东猎",以年时借猎迁徙,中途与戎、狄浴血奋战。
秦文公四年(前762年),秦获"千渭之会",(今眉县东北15华里处),从此定居周人故地关中。秦占领"千渭之会"后,在此筑城。
秦文公十六年(前750年),率兵击戎,戎败走,秦国控制了岐西地域。
秦文公五十年(前715年),文公卒,宁公(宪公)继位,秦由"千渭之会"迁都平阳(今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灭毫,占其都邑--荡社(今西安市西北,三原、兴平之界)控制了关中西域,营建"平阳宫"(今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西太公庙)。
秦德公元年(前677年),始徙都于雍(今凤翔)。此后,凤翔为秦都。
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称霸,自此,到孝公图强,为始皇统一中国大业奠定了基础。
雍城遗址位于关中西部渭河北岸的黄土台原,即今本市凤翔县城南郊。为国务院1988年1月13日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代在此设雍县,雍城秦时宫殿仍继续沿用。汉高祖还在秦国国君修建的祭祀天地的场所,即鄜畤、密峙、吴阳上畤、吴阳下畤,增修北畴。据《汉书》载,从汉文帝十五年(前165)到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西汉诸帝来雍祭祀五畤者共18次,其中汉武帝就达8次之多。
汉以后,雍城逐渐衰落,至唐改名凤翔县,沿用至今。
文物考古
民国22年(1933),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徐旭生、苏秉琦及语言研究所石璋如等学者,在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协助下,曾在凤翔考古调查。新中国成立后,雍城的文物考古工作成果累累。
1959年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渭水队,在雍城经过数次调查,发现了南古城秦汉遗址,开始筹备对南古城遗址的重点勘察和发掘工作。
1959年秋,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建立凤翔队,开始钻探、试掘南古城城墙。1961年发掘南古城遗址,弄清南古城城墙的形制和范围,并确定其时代属西汉时期。同时在凤翔县城之南,发现大片秦汉遗址;在南古城东北发现"年宫"和"棫"字瓦当;明确了秦统一前雍城所在地在县城之南,南古城与马家庄之北,瓦窑头之西,河北屯之东。1974年,发掘姚家岗春秋秦宫殿遗址,获铜质建筑构件一窖(连同农民发现的两窖共64件)。
1976年,陕西省雍城考古队组成。1976~1977年,该队发掘了姚家岗春秋秦国凌阴遗址、八旗屯和高庄小型墓葬群以及高王寺铜器窖藏。1977年1月至1986年2月,两次大规模钻探和试掘秦公陵区。南指挥1号大墓的发掘经过10年努力,已基本结束。1979~1980年,发掘西村周墓和秦墓。1981~1984年,发掘马家庄春秋秦宗庙遗址,并对雍城城垣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和钻探,发现了马家庄三号和四号建筑遗址。
通过上述调查发掘,基本搞清了雍城的位置、面积、布局;城内的三大宫殿区及城郊宫殿等建筑遗址;城南规模宏大的秦公陵园及小型墓区,为秦国早期历史和秦国考古的研究提供了大批资料。
遗址
城垣遗址
钻探和踏察发现,雍城位于今凤翔县城南,雍水河之北、纸坊河以西的黄土台原上,城垣平面呈不规则方形,方向北偏西15度。东西长3300米,南北宽3200米,总面积约10.56平方公里。
西垣。保存较好。从今凤翔县城西南角约50米处开始一直向南延伸,然后折向东南。最南端为南古城汉代城垣所在。长3200米,宽4.3-15米,残高1.65-2.05米。
南垣。沿雍水河蜿蜒构筑。西段一部分为现代村庄所压,东段大部被东风水库淹没。现存的仅发现三段,长1800米,残宽4-4.75米,残高2-7.35米。
东垣。紧依纸坊河,由东南折向西北,破坏严重。发现三段,长420米,残宽8.25米,残高3.75米。
北垣。为现凤翔县城所压。在铁沟、凤翔师范学校西端各发现一段,共长450米,残宽2.75-4.5米,残高1-1.85米。其中铁沟发现的一段暴露在断崖上,夯层清晰可辨。
城门。仅在西垣发现一座。门宽10米,有路土向东一直延伸入姚家庄宫殿区。
城壕。雍城除以自然河流作为屏障外,还在西垣外建有城壕设施。城壕长约1000米,宽12.6-25米,深5.2米。壕内当时不曾积水。
通过对城垣的钻探可知,雍城城垣在筑造时,先平整地面,然后下挖一条比城垣略宽的沟槽,口宽底窄。从沟槽底部层层夯筑,夯层厚8-12厘米。当夯土层筑到与沟槽口平齐时,开始板筑。在西垣和南垣均发现板筑时遗留的夹棍眼,眼径为8~15厘米,间距为0.75-1.25米。
雍城的调查钻探结果证实,实际情况与《史记·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岐州雍县南七里故雍城,秦德公大郑宫城也"的记载略有误差。这一结论,与1961-1963年"对距今凤翔县城南约3公里、雍水北岸的南古城遗址"调查和试掘的结果,也是相符的。南古城试掘在基本搞清了南古城的城墙形制和范围的基础上,根据发掘情况和出土遗物认为,其城墙的时代似应属西汉时期。
宫殿遗址
已发现的有城内姚家岗春秋宫殿、马家庄春秋宫殿和铁沟、高王寺一带宫殿三大宫殿区以及城郊宫殿遗址。
姚家岗春秋宫殿遗址 位于雍城中部偏西,距雍城西垣约500米,当地人称此地"殿台"。遗址东部已被破坏,北部未及清理,仅发现西南部分。残存夯土基东西长8.9米,南北宽2.8米,厚1-1.2米。西高东低,上有夯土墙两段,南墙残长3.06米,宽0.96米,残高0.1米;西墙残长2米,宽0.8米,残高0.2米。在该墙北端有一拐墙伸向西,似为缺口。距夯土基西边0.6米,平行铺设石子散水一道,残长3.6米,宽1.2-1.4米;夯土基南亦平行铺设石子散水一道。两条散水厚度均在0.4米左右,多用白色河卵石,铺设极密。根据《秦本纪》记载推断,姚家岗宫殿就是秦康公、秦景公居住的雍高寝。
马家庄一号建筑群遗址 位于马家庄北约0.5公里的台地上。座北朝南,方向北偏东20度,平面为长方形,南北残长约76米,东西宽87.6米,面积约6660平方米。由大门、中庭、朝寝、亭台及东西厢等部分组成。整个建筑四周有围墙环绕,形成一个全封闭的建筑群。布局井然有序,规矩整齐。
大门 门道居大门正中,面阔3.35米,残存进深6.95米,为一长方形甬道。南端有东西的凹槽门限。踩踏面贯通门道中部,其东西侧各有柱洞一列,基本相互对应。
东西塾 在门道两侧,形制基本相同,相互对称,平面呈现长方形。东塾进深3米,面阔3.6米;西塾进深3.2米,面阔3.5-4.6米。另有东西半塾左右对称地配置在东西塾两侧,形制基本一致,平面呈长方形。
回廊 有东、西、南、北四部分。门道由其中部通过。有柱洞留存。东廊进深1.62米,西廊宽1.62米,北廊宽1.8米,南廊已毁。此外,在朝寝的四周和东西厢的四周亦各设有回廊。三处回廊形制基本相同,大小有所差别。
散水 在三处回廊之外均设有散水,平面略呈长方形,内高外低,略有倾斜。均由河卵石铺成。
中庭 位于大门北面,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34.5米,东西宽30米。中部略凹,四周稍高出。在中庭南部,有东西向夯土路面一条,宽1.5-2.2米。
朝寝 平面呈形,两侧前突。东西面阔20.8米,南北进深13.9米。正中内收处为前朝,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三间;其后是后寝,为封闭式长方形。室内阔5.75米,进深3.75米。寝室内东北角有圆形灶坑;朝寝两侧突出部分是东西夹室。与北室间有隔墙。均有门分设在朝堂的东西墙上,可由朝堂出入;朝寝之后半部设有三门,有三宅,称北三室。
阶 在前朝东西两次间的散水处设有石阶,系用近长方形的麻石铺成。两阶各南北长2米,东西宽2.2米。
亭台 建筑在朝寝之北。平面呈长方形,宽5.4米,长3.8米,残高0.09米。四周无檐墙,四角各有角柱一对。门柱与北三室中门相对。
东西厢 位于朝寝建筑及中庭的东西两侧。布局、形制、规模,东西基本一致。其形制相似于朝寝建筑。东、西两厢,均由前堂、后室、南北夹室、东(西)三室及回廊、散水等部分组成。
围墙 东墙现存两段,通长55.9米。南段现存东墙中门缺口,北段现存东墙北门缺口。西墙亦现存两段,通长71.1米。北段有一长2.7米的缺口,是西墙北门,与东墙北门相对称。南墙、北墙现仅存少部分墙段,西墙相交之处为直角。
排水设施 在西厢以北、亭台建筑以西的空地上,铺设有西南至东北走向的陶水管一列。全长6.9米,由竖向管道1节、横向管道9节组成。陶水管每节长0.7-0.77米,大端直径0.28-0.33米,小端直径0.24-0.25米。东厢南散水,东端以南有长方形土坑一个,坑底西侧有竖向陶水管1节,其下端与由西向东排列的横向水管一列垂直相交。
祭祀坑 在建筑群遗址上共发现牛、羊、空、人、车、牛羊、人羊等七类祭祀坑181个。这些祭祀坑绝大多数分布在中庭,少数在东、西厢两侧的空地上,仅有个别在朝寝建筑及东厢内部发现。其中牛坑86个,羊坑55个。
根据遗址祭祀坑中出土的陶器器形、建筑的总体布局及有关史籍的记载初步认为,一号建筑群的建筑年代应为春秋中期,废弃时间应在春秋晚期。其性质应为宗庙建筑。在此基础上,有人参照文献,分别将朝寝、东西厢、亭台建筑、大门、围墙等定名为祖庙、昭庙、穆庙、毫社、都宫门、都宫等。并进一步考证了建筑各组成部分的不同功能。如前朝应为"堂","堂"上设席行礼,为宗庙祭祀中重要活动场所。"寝"即室,为藏主接神之处。东西夹室,与史载吻合,当藏秦襄公以下、二宗庙以上各位祧主等等。
马家庄三号建筑遗址
1983年冬至1984年夏发现。东距宗庙遗址约500米,西距姚家岗春秋宫殿遗址约600米,面积约21849平方米。保存基本完好,平面布局规整,四周建有围墙。从南至北可分为五座院落,五个门庭。
第一院落 长52米,宽59.5米,面积3068平方米。东、西、南围墙宽1.5-2米。南墙正中设有一门,宽8米。门南正前方25米处有夯土墙一段。东墙正中有一门,宽2米。
第二院落 长49.5米,北端宽60.5米,南端宽50.5米,东西围墙均宽1.5米。西墙正中有一门,宽2.8米。南墙宽2米,正中设一门,门宽6米,与第一院落相通。院内中部偏北两侧分别有一座建筑。
第三院落 长82.5米,北端宽62.5米,南端宽60.5米,东西围墙的北段各有一门,宽4米。东西墙南段亦各有一门,宽约2.5米。南墙正中有一门,宽4米,与第二院落相通。院落中心有一建筑。
第四院落 南北长51米,东西宽70米。东西围墙由第三院落围墙相接处各外扩3米后向北延伸,中部各有一门,宽6米。南墙有一门,宽10米,与第三院落相通。
第五院落 是五院落中最大的一处。南北长65米,东西宽86米。东西围墙由第四院落东西围墙相接处各外扩8米后向北延伸。东围墙正中有一门,宽2.8米。院内正中及前方两侧,各有一座建筑,呈"品"字形分布,大小相等,均长22米,宽17米。院内南部还有二座建筑,其间有路与第四院落相通。
李如圭《仪礼·释宫》曰:"周礼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宫南乡而庙居左,庙在寝东也。"马家庄三号建筑群位于宗庙以东,且时代相近,规模较大,故有人分析其为寝宫所在,其沿用的时期大致为春秋到战国时期;并推断该五座院落即为五重曲城,五个门庭即所谓皋、库、雉、应、路五门,并以此证实先秦时代的五门制度及秦宫的僭越行为。
此外,已发现的宫殿遗址城内还有马家庄二号建筑群、马家庄四号建筑群及凤尾村、翟家寺等遗址;城郊有蕲年宫、棫阳宫、年宫、凹里行宫等建筑遗址。
参考来源
- ↑ 秦都雍城考古“透物见人”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