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錦繡紀》簡介:絲綢是最早令中國聞名世界的發明。中國因絲綢而與眾不同。蠶吐出的絲只有0.02毫米。今天我們認識的「細」字,古人用來形容繭絲。在他們看來,世間最細的東西,莫過於蠶吐出的絲。但智慧的中國人善於利用自然的每一份給予,哪怕是細微如此的蠶絲。我們的祖先將七八個繭繅成一根絲,用這根絲去織去繡,於是世界上有了綾羅綢緞,有了和玉食相配的錦衣。不以細而不為之,並依勢而動,這是一種大智慧。本片從工藝和情感上接近着有名的、無名的以及無法謀面的絲織工匠

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片是紀錄片。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14號大咖啡館的印度廳內正式公映的由L.盧米埃爾攝製的《工廠的大門》 [1]、《火車到站》、《嬰兒的午餐》等12部實驗性的影片,都是紀錄真實生活景象的。從19世紀的最後幾年起,電影開始用於新聞題材的報導;俄國的沙皇加冕、英國的英王親臨奧林匹克開幕式、西班牙的鬥牛、澳大利亞的競走等新聞事件,都搬上了銀幕,成為初期紀錄電影的主要題材 [2]

目錄

分集劇情

《特別呈現》 20160915 錦繡紀 第一集 穿梭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幾位絲綢工匠和專家,有意或無意,尋找或恢復兩千多年來失傳的絲織技藝。強度可做降落傘的絹,經緯線奇妙相交的羅,經線密度超高的錦,都給復織帶來無法預計的困難。在這一段段與古人無言的對話中,我們感覺到了遠古絲綢殘片充滿生命力的呼吸。中國古代織工的智慧,千百年後依然煥發着光彩,他們留下了今人難以企及的技藝和美,卻沒有留下名字。

《特別呈現》 20160916 錦繡紀 第二集 引線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紗的薄取決於絲的細,幾千年來,繭絲以輕搏重,令我們的歷史和文化獨具特色。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素紗禪衣,薄如蟬翼,重量僅有49克,標誌着我國古代絲綢技術的巔峰水平。以較硬的生絲為經線,以柔軟的熟絲為緯線就能編織出強度好的絲綢品種。

《特別呈現》 20160917 錦繡紀 第三集 採桑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 桑梓之地,喻為故鄉。桑樹的傳播,早於絲綢的傳播,並為絲綢的傳播奠定了基礎。絲綢傳播到了新的地方,有了一個又一個「故鄉」後,以何種狀態存在呢?伊朗的絲毯、泰國的蒙空、韓國的明綢、大英博物館的收藏,都會令我們感慨萬千。桑蠶和絲綢的對外傳播,不僅賦予了世界更多的色彩,也讓人們的日常生活及情感表達不再單一。根根絲線編織成的綾羅綢緞,在設計師和工匠的匠心妙手之下演變成獨具韻味的藝術品,本集《採桑》將為您展示小小的桑蠶究竟如何影響着世界。

視頻

錦繡紀 相關視頻

錦繡紀第2集:引線
錦繡紀,一部美到窒息的紀錄片,一首中華絲織工藝匠人們的讚美詩

參考文獻

  1. 《工廠大門》- 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嗶哩嗶哩,2018-06-16
  2. 第05講早期紀錄電影(上),道客巴巴,201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