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酒店冶鐵遺址

酒店冶鐵遺址位於中國河南省西平縣西部和舞鋼市中東部,因最早在西平縣酒店鄉酒店村(現已併入出山鎮)試掘,故而得名。酒店冶鐵遺址是古文獻記載的中國最早的冶鐵作坊遺址之一,也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兵器製造地。1963年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今舞鋼市區域內有豐富的鐵礦資源,其中部分為露頭礦,極易開採。在酒店村出土了大量煉爐壁殘塊和煉渣以及部分盆罐陶器殘片。在遺址南部(潭山水庫南岸)清理出一座保存較好的煉鐵爐,具有戰國中晚期的形態特徵,其結構與湖北銅綠山發現的春秋時期煉爐相似。

目錄

文物保護

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558米,南北寬190米,面積11152平方米,文化層厚1.5米。遺址上殘留有煉爐殘壁、煉渣、鐵礦石,殘鐵和生活用陶盆、陶罐、陶瓮及建築材料磚瓦等。

另在遺址南(譚山水庫南岸)尚存冶煉爐一座[1]

兩次發掘

1987年10月29日——11月7日,河南省文物研究所、西平縣文化局聯合對冶煉爐進行搶救性發掘,同時對酒店冶鐵遺址進行了試掘,共開5×5米探方一個,2×7米探溝一條,兩次發掘面積為39平方米,殘高2.25米,爐口殘寬2.14米,底部寬1.6米,煉爐內部可分上下兩部分,上部為一橢圓形的鍋底裝爐缸,爐缸的上口內徑東西殘寬1.42米,南部殘寬1.04米,下部為井筒狀,高0.6米,東西寬0.6米,北部因同風溝相連,也應屬風溝部分,風溝周圍的耐火材料還保留着顆粒狀態,離爐缸較遠處,耐火材料中的泥土呈紅色,爐子的建造是利用土丘的斜坡先挖一個口大底小井筒,再在南端向底部開一風溝,然後用耐火材料築爐壁和風溝。

遺址陳列館

探方出土遺物有陶墜、陶盆、陶罐、陶瓮、板瓦、木炭等,從查閱的有關史料與遺址本身採集到標本證明,該遺址自戰國延續到晉,除1958年修築譚山水庫時,對該遺址進行了大面積人為的破壞,其面積為1700平方米,和因譚山水庫沖刷外,保存基本完好。

為加強對酒店戰國冶鐵爐的保護,西平縣文物部門先後於1976年、1978年建保護房,新建的冶煉爐房暨酒店冶鐵遺址陳列館,建築面積175.07平方米,具有保護,陳列、宣教等功能。

1998年12月,國家文物局撥款20萬元,用於「酒店戰國冶鐵爐保護房」暨「西平縣酒店冶鐵遺址陳列館」建設,該工程於1999年5月破土動工,至1999年12月19日竣工,歷時七個月,建築面積175.07平方米[2]

晉代時期

酒店冶鐵遺址位於中國中部河南省的西平縣,是戰國至晉代時期的重要冶鐵遺址,年代為公元前475年~公元420年。酒店冶鐵遺址發現於1987年,總面積約2.8萬平方米。

遺址內發現有戰國時期冶鐵爐1座,爐平面呈橢形,東北部殘高2.17米,爐口寬2.14米,底寬1.6米,該爐是中國迄今發現時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冶鐵爐。

酒店冶鐵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冶金業的發展歷史,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視頻

酒店冶鐵遺址 相關視頻

180秒剪影看西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