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要熱愛你的胡同(老舍)

《要熱愛你的胡同》中國現代作家老舍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俗語說得好,「遠親不如近鄰」。

可是,在大城市里,這句話就不容易體驗。就拿北京來說吧,同一條胡同的人家,你忙你的,我干我的,今天張家搬走,明天李家搬來,誰也不容易認識誰,更不用說彼此互相幫助照顧了。

這種彼此不相識,不關心,是不大對的。在從前,有一家的孩子出天花,鄰居們不去勸告,幫忙入醫院,而只在自家的窗上掛起一條紅布,說是足以避邪。結果,紅布條毫無效用,好幾家子的孩子都傳染上天花。這樣的事兒還很多,誰都可以想出幾件來,就不多說。

現在可好了,為了全胡同的清潔,大家須協力合作。為了聽重要的廣播,有收音機的就招待街坊們來聽。為了全胡同的事,大家也常常到一塊兒商議。這樣,慢慢的大家由相識而變為朋友,彼此幫忙,彼此勸告,還互相批評——象誰家的院子不大幹淨,或盆子罐子裡存着雨水等等。

這麼一來,「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可就真有點味道了。可是細一想呢,「遠親不如近鄰」或者還只就有了急事而言,譬如說,獨身漢老張得了暴病,而親戚都住在西郊,不能馬上趕到,於是近鄰老李就忙着去給請大夫抓藥。現在的事兒呢,並不只是遇到急難,彼此幫忙,而是經常的組織,一條胡同里的人永遠彼此合作,互相鼓勵,大家友愛。這可就有了很大的意義。咱們早已都聽說:共|產|黨會組織人民,有民主精神。咱們胡同里現在的情形就證明了,咱們有了組織,不再是一盤散沙。大家的事情大家商議,大家作,這就是民主精神啊。這麼一想,這點事實在了不得。團結就是力量啊。連每條小胡同都有了團結,大家一條心,這不就是從根兒上作起麼?就拿檢舉特務來說吧,只有全胡同有了組織,彼此負責,才能作得嚴密,教一個藏着的特務也跑不了啊!近來,各街道成立了治安保衛委員會,不就是依靠群眾跟反革命分子作鬥爭,跟盜匪作鬥爭,跟災害作鬥爭的好辦法麼?

這樣,我想我跟所有的北京人一樣,都對咱們的胡同有了感情,不再存着「各掃門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的錯念頭了。我也敢保,以後咱們會一天比一天更愛咱們自己的胡同,積極的為咱們自己的胡同努力作事,並且覺得這麼努力值得驕傲!

有句古話兒——「浮生若寄」。變成白話就是「馬馬虎虎的瞎混」。這是句不着邊兒的,要不得的話。咱們住在哪裡就應當在哪兒紮下根兒去。這倒不是說,咱們永遠不搬家,而是說,咱們住在哪裡就應當在哪裡紮下民主精神的根兒,抱着大家為大家活着,大家為大家作事的精神。好吧,讓咱們就先把現在住着的胡同搞得最乾淨,最整齊,最平安吧!

寫於一九五四年(註:此文根據手稿發排) [1]

作者簡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北京人(正紅旗)。另有筆名絜青、鴻來、非我等。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駱駝祥子》《趙子曰》《老張的哲學》《四世同堂》《二馬》《小坡的生日》《離婚》《貓城記》、《正紅旗下》,劇本《殘霧》、《方珍珠》、《面子問題》、《龍鬚溝》、《春華秋實》、《青年突擊隊》、《戲劇集》、《柳樹井》、《女店員》、《全家福》、《茶館》,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出口成章》,短篇小說集《趕集》、《櫻海集》、《蛤藻集》、《火車集》、《貧血集》及作品集《老舍文集》(16卷)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筆名來歷,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另有絜青、絜予等筆名。因為老捨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捨棄;予,我。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這一筆名,是他在1926年發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時首次使用的。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後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現今人們熟知的「老舍」。這個「老」並不表示年齡大,而是含有一貫、永遠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一貫、永遠「忘我」。他用「老舍」這一筆名發表了大量文學作品,以致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舒慶春是誰。「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筆名。 [2]

他於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擔任過小學校長、郊外北區勸學員等職。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小學,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