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紫癜
症狀體徵
臨床上,紫癜主要發生在手背、前臂及小腿等暴露部位,常對稱分布,為大小不等的瘀點或瘀斑,呈暗紫色,無自覺症狀。數周后變為鐵鏽色斑而漸消退,但極易再發。
併發症
紫癜退後遺留長條形色素沉着。病變處皮膚變薄,缺乏彈性,毛髮稀疏甚或缺乏。
本段預後
本病很容易復發。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有二:
- 由於衰老以致皮膚鬆弛和皮膚、皮下組織萎縮,血管失去支持而又缺乏彈性,輕微外傷就可造成血管破裂,紅細胞外滲;
- 組織中吞噬細胞的吞噬能力減弱,故血液吸收遲緩,在細胞外滲處常遺留含鐵血黃素沉着。如此反覆而成慢性復發性疾病。
病理病因
本病多由老年人皮膚發生高度的老年慢退行性變時,組織鬆弛,小血管周圍性的膠原組織缺乏,皮下脂肪和彈力纖維喪失,毛細血管壁脆性增加,導致毛細血管和小血管稍受輕微的外傷,即可引起破裂,溢血形成紫癜。有人發現,隨着年齡的增長,血漿及白細胞內的維生素C含量進行性減少,60歲時達最低值, 這種生理改變,使老年人更易傾向於出血。[2]
疾病診斷
不典型病人需與過敏性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管性假性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相鑑別。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 出凝血時間正常,束臂試驗輕度陽性。
- 外周血:血小板正常。
- 骨髓象:巨核細胞正常。
其他輔助檢查
組織活檢:病變處皮膚萎縮,真皮上部彈性纖維變性而下部萎縮。膠原纖維疏鬆、分離而成束。紅細胞外滲處靜脈破裂而毛細管外觀正常,幾無炎症反應。
用藥治療
飲食保健
飲食要求
食譜舉例
預防護理
採取預防為主,如保護肢體不受外傷,靜脈穿刺後局部壓迫時間延長,以減少出血的發生。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