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紫林鴿

中文學名:紫林鴿
拉丁學名:Columba punicea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目:鴿形目 Columbiformes
科:鳩鴿科 Columbidae
屬:鴿屬 Columba
種:紫林鴿 C. punicea
命名者及年代:Blyth, 1842
英文俗名:Columba punicea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
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
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
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紫林鴿 頭體長34-37cm,重約535g。額、頭頂至枕灰白色,眼先和眼下也是灰白色。後頸淡棕色而具紫紅色金屬光澤,具寬的金屬綠色羽緣。背、肩栗紅色,羽端具紫紅色金屬光澤,內側翅上覆羽和內側飛羽外露部分也呈深栗紅色。腰和尾上覆羽暗灰色,羽端具淡紫紅色金屬光澤。尾黑褐色。翅緣和初級覆羽黑褐色。飛羽也是黑褐色,內側次級飛羽同背。虹膜黃色。嘴紅色,尖端白色,腳紅色,爪淺角色或黃色而沾灰。 虹膜黃色。嘴紅色,尖端白色;腳紅色;爪淺角色或黃色而沾灰。 [1]

目錄

生態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結成小群,性活潑,飛行快而有力。主要以漿果無花果植物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吃農作物種子。常出沒於次生林和林緣地帶覓食。有時也到林外農地和水稻田覓食。結小群至大群活動。飛行緩慢如綠皇鳩。 叫聲:輕柔的喵喵聲似綠皇鳩,但不如其響亮或聲長。

棲息環境

多棲息於次生林區邊緣以及或隱匿樹葉稠密處。

生長繁殖

繁殖期為5-7月,常成對營巢繁殖。通常營巢於山地常綠闊葉林,小塊叢林或竹林內。海拔高度多在1500米以下,也在山腳平原樹林內營巢。每窩產卵1枚,雌雄親鳥輪流孵卵。 鴿子育雛期,在腦垂體後葉分泌的泌乳素(又稱催乳素)作用下分泌鴿乳。鴿乳是由雌鴿和雄鴿的雙側側囊淋巴區,即嗉囊床淋巴區增殖扁平上皮大量脫落分泌的充滿脂肪顆粒、乳化脂肪糜液和淋巴液組成,初乳期後逐漸加入富含乳化脂肪顆粒的乳糜液。嗦囊床上皮淋巴乳頭一般在開始進人孵化狀態的第4-5天,雄雌鴿的嗉囊床開始萌動,嗉囊床血管充血、增粗,淋巴管增生,到第8-9天,嗉囊上皮增厚,進入育雛前狀態。第13天其厚度和寬度已增加1倍,第14-16日巳能分泌透明略帶黃色的鴿乳,第18天,嗉囊便可分泌嗓囊乳,然而乳鴿出殼後第7天,嗉囊乳分泌量開始減少,第10天分泌停止,持續嘔雛到2週齡左右,嗉囊床開始萎縮,而鴿乳分泌也逐漸停止。食糜漿中逐漸摻入由腺胃返流而來的通過肌胃研磨的半成品糜漿,然後變成直接飼餵摻水的顆粒飼料。如若所孵蛋未能按時出殼,孵性好的鴿最長可繼續孵化延遲到第22-24天(這些都和鴿的孵性、孵化季節和胚胎髮育信息反饋、胎雛的破殼頻率等有關,如遇寒冷的冬春季和育雛期往往會自動延長孵化期,而在酷暑悶熱天往往難以堅持),此時育雛鴿就會伴隨著嗉囊床的萎縮而自動停孵。[2]

分佈範圍

原產於亞洲印度東北部至東南亞,包括孟加拉國、柬埔寨、印度、老撾、馬來西亞、緬甸、斯里蘭卡、泰國、越南。在我國西藏南部及海南島為罕見留鳥。1842年命名,無亞種。[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