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
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1]頒獎典禮1963年4月8日在美國加州的聖莫尼卡公民大禮堂(Santa Monica Civic Auditorium)舉行,弗蘭克·西納特拉擔任主持人。
第三十五屆奧斯卡金像獎 | |
---|---|
奧斯卡獎盃 |
關於奧斯卡金像獎
自第一屆以來,除1930年和1933年以外,奧斯卡金像獎都是每年舉行一次。規定每年3月左右對上一年度的影片和演職員進行評獎。評選和頒發獎由學院組織專門的管理委員會主持。一年一度的奧斯卡頒獎儀式始終是美國好萊塢的一個盛大節日。世界好多國家都通過電視台轉播大會盛況。
獎項分布
頒發的獎項有23個,其中除最佳影片獎、最佳女演員和男演員獎、最佳導演獎之外,還有最佳攝影、美工、服裝設計、原劇本、改編劇本、改編配樂、剪輯、視覺效果、作曲、音響獎等等。此外,還有給那些在 電影界做出巨大成績的老演員 和老電影工作者的"特別獎"和一定數量的補充獎。 直到1931年,有個新來的學院女秘書看到這尊銅像,驚呼使她想起了叔叔奧斯卡,一位記者立即把她的話報道出去。從此,人們便把這個人像稱為"奧斯卡"。奧斯卡金像獎也因此得名。
獎盃設計
奧斯卡金像由學院早期成員之一賽德里克-吉本斯設計。他在一次宴會上,在桌布上描繪出了金像的草圖,並最終由洛杉磯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而成。第一尊金像於1929年5月16日頒發。每尊金像均為合金鑄成,再鍍以24K純金。金像高13.5英寸(約34.3厘米),重8.5磅(約3.8公斤),造型為一名手拄長劍的武士站在電影膠片盤上,片盤上的五條輪輻象徵着學院最初的五個部分:演員、導演、製作人、技師和劇作者。所有的金像均由芝加哥R.S.歐文斯公司鑄造。奧斯卡獎這個別稱從何而來已無法考證,最普遍的說法是學院圖書館館員、後任學院執行主管的瑪格麗特-哈里克(Margaret)1931年時曾說這尊金像很像她的奧斯卡叔叔,於是記者和學院的成員們開始以這個名字稱呼它。1934年,華特·迪士尼在領獎時引用了這個名字,由此奧斯卡獎這一別稱日漸被人們所熟悉。但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一直到1939年才開始正式使用這個名字。
頒獎會場
柯達劇院(Kodak Theatre)位於好萊塢大道 (Hollywood Blvd.)上,2001年11月9日啟用,是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的舉行地點,在2002年開始成為奧斯卡的永久頒獎地。
柯達劇院,可容納3,400名觀眾,設有全美國一個最大的舞台,有120呎寬,75呎深。舞台後的記者室可容納多達1,500名記者。劇院由柯達公司贊助7500萬美元建成,並獲此冠名權。
劇院現由洛杉磯市擁有,並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向市政府租用,以舉行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柯達劇院的入口擺放有柱裝飾,展示自1928年至今所有奧斯卡金像獎得獎人的名字,亦預留位置予未來的得獎人。
在其他時間,柯達劇院則供舉辦演唱會等表演,及其他種類的頒獎禮。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 |
---|---|
舉辦時間 | 1963年4月8日 |
舉辦地點 | 聖莫尼卡公民大禮堂 |
主持人 | 弗蘭克·西納特拉 |
最佳影片 | 《阿拉伯的勞倫斯》 |
頒獎嘉賓 | |
金·凱利頒發藝術指導類獎項 | |
喬治·查金思和麗塔·莫雷諾頒發男配角獎 | |
索菲婭·羅蘭頒發男主角獎 | |
卡爾·莫爾登頒發剪輯獎 | |
瓊·克勞馥頒發導演獎 | |
溫戴爾·柯瑞頒發外語片獎 | |
貝蒂·戴維斯頒發編劇類獎項 | |
唐娜·里德頒發攝影類獎項 | |
奧利維婭·德哈維蘭頒發最佳影片獎 | |
奧黛麗·赫本與愛娃·瑪麗·森特頒發服裝設計類獎項 | |
凡·赫夫林頒發短片類獎項 | |
金吉·羅傑斯頒發音樂劇獎項 | |
馬克西米連·謝爾頒發女主角獎 | |
謝利·溫特斯頒發錄音獎和視覺效果獎 | |
梅木三吉頒發紀錄片類獎項 | |
現場表演 | 羅伯特·顧雷特表演《玫瑰與美酒的日子》插曲"Days of Wine and Roses" 《叛艦喋血記》插曲"Love Song from Mutiny on the Bounty (Follow Me)" 《怨女痴男》插曲"Song from Two for the Seesaw (Second Chance)" 《夏夜春潮》插曲"Tender Is the Night",《神女生涯原是夢》插曲"Walk on the Wild Side"。 |
獲得多項提名大戶 | |
10項:《阿拉伯的勞倫斯》 | |
8項:《殺死一隻知更鳥》 | |
7項:《叛艦喋血記》 | |
6項:《歡樂音樂妙無窮》 | |
5項:《玫瑰與美酒的日子》、《最漫長的一天》、《奇蹟締造者》、《姐妹情仇》 | |
4項:《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和《格利姆兄弟的美好世界》 | |
3項:《意大利式離婚》、《春淚濺花紅》、《春濃滿樓情痴狂》、《玫瑰舞后》 | |
2項:《滿洲候選人》、《弗洛伊德》、《大衛與麗莎》、《土包子游巴黎》、《怨女痴男》 | |
獲得了多項大獎的電影 | |
7項:《阿拉伯的勞倫斯》 | |
3項:《殺死一隻知更鳥》 | |
2項:《最漫長的一天》和《奇蹟締造者》 |
獲獎名單
獎項 | 獲獎人及作品 |
---|---|
最佳影片 | 《阿拉伯的勞倫斯》 |
最佳男主角 | 格里高利·派克《殺死一隻知更鳥/梅崗城的故事》 |
最佳女主角 | 安妮·班克羅夫特《海倫凱勒/奇蹟創造者》 |
最佳男配角 | 艾德·貝格利《春濃滿樓情痴狂/愛君風流》 |
最佳女配角 | 帕蒂·杜克《海倫凱勒/奇蹟創造者》 |
最佳導演 | 大衛·里恩《阿拉伯的勞倫斯》 |
最佳原創劇本 | 《意大利式離婚》 |
最佳改編劇本 | 《殺死一隻知更鳥/梅崗城的故事》 |
最佳攝影(彩色) | 《阿拉伯的勞倫斯》 |
最佳攝影(黑白) | 《最長的一天》 |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彩色) | 《阿拉伯的勞倫斯》 |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黑白) | 《殺死一隻知更鳥/梅崗城的故事》 |
最佳服裝(彩色) | 《奇妙世界》 |
最佳服裝(黑白) | 《嬰兒簡出了什麼事/蘭閨驚變》 |
最佳音效 | 《阿拉伯的勞倫斯》 |
最佳電影剪輯 | 《阿拉伯的勞倫斯》 |
最佳特技效果 | 《最長的一天》 |
最佳原創歌曲 | "Days of Wine and Roses"《醉鄉情斷/相見時難別亦難》 |
最佳原創配樂 | 《阿拉伯的勞倫斯》 |
最佳改編配樂 | 《歡樂音樂妙無窮/音樂人》 |
最佳動畫短片 | 《洞》 |
最佳真人短片 | 《周年快樂》 |
最佳紀錄短片 | 《周年快樂》 |
最佳紀錄長片 | 《黑狐狸》 |
最佳外語片 | 《花落鶯啼春》法國 |
- 安妮·班克羅夫特沒有出席頒獎典禮,由瓊·克勞馥(Joan Crawford)替她領獎。
提名名單
獎項 | 提名名單 |
---|---|
最佳影片 | 《最長的一天》、《歡樂音樂妙無窮/音樂人》、《叛艦喋血記》、《殺死一隻知更鳥/梅崗城的故事》 |
最佳男主角 | 伯特·蘭卡斯特《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傑克·萊蒙《醉鄉情斷/相見時難別亦難》、馬賽羅·馬斯楚安尼《意大利式離婚》、彼得·奧圖爾《阿拉伯的勞倫斯》 |
最佳女主角 | 貝蒂·戴維絲《嬰兒簡出了什麼事/蘭閨驚變》、凱瑟琳·赫本《長夜漫漫路迢迢》、吉拉汀·佩姬《春濃滿樓情痴狂/愛君風流》、李·雷米克《醉鄉情斷/相見時難別亦難》 |
最佳男配角 | 維克多·布魯諾《嬰兒簡出了什麼事/蘭閨驚變》、泰利·薩瓦拉斯《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奧瑪·沙里夫《阿拉伯的勞倫斯》、特倫斯·斯坦姆普《比利巴德》 |
最佳女配角 | 瑪麗·巴德姆《殺死一隻知更鳥/梅崗城的故事》、雪莉·奈特《春濃滿樓情痴狂/愛君風流》、安傑拉·蘭斯伯里《諜影迷魂/洗腦密令》、塞爾馬·里特《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 |
最佳導演 | 弗蘭克·佩里《大衛與麗莎》、皮亞托·傑米《意大利式離婚》、阿瑟·佩恩《海倫凱勒/奇蹟創造者》、羅伯特·馬利根《殺死一隻知更鳥/梅崗城的故事》 |
最佳原創劇本 | 《弗洛伊德傳》、《去年在馬里昂巴德》、《春淚濺花紅》、《猶在鏡中/穿過黑暗的玻璃》 |
最佳改編劇本 | 《大衛與麗莎》、《阿拉伯的勞倫斯》、《洛麗塔/一樹梨花壓海棠》、《海倫凱勒/奇蹟創造者》 |
最佳攝影(彩色) | 《玫瑰舞后》、《哈泰利/獵獸奇觀》、《叛艦喋血記》、《奇妙世界》 |
最佳攝影(黑白) | 《阿爾卡特茲的養鳥人》、《殺死一隻知更鳥/梅崗城的故事》、《怨女痴男》、《嬰兒簡出了什麼事/蘭閨驚變》 |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彩色) | 《歡樂音樂妙無窮/音樂人》、《叛艦喋血記》、《春淚濺花紅》、《奇妙世界》 |
最佳藝術指導 / 道具布景(黑白) | 《醉鄉情斷/相見時難別亦難、《最長的一天》、《調整時期》、《諜網忠鴿》 |
最佳服裝設計(黑白) | 《醉鄉情斷/相見時難別亦難》、《雙虎屠龍/誰殺了理貝特·瓦朗斯》、《海倫凱勒/奇蹟創造者》、《費德拉》 |
最佳服裝設計(彩色) | 《一路順風!》、《玫瑰舞后》、《歡樂音樂妙無窮/音樂人》、《我與藝妓》 |
最佳音效 | 《一路順風!》、《歡樂音樂妙無窮/音樂人》、《春淚濺花紅》、嬰兒簡出了什麼事/蘭閨驚變》 |
最佳電影剪輯 | 《最長的一天》、《諜影迷魂/洗腦密令》、《歡樂音樂妙無窮/音樂人》、《叛艦喋血記》 |
最佳特技效果 | 《叛艦喋血記》 |
最佳原創歌曲 | "Love Song From Mutiny On The Bounty (Follow Me)"《叛艦喋血記》、"Song From Two For The Seesaw (Second Chance)"《怨女痴男》、"Tender Is the Night"《夜色溫柔》、"Walk on the Wild Side"《行走在曠野的邊緣/神女生涯原是夢》 |
最佳原創配樂 | 《弗洛伊德傳》、《叛艦喋血記》、《戰國群雄/烽火霸王》、《殺死一隻知更鳥/梅崗城的故事》 |
最佳改編配樂 | 《江湖女》、《冷暖心聲冷暖情》、《玫瑰舞后》、《奇妙世界》 |
最佳真人短片 | 《同志黎料》、《凱迪拉克》、《懸崖居民》、《盆地》 |
最佳動畫短片 | 《伊卡路斯·蒙特高爾菲·懷特》、《來聽聽這個》、《懦夫的自我防衛》、《流行歌曲的交流會》 |
最佳紀錄短片 | 《約翰·格倫的故事》、《通往城外的路》 |
最佳紀錄長片 | 《巴西整體面貌的變化》 |
最佳外語片 | 《希臘悲劇/埃勒克特拉》希臘、《那不勒斯的四天》意大利、《諾言》巴西 /、《特拉雲坎的珍珠》墨西哥 |
最佳影片
《阿拉伯的勞倫斯》[2]是由大衛·里恩執導,彼德·奧圖、亞利克·基尼斯等主演的冒險片。
該片以土耳其入侵阿拉伯半島為背景,講述了英國陸軍情報官勞倫斯帶領阿拉伯游擊隊炸毀鐵路,成功使阿拉伯各族維繫在一起的故事。
影片於1962年12月10日在英國上映。
劇情簡介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國的盟友土耳其仍然統治着阿拉伯半島,而該地區的各個部族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麥加的哈希姆家族發動了爭取阿拉伯人獨立的戰爭,英國軍方派了有"阿拉伯通"之稱的陸軍情報軍官勞倫斯到那裡進行活動。
勞倫斯在去麥地那會見部族首領費薩爾王子的途中,遇見了哈里蘇部族的首領阿里,此人年輕剽悍,給勞倫斯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勞倫斯到費薩爾處,親眼目睹了他的大本營遭到土耳其飛機的轟炸,傷亡慘重。費薩爾採納了勞倫斯的意見,從陸路攻打亞喀巴,為占領大馬士革鋪平道路。勞倫斯則與阿里率領突擊隊穿過沙漠,冒着炎熱與風沙。日夜兼程,很快攻下該城。
英國在阿拉伯半島的意圖是給阿拉伯人有限的槍支彈藥,叫他們牽制土耳其的兵力,同時將阿拉伯各部族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勞倫斯基本上是按照這一戰略採取行動的,但做法上比較講究策略。他換上阿拉伯人的服裝,儘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於突擊隊屢建戰功,威震中東,勞倫斯被譽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
在對大馬士革發動的總攻勢中,勞倫斯與阿里率領的阿拉伯軍隊驍勇善戰,長驅直入,比英軍提前一天攻入。但戰後,英阿雙方在管轄大馬士革這個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英國背信棄義地拒絕了阿拉伯人的獨立請求,而勞倫斯困於複雜的政治外交鬥爭之中,仕途失意,不得已退役。他回到英國後,憂鬱不得志,不久後勞倫斯騎着摩托車出行,在路上躲避兩個兒童而摔倒,不幸身亡 。
角色介紹
彼德·奧圖飾演勞倫斯
英國情報局軍官,具有堅強的意志。他單槍匹馬橫穿大沙漠,到達阿拉伯王子的陣營,指導他們採取游擊戰對抗土耳其。他得到了阿拉伯人的信賴和尊敬,並且成功幫助他們對抗土耳其。在失去作用以後,他黯然離開了阿拉伯[2]。
亞利克·基尼斯飾演費薩爾王子
阿拉伯部族首領,阿拉伯人獨立戰爭的參與者。他採納了勞倫斯的意見,從陸路攻打亞喀巴,為占領大馬士革鋪平道路。他雖然同意把他的部隊併入英軍,但他認為除非出現奇蹟,否則部隊不會真正的聯合。
安東尼·奎恩飾演奧達
哈維塔特部族首領,勞倫斯的合作夥伴。在勞倫斯的激將法和利益引誘下,他很快同意與勞倫斯一同攻打亞喀巴的計劃。攻下亞喀巴後,奧達由於找不到勞倫斯許諾的黃金而勃然大怒。
精彩花絮
在影片拍攝期間,彼得·奧圖拒絕與奧馬爾·沙里夫配戲。 在拍攝期間,片中所有女性演員都沒有台詞。 製片方因劇組要轉道西班牙而叫停拍攝,但影片卻停拍了3個月後才得以繼續拍攝,因為這期間該片編劇羅伯特·博特因參加核裁軍示威遊行而被捕。 在拍攝阿里進入海市蜃樓的畫面時,攝影師弗雷迪·楊使用了一種特別的寬銀幕482mm鏡頭,這種鏡頭稱為"大衛·里恩鏡頭"。 約旦國王侯賽因不僅向劇組出借了阿拉伯軍團協助拍攝,還經常造訪影片的拍攝片場。 當勞倫斯到達蘇伊士運河時,20世紀50年代末期的Blue Funnel班輪出現在影片背景中。 摺疊編輯本段影片製作 摺疊創作背景 該片改編自英國軍人作家托馬斯·愛德華·勞倫斯的回憶錄《智慧 七柱》。1960年,編劇邁克爾·威爾遜說服了勞倫斯的兄弟將《智慧七柱》的電影改編權賣給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影片劇本由邁克爾·威爾遜、羅伯特·鮑特共同創作。編劇採用"整體真實、細節虛構"的手法,以《智慧七柱》為藍本,還原了原著作者親歷的阿拉伯戰爭歷史 。
演員選擇
阿蘭·德龍原本是扮演阿里的人選,但他因戴有棕色隱形眼鏡而無緣出演。Maurice Ronet成為接替阿蘭·德龍的人選,但他有法語口音,而且不適合穿着阿拉伯服裝。最終阿里一角由奧馬爾·沙里夫扮演。導演大衛·里恩原本希望由阿爾伯特·芬尼安扮演勞倫斯,並且特意為阿爾伯特·芬尼安排了一次試鏡活動。然而,芬尼以不想長期續約為由拒絕扮演勞倫斯。此外,馬龍·白蘭度、安東尼·博金斯也都是扮演勞倫斯的人選。由於凱瑟琳·赫本力勸製片人薩姆·斯皮格爾讓彼得·奧圖來扮演勞倫斯,最終彼得·奧圖成為該角色的扮演者。
影片評價
《阿拉伯的勞倫斯》是一部偉大的驚險片,這部影片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把兩個不可兼得的地方成功地結合起來;它既有宏偉的戰鬥場面,又對歷史人物進行了富有情趣的研究。和其它戰爭題材的電影有很大不同,《阿拉伯的勞倫斯》雖然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但情節完全跳開了主戰場,影片沒有戰場上驚心動魄的大場面交鋒,卻依然給人以震撼。(人民網評)
《阿拉伯的勞倫斯》做到了事實和藝術的巧妙結合。該片既忠於真實又超出真實,它虛構出各種形象和情緒,而這種情緒比勞倫斯本人所體驗到的更為強烈和富於刺激性。影片的導演手法及攝影極為出色,既展現了戰鬥場面,又剖析了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成功地塑造了勞倫斯高深莫測、膽略過人、又受虛榮和情慾支配的冒險狂形象。(時光網評)
《阿拉伯的勞倫斯》是一部場面宏偉的史詩片 。全片氣勢恢宏,場面壯觀,沙漠外景的映像尤其傑出,被譽為最偉大的傳記影片之一。該片在電影技術層面上也做到了盡善盡美,燈光、剪輯、配樂、服飾、取景、置景等方面都達到了一流水準。
最佳男主角
格利高里·派克[3](1916年4月5日-2003年6月12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美國男演員,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1944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光榮歲月》,從而正式出道。1945年因主演懸疑片《愛德華大夫》而獲得關注。1947年憑藉愛情片《鹿苑長春》獲得第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 。1952年主演的劇情片《諜海密碼戰》成為其表演生涯的代表作品之一。1953年憑藉愛情片《羅馬假日》奠定其在影壇的地位。1955年獲得第12屆美國金球獎最受歡迎男演員獎。1958年首度擔任製作人,製作並主演愛情片《錦繡大地》。1963年憑藉懸疑片《殺死一隻知更鳥》獲得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66年主演驚悚片《諜海密碼戰》。1968年獲得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 。1970年擔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 1974年開始轉變銀幕形象,在動作片《流浪記》中飾演反派角色。1976年主演的恐怖片《凶兆》獲得北美票房排行榜冠軍 。1980年在主演戰爭片《海狼》後淡出影壇。1982年出演個人首部電視劇《藍與灰》。1989年獲得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1993年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熊獎。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12名 。2000年被愛爾蘭國立大學授予文學博士。2003年6月12日在美國逝世,終年87歲 。格里高利·派克熱心公益慈善。1966年擔任美國癌症協會主席。1971年擔任電影電視救濟金協會主席。1995年擔任洛杉磯圖書館基金會榮譽主席 。
人物簡介
格利高里·派克出生在美國加州,他的童年十分動盪,五歲的時候父母離異,派克被送去和祖母一起住。日後他回憶說他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每周一次和祖母去電影院看電影。上學的時候派克迷上了表演,決定當一名演員。他先加入了紐約的鄰家劇場,又在畢業後登上了百老匯的舞台。1942年他在埃默林·威廉的舞台劇《清晨之星》中第一次登場。 1943年他進入好萊塢並於次年出演了他的第一部電影《榮譽之日》。同年他的第二部部電影《國王之鑰》(The Keys To The Kingdom)為他帶來了第一次奧斯卡提名。1945年他又出演了希區柯克的影片《愛德華醫生》並受到好評,此後陸續以《鹿苑長春》(1946)、《君子協定》(1947)、《晴空血戰史》(1949)三部影片接連獲得奧斯卡提名,並以《鹿苑長春》一片獲得金球獎。這時的他已是片約不斷,決定只接拍自己感興趣的影片。派克身高1.91米,他的大多數時候都扮演着高大,正直嚴肅,充滿着英雄主義的美國紳士,這一形象與他本人的性格十分相近(派克在好萊塢的公益事業上享有崇高的名聲),因此演起來十分自如。而1962年那部最終讓他抱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殺死一隻知更鳥》中伸張正義,不畏強暴的律師角色,也正是他這一形象發揮的極致。 但派克本身並不滿足於不斷重複自己,他不斷地嘗試拓寬戲路,使得他演出各種角色都非常深入而逼真,如1961年的經典恐怖片《海角驚魂》。80年代後派克逐漸轉向電視劇。他的最後兩部電影是1991年的《搶錢世界》和《海角驚魂》的重拍版,他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和當年不同的角色。 派克在1968年獲得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派克在政治上是一個自由主義者,1967年他曾獲傑出人道主義獎,還曾獲得自由勳章。在《殺死一隻知更鳥》的奧斯卡頒獎儀式上他曾說過:"在這部影片中,我投入了我的一切,我46年的生活中所感受和學到的一切,那些關於家庭、父親和孩子的,還有我對種族主義和司法公正的認識"。他熱心參加公共事業,有多個公益事業和影視事業方面的職務。 2003年6月12日,派克在洛杉磯的家中去世,享年87歲。
早年經歷
1922年,格利高里·派克的父母離異,他跟着祖母一起生活。1926年,進入洛杉磯聖約翰陸軍軍官學校學習。在陸軍軍官學校,他喜歡軍事化的管理和軍裝,熱愛體育運動。1930年,從軍事學校畢業以後,他就讀於聖迭戈的公立學校。1934年春,他離開學校,在聯合石油公司從事司機的工作。1939年,從醫學院畢業後,他來到曼哈頓,從此踏上了演員之路 。
演藝經歷
1944年,出演個人首部電影《光榮歲月》,在片中飾演一位同納粹德 國作戰的俄羅斯游擊戰士;同年,他在劇情片《天路歷程》中扮演一位為人體貼的牧師,這個角色使他獲得第18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 1945年,與英格麗·褒曼聯袂主演由希區柯克執導的懸疑片《愛德華大夫》,在片中飾演一位患有健忘症的精神病人 ;該片是電影史上第一批以精神分析學為主題的影片,並獲得第1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提名 ;12月,該片在美國上映,位列全美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三名 ;同年,與葛麗亞·嘉遜、唐納德·克里斯普共同主演愛情片《空谷芳草》 。 1946年,在愛情片《鹿苑長春》中,他與簡·懷曼飾演一對在生存與愛心之間掙扎的夫婦 ;並憑藉該片獲得第19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同年,主演動作片《太陽浴血記》,這部電影是格利高里·派克的轉型之作;他在片中首度嘗試反派角色,飾演放蕩不羈的路特 。 1947年,憑藉愛情片《鹿苑長春》獲得第4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同年,主演美國電影史上第一部以反猶太主義為題材的影片《君子協定》 ;在這部電影中,格利高里·派克塑造了白人作家菲爾·格林正直有為的人物形象 ;在第20屆奧斯卡頒獎禮上,該片獲得最佳影片獎,格利高里·派克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 ;12月31日,主演的懸疑電影《淒艷斷腸花》在美國上映 。 1949年,參演西部片《金沙鎮》;同年,與休·馬洛威、加里·梅里爾共同主演以二戰為題材的戰爭片《晴空血戰史》,飾演意志堅定、氣度不凡的空軍指揮官弗蘭克,並憑藉該片獲得第22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奧斯卡提名 。 1950年5月,主演的西部片《黑天鵝》上映。1951年獲得第8屆美國金球獎最受歡迎男演員獎;同年,與蘇珊·海沃德搭檔主演劇情片《大衛王與貴妃》。 1952年,在愛情片《乞力馬扎羅的雪》中飾演飽經滄桑、染上疽 毒的作家哈里 ;該片是他電影生涯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併入選「好萊塢年度十大賣座影片」 。 1953年8月,主演的愛情片《羅馬假日》上映;截止12月,該片在北美的票房為500萬美元 ;格利高里·派克在片中與奧黛麗·赫本聯袂演繹了一段愛情故事 ,並憑藉此片獲得第7屆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外國男演員提名;在美國電影研究所舉辦的「20部最偉大愛情電影」評選中,該片位列第4位 。 1954年,搭檔布羅德里克·克勞福出演冒險片《黑夜人》;同年,主演根據馬克·吐溫同名小說而改編的喜劇愛情片《百萬英鎊》 ,憑藉在片中飾演的亞當一角而被中國觀眾所熟知 。1955年,獲得第12屆美國金球獎最受歡迎男演員獎。 1956年,參演劇情片《一襲灰衣萬縷情》;同年,主演冒險片《白鯨記》 。1957年5月16日,與勞倫·白考爾、愛德華·普拉特合作主演的喜劇片《風流記者》上映,他在片中突破以往嚴肅端正的銀幕形象,飾演一位風趣幽默的體育記者。 1958年,與瓊·柯琳斯;史蒂芬·博伊德合作主演西部片《殲虎屠龍》;同年, 首次擔任電影製作人,製作並主演了愛情片《錦繡大地》,在片中飾演一位為迎娶農場主之女而來到西部的船長 。 1959年,參演戰爭片《豬排山》;同年與艾娃·加德納搭檔出演冒險片《海濱》。1961年6月22日,主演的戰爭片《納瓦隆大炮》在美國上映,派克在片中和大衛·尼文有對手戲 。 1962年,出演懸疑驚悚片《恐懼角》(又名《海角驚魂》),飾演具有正義感的律師薩姆 ;同年,在懸疑片《殺死一隻知更鳥》中扮演一位不顧個人安危、為黑人伸張正義的白人律師 ;在美國電影學院公布的百年影史「一百名銀幕英雄與壞蛋」排行榜上,他憑藉此片獲選為頭號銀幕英雄。 1963年,憑藉懸疑片《殺死一隻知更鳥》獲得35屆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獎以及第20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 ;12月25日,主演的喜劇片《紐曼軍醫》在美國上映。 1964年,與托尼·柯蒂斯、安吉·迪金森合作出演戰爭片《十面埋伏擒蛟龍》;同年,憑藉喜劇片《紐曼軍醫》獲得第21屆美國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 1965年5月26日,主演的懸疑片《海市蜃樓》在美國上映。1966年,參演驚悚片《諜海密碼戰》。1967年擔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 。 1968年,獲得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 ;同年,美國影藝學院頒發吉恩人道特別獎給派克,表彰他對電影業的貢獻 ;12月25日,主演的西部片《月落大地》在美國上映。 1969年,與奧馬爾·沙里夫、朱莉·紐瑪聯袂主演冒險片《麥肯納的黃金》,在片中飾演美國警長麥肯納 ;6月25日,主演的劇情片《主席》在美國上映,他在片中扮演一名去中國解決饑荒問題的科學家 ;同年,獲得第26屆美國金球獎塞西爾.B.戴米爾獎 。 1970年,再度擔任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主席 。1971年10月13 日,與朵恩·琳、帕皮·塞爾納共同主演的西部片《危險情人》在美國上映。 1974年,擔任劇情片《鴿子號》的製作人;同年,主演西部動作片《流浪記》,該片是格利高里·派克的轉型之作,他在片中突破以往塑造的紳士形象,飾演銀行搶匪狄恩 。 1975年12月25日,與伯特·雷諾茲、凱瑟琳·德納芙共同出演的懸疑片《活躍》在美國上映。1976年,在恐怖片《凶兆》(又名《天魔》)中飾演美國外交官羅伯特,該片在全球的年度票房為6092萬美元,並在北美票房排行榜上獲得5周冠軍 。 1977年6月30日,格利高里·派克主演的戰爭片《麥克阿瑟傳》在美國上映;他在片中演繹了軍事家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從獲得戰爭勝利到最後被總統逼退的人生歷程,並憑藉此片獲得第35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獎提名 。 1978年,與勞倫斯·奧利弗、詹姆斯·梅森聯袂主演驚悚片《納粹狂種》,他一改以往戲路挑戰反派,在片中飾演野心勃勃的粹軍官門格爾 ;並憑藉該片獲得第36屆美國金球獎劇情類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0年,主演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戰爭片《海狼》;之後,逐步淡出大銀幕,將演藝事業的重心轉向電視劇 。 1982年,在描寫南北戰爭的電視劇《藍與灰》中扮演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 。1983年,與克里斯托弗·普盧默、約翰·吉爾古德聯袂出演根據真實故事而改編的戰爭片《紅袍與黑幕》,在片中飾演不顧個人安危,堅持幫助他人的牧師費萊厄蒂。 1987年,主演劇情片《無聲的抗議》。1989年,出演愛情片《老美國佬》,在片中飾演和哈麗特產生父女之愛的作家比爾斯;同年,獲得第4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1991年,主演愛情喜劇片《搶錢世界》,在片中飾演電線電纜公司的資方代表安德套·喬根;同年,與羅伯特·德尼羅、尼克·諾特合作出演懸疑驚悚片《恐怖角》 。1993年,擔任劇情片《The Portrait》的製作人,之後停止製作電影;同年,獲得第4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終身成就金熊獎 。 1995年,獲得第20屆法國凱撒獎榮譽凱撒獎。1998年出演電視電影《白鯨》,該片是他參演的最後一部作品,並憑藉此片獲得第50屆艾美獎最佳男配角獎提名;同年,獲得第48屆德國電影獎終身成就獎。 1999年,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12名 。2003年,獲得第47屆意大利大衛獎終生成就獎 ;6月12日,格利高里·派克在美國洛杉磯去世,終年87歲 。
最佳女主角
安妮·班克羅夫特 1931年9月17日 紐約,布朗克斯 美國
簡介
安妮·班克羅夫特:(Anne Bancroft,1931年9月17日—2005年6月6日),出生於紐約州布朗克斯,美國女演員、導演、編劇。[4]
1967年,與達斯汀·霍夫曼合作出演邁克·尼科爾斯導演的影片《畢業生》,飾演羅賓遜太太,並獲第4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1950年,以安妮·瑪諾為藝名並在好萊塢主演了許多B級電影。
1958年,與亨利·方達合作演出舞台劇獲得托尼獎。
1960年,憑《熱淚心聲》再次獲得托尼獎及紐約劇評人協會頒發的最佳女演員獎。
1962年,出演電影《海倫·凱勒》飾演盲聾女孩海倫·凱勒的家庭教師安妮·沙利文,並獲得奧斯卡影后。
1977年出演電影《轉折點》,並獲第50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提名。
1986年,與茜茜·斯派塞克合作出演電影《晚安,母親》。
1984年,出演希德尼·魯邁特執導的影片《嘉寶說話》。
代表作品
演藝經歷
四歲開始,在舞台上表演舞蹈,後在美國戲劇學院學習表演,又進美國演員研修所深造。
1950年,她用安妮·馬諾(Anne Marno)的名字首次作職業性演出。
1952年和瑪麗蓮·夢露一起演出了她的第一部影片《不必費心忙碌》(Don't bother to knock),扮演一個小角色。
以後的幾年時間裡,安妮·班克羅夫特在好萊塢拍了一些低成本的B級片。
1955年,在《TheThe Last Frontier》里扮演騎兵上校的妻子一角,尚有些深度。
1958年,安妮回到了紐約,先後主演了兩部由威廉·吉布森編寫的舞台劇《你上我下》(Two for the Seesaw)和《奇蹟創造者》(The Miracle Worker)。前者同亨利·方達合演,她因演技精湛而獲得托尼獎。後者描寫美國盲聾女教育家海倫·凱勒童年的一段生活,她扮演女教師安妮·沙利文一角,感人的演技使她獲得紐約戲劇評論獎和第二個托尼獎。這兩齣戲都是由阿瑟·佩恩執導。
1962年,《奇蹟創造者》搬上銀幕,仍由佩恩擔任導演,他堅持仍由安妮·班克羅夫特扮演安妮·沙利文,她又以出色的演技獲得第三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以及全美電影評議會最佳女主角獎和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的最佳外國女演員獎。
安妮·班克羅夫特是60至70年代好萊塢演技派的絕對巨星。
六十年代, 她出演了兩部獲得很高評價的影片,一部是1964年的英國片《太太的苦悶》(The Pumpkin Eater),她扮演一個有八個子女的媽媽在家庭和婚姻問題上遇到不少挫折。這個角色使她獲得1964年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好萊塢外國新聞記者協會劇情片最佳女主角金球獎和英國電影與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外國女主角獎,並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提名。
另一部是1967年的耳熟能詳的的《畢業生》(The Graduate),這部電影引領了那個時代的潮流,喚起了多少代人的回憶和共鳴,憑藉"羅賓森太太"這一顛覆傳統的形象,她獲得1967年好萊塢外國新聞記者協會喜劇、歌舞片最佳女主角金球獎以及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的提名。
1977年,她在影片《轉折點》(The Turning Point)里扮演芭蕾舞演員Emma Jacklin,獲得全美電影評議會最佳女主角獎和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金像獎提名。
美麗高貴的容貌、難以模仿的優雅氣質、性感清晰略帶沙啞的標誌性嗓音和那張略帶不屑卻又表現力十足的嘴唇,使得安妮·班克羅夫特能夠勝任各種類型的婦女角色。她還在約翰·福特導演的《七婦女(7 women)》(1966)里扮演一個意志堅強、魅力十足、打破傳統、自我犧牲的女醫生Cartwright 。在《青年溫斯頓(Young Winston)》(1972)里扮演邱吉爾的母親倫道夫·邱吉爾夫人。在《嘉寶說話(Garbo Talks)》(1984)中扮演一個患腦瘤但臨終前想見嘉寶一面的古怪但讓人又愛又憐的母親的形象。此外,1980年她還自編自導並自己主演了影片《胖子(Fatso)》。
在一生的表演生涯中,班克羅夫特最令人難忘的銀幕形象包括以下幾個:
《The Slender Thread》中一位可能自殺的人物Inga Dyson;《7 women》中的女醫生Cartwright。
電視連續劇《拿撒勒耶穌(Jesus of Nazareth)》中的瑪麗·馬格黛里妮;《象人(The Elephant Man)》中的女演員馬奇·肯德勒。
《倫敦查林十字街84號》中安東尼·霍普金斯的筆友Helene Hanff。
《伴我雄心(G.I. Jane)》中提倡女權運動的美國參議員Lillian DeHaven。
《烈愛風雲(Great Expectations)》的哈韋夏小姐。
除上述銀幕形象值得人們記憶外,班克羅夫特最富有爭議的表演當屬她在《畢業生》中所塑造的羅賓遜夫人形象。班克羅夫特2003年接受採訪時承認,幾乎每個人都不鼓勵她出演羅賓遜夫人這個角色,因為"這是一個性行為不夠檢點的年輕女人形象",但在班克羅夫特看來,羅賓遜夫人是一個可悲人物,她的夢想無法實現,只好回到常規生活中,和一個傳統的丈夫度過餘生。
班克羅夫特一生當中,除獲得過奧斯卡影后稱號外,還曾因在《海倫·凱勒》中成功塑造美國著名盲聾人海倫·凱勒的老師安妮·薩利文而獲得過托尼獎。她還4次獲得奧斯卡獎提名,但《畢業生》一片給她帶來的成就最大。
《畢業生》一片導演邁克·尼古拉斯評價班克羅夫特時,稱她是一個表演技藝精湛的演員,「她集智慧、幽默、率直和良好的感覺於一身,和其他藝術家不一樣。她的美貌經常隨不同角色而變換,她是個完美演員,可以在不同的角色中隨意轉換。」該頗具爭議的譯製片在中國也引起了強烈震撼,但了解60年代美國歷史背景的觀眾,則無不認為在那個年代它是足具代表性的電影經典之作。即使今天來看,本片題材仍然相當前衛,它挑戰了傳統大片,成為"新好萊塢電影"的代表作,堪稱「美國電影的里程碑」。
飾演海倫·凱勒的帕蒂·杜克說,她找不到最美的語言描述班克羅夫特所做的工作,"在很多夜晚,我們倆演起戲來就象一個人一樣。"
班克羅夫特在好萊塢闖蕩初期,給人留下的印象並不多。1952年,她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簽約,此後才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1958年,班克羅夫特來到紐約百老匯,並在這裡獲得代表美國戲劇最高獎的托尼獎。她相繼參加了舞台劇和電影版《海倫·凱勒》的演出,獲得極大成功。班克羅夫特是歷史上僅有的在舞台和電影上飾演同一角色並獲得托尼獎和奧斯卡的8位演員之一。1999年,班克羅夫特成為歷史上第15位獲得"三大滿貫"的演員:
奧斯卡:最佳女主角,The Miracle Worker (1962);
托尼獎:最佳女主角,The Miracle Worker(1960),最佳女配角,Two for the Seesaw (1958);
艾美獎:最佳女配角,Miniseries(Movie),Deep in My Heart (1999) (TV)
外部鏈接
參考資料
- ↑ 第35屆奧斯卡金像獎簡介
- ↑ 《阿拉伯的勞倫斯》電影簡介
- ↑ 格利高里·派克個人簡歷
- ↑ 安妮·班克羅夫特,貓眼電影網
- ↑ 圖文:《畢業生》女主角安妮-班克羅夫特(8),新浪網,2005年06月08日
- ↑ 圖文:《畢業生》女主角安妮-班克羅夫特,新浪網,2005年06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