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之瑜
石之瑜(1958年8月8日-),出生於台灣台北市,現任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中山大學教授。為抗日空战名将石邦藩之子。現為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畢業於台大政治學系,是美國哈佛大學公共政策碩士與丹佛大學國際研究博士。[1]
曾获2000年台湾“教育部”学术奖,2001年至2004年“国家”讲座,“国科会”杰出奖三次,2007年至2010年“国立”台湾大学讲座教授,与傅尔布莱特奖学金。专长为中国研究、政治心理学、文化研究,致力于分析中国学的知识社群文化。石之瑜研究论述甚多,目前包括中文专书五十余本,英文专书十一本,诗集两册,中英文期刊论文数百篇。
專長國際關係、中國研究、政治心理學、文化研究、知識人類學,近年致力於分析「中國學的知識社群」文化。[2]受其指導的學生遍及學界、政界,被稱為「石門」。
目录
经历
石之瑜為新加坡联合早报特约政治评论员、知名台湾问题专家,2006年石之瑜拒绝台大特聘终身教授,称校方以论文发表数量定升迁,不符合自己坚持的道德学问 。现任“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教授。台大政治系学士,哈佛大学公共政策硕士,丹佛大学国际研究博士,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英国)杜伦大学,(日本)中央大学访问学者。
根据各校教师网页资料,石之瑜应台湾政治学界以中文撰写论文数量最多的学人、也可能是以英文著作在海外出版最多的学者。这些学术著作的内容涵盖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对美国主流学术思想批判尤其强烈,在英语世界颇受重视,许多名人录皆邀请列名其中。同时,石之瑜对台湾学术体制的批判与实践受到媒体注目,曾拒绝台湾大学授与荣誉至高的“终身特聘教授”,引起两岸知识界广泛关注。
石之瑜在“国立”台湾大学与“国立”中山大学开授的课程选修者颇多,受其论文指导学生为数亦多。 石之瑜常在两岸三地媒体发表评论,与两岸各主要政党立场常有差异,主要批判是针对绿营的行为与蓝营的思想,在政治上不属于既有政营;是岛内有名的“台独”研究专家,曾发表Democracy Made in Taiwan一书探讨“台独”与民主的关系。 在郭冠英辱台言论事件中,数次为其匿名言论权辩护,认为整件事是“‘台独’自己种的果得的因的轮回”、“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的文字狱”,也指出马英九为了选票而“愿意泰半接受‘台独’史观”。[3]
社會科學知識論
石之瑜主張,社會科學應該做到廣(multisited)、遠(long-term)、深(deep)、微(Individualized),[4]將個體行為者放進時空脈絡 (contextualized),以全面與深層的自我解構(self-deconstruction),出入不同的群己關係。[5]
國際關係研究
提出以雙邊關係為主要內容的關係均衡理論(balance of relationship),迥異於權力均衡理論所假定的自然狀態是無政府狀態,關係均衡理論所假定的自然狀態,是防止無政府狀態為目的的群體生活。進而主張,關係均衡是國家追求控制無政府狀態的體系性必然結果,在長期裡與各國維繫穩定的雙邊關係,是可行且可信的理性外交戰略。關係均衡理論的兩個主要主張是:當國家遭遇衝突時,若判斷衝突並無惡意,國家會願意採取讓步,確保關係;若判斷有惡意的傾向,國家會採取對抗,摧毀錯誤的關係;因此,讓步與對抗之間的選擇,不在於相對權力的大小,而在於對長遠穩定關係的判斷。在國際關係中,關係均衡體系與權力均衡體系的互動,就如同國內秩序下的政治體系與社會體系的互動。
知識史研究
石之瑜對中國研究與漢學研究的知識路徑,整理出四個在個人層次的機制:遭遇(encountering)、選擇(choice)、旅行(traveling)與重啓(re-incurring),認為中國研究與漢學研究的學者,是在不斷接觸到的認知經驗中,進行組合運用,他們從各種地理文化脈絡之間進出,透過文化記憶的再啟動,使研究者之間以及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能建立知識上的相互認識。
- 他從知識史研究,進一步建立後華性(post-Chineseness)的分析議程,探討華人性、中華性、漢學性所共同構成的認知網絡,蒐集關於中國的概念、想像及策略,以便對個別行為者之間,如何重啟文化資源,恢復或建立聯繫,進行實證研究。
中國研究
石之瑜的學術主張從群己關係出發。他提出人事權(personnel)、政策權(policy making)與調和權(reconciliation)等三權分開的中國憲政主義(Chinese constitutionalism),[6]以處理自由主義與儒家文化的銜接。
中國式外交
他稱為關係外交(face diplomacy),[7]其中雙邊關係重於多邊關係;中國式戰爭是面子戰爭(symbolic war);[8]中國式全球治理是自我治理(self-governance),[9]且是治亂循環論意義中的「治」(governability),不是歐美話語中的「治理」(governance)或「治理性」(governmentality)意義中的「治」。
解構中國公民文化
- 他解構中共少數民族政策中的公民文化,主張中國兩字是時間(temporal)觀念,不是疆域(spatial)概念。[10]
中國模式
他認為中國模式(China model)就是凡事大家共同參與(mobilized participation);他也推崇天下 (tianxia) 的世界觀。
國家理論
他的國家理論從本體論出發,一方面主張人民有投降的權利,在兩岸同時發表[11];但另一方面,他支持以救亡圖存與抵抗強權為內涵的自發性愛國主義,批評對愛國主義的動員或解構 。[12]
他在本體論上推崇李登輝能運用京都學派的西田幾多郎哲學之中關於「無的場所」(place of nothingness)的理論,[13][14]因而變化多端地實踐自我。相較於後現代主義作家以解構群體意識作為個體能動性的展現,石之瑜的實踐論則主張以解構自我進入群體作為能動性的過程,是傳承儒家的後現代作家(postmodern Confucian)。[15]
政治立場
石之瑜常在兩岸三地媒體發表評論,中文的政論文章散見《中國評論》、《聯合報》、《聯合早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等,其解構對象包含日本、美國、中國、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在思想上針對民粹主義、民族主義、臺灣獨立思想、美式民主進行批判,其中就臺灣統獨立場不斷錯置所帶來的身份認同與文化迷亂現象多所著墨,對於中華思想、中國中心主義、以及中國的武力文化的解構則以英文為主。是兩岸著名的政論家,曾發表《Democracy Made in Taiwan》一書探討台獨思潮與民主的關係,及《Siniciz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與《Negotiating Ethnicity in China》等書解構中國與中華的概念。
反媒體壟斷運動
2013年1月13日,石之瑜點評反媒體壟斷運動:「...在思想上就是自由來去的;可是,假如他們不讓親中的也自由來去,不就表示他們才是壟斷的勢力嗎?...不容許親中者享有言論自由的立場;那他們主張台獨,就變成是反自由的,那也就變成是與他們心目中恐懼的中國一樣的了。」[16][17]
郭冠英事件
2009年轟動全台的郭冠英辱台言論事件中,獨排眾議公開為網路匿名言論權辯護,認為整件事是「中國歷史上層出不窮的文字獄」的重演,也指出馬英九即使「願意泰半接受台獨史觀」[18],仍不能取信於親台獨的選民。
中國憲政之爭
針對中國思想界爭論憲政是否適合中國國情的問題,石之瑜認為中國的政治濫權與歐美的政治濫權不同。歐美的濫權是利用制度的權力壓迫政敵或剝削弱勢,而中國的政治濫權是道德濫權,是虛構的超凡入聖的領導人受到擁護,由民眾根據政治正確的期望壓迫被當成政治不正確的代罪羔羊,因此不能靠制衡的制度有效限制。中國憲政主義的有限政府思路,首先應設計限制道德濫權的制度。[19]
九月政爭
於2013年9月13日認為,[20]
- 馬英九放棄憲法所賦予調和五院的權力不加行使,另藉由官方機構遂行黨紀,進而影響權力分立,其發言人以政府公職身分處理黨紀問題,並間接影響民意機關的人事與結構,已屬黨政不分。
- 臺灣既有的律師教育著重工具性,輕忽根本性,歷任具備律師身分的領導人對憲政缺乏敬畏心。在近代中國歷史上,也沒有所謂制憲諸公建立的傳統,只有強人政治與強國保種的願望。教科書所說憲法是根本大法,充其量是考試時必背的標準答案,尚非政治生活中的思想價值。
太陽花學運
認為太陽花學運主張的是「片面自然狀態」,意指學生片面宣告進入自然狀態,不接受正當程序規範,攻佔立法院進行抗爭,但政府沒有採取鎮壓的正當性。這樣只有一方可以行使叢林狀態下的自衛權,在任何社會都只有嬰兒才可能享有,因此在憲政之治中,只有極度弱勢可以主張嬰兒權,比如性騷擾的認定由當事人婦女片面認定便可裁決,因為男性在性別政治中已經佔有絕對優勢。學生在政治中也是絕對弱勢,因此可以對政府主張嬰兒權。政府對學運的壓制應視為體罰,而體罰是否恰當的判斷,與社會文化與發展階段有關。[21]
兩岸關係應回歸朝貢體系
- 石之瑜於2016年6月16日認為,[22],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無法以西方文明發展的現代主權體制來解決,可參考中國古文明的朝貢體系,尤其是關於宗主國與朝貢國各自擁有獨立的國際關係。
台獨反智
2009年1月13日,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說:「國家感覺的養成,如果只是單調地鎖定在與大陸的盲目對抗上,...失去面對世界所必需的寬廣胸襟與多元視野。表面上,朝野領導人關心台灣的利益與本土的角度,實際上卻摧毀了國人採取任何立場的能力,以至於...連南線專案之類的無稽謊言,竟可以贏得諸多博士法官與資深記者至今的深信不疑。」[23]
指導
學位
自從2005年起,石之瑜指導的博、碩士論文均屬於中國學的知識社群研究計畫。[24] 學位論文的導生主要來自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臺灣大學,另有國立政治大學、東吳大學 (台灣)、國防大學 (中華民國)、淡江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德國杜賓根大學、美國丹佛大學等校。接受指導者除本地學生外,來自韓國[25][26] 、日本[27] 、馬來西亞[28][29] 、印尼[30] 、越南[31][32] 、蒙古[33][34] 、德國[35][36] 、荷蘭[37] 、美國[38][39] 、大陸與香港[40][41][42] 等地。
社團
石之瑜長期指導兩項社團活動:
2016年榮獲台大賈斯丁喝水團最佳運動員精神獎,被稱為「毅力哥」。
主要作品
《社会科学方法新论》《后现代的政治知识》《政治学的知识脉络》《权湘诗钞》《中国文化与中国的民》《女性主义的政治批判》等中英文专著、文集五十余本。
荣誉
- 2000年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学术奖
- 2001至2004年国家讲座
- 国家科学会杰出奖三次
- 2007至2010年台湾大学讲座教授
- 傅尔布莱特奖学金
視頻
參考文獻
- ↑ 石之瑜:台灣應把反戰當成價值 而非只反對別人侵略台灣,中國時報,2020/12/23
- ↑ 石之瑜 «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2013-08-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30).
- ↑ 徐振國,無法確定是敵是友,序於石之瑜,後現代的政治知識,台北:元照,2002r
- ↑ 《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2003)
- ↑ 〈自由主義/者在臺灣身分中的處境-成為自由人?〉,《展望與探索》4, 1(2006): 22-40。
- ↑ 石之瑜,〈魚與熊掌不可得兼——本土憲政主義中的德治與權力〉,收於 明居正、高朗主編,《憲政體制新走向》(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2001),頁53-95。
- ↑ The Spirit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 Psychocultural View (London: Macmillan, 1990)
- ↑ Symbolic War: The Chinese Use of Force, 1840-1980 (Taipe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3)
- ↑ "Preaching Self-Responsibility: The Chinese Style of Global Governanc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2, 80: 351-365.
- ↑ Negotiating Ethnicity in China: Citizenship as a Response to the State (London: Routledge, 2001)
- ↑ 繁體字版見,石之瑜,「基進和平︰面對戰爭發言的權利」,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 卷第3 期(2004 年),頁1-26; 簡體字版見,程偉主編 國際環境與中國和平發展:和平發展與多邊外交 (遼寧大學出版社, 2006),頁211-227。
- ↑ 中國人為什麼願意愛國. [2010-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9).
- ↑ 亞洲是什麼:在奴性空間與普遍場所之間. [2010-12-26].
- ↑ 石之瑜,黃威霖,張芝瑾,黃鈺淳,陳鼎尹,黃欣婷,在中國的滿洲看見西田幾多郎的場所:兼與泰戈爾文明觀的比較,政治科學論叢 48 (2011): 109-138.. [201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 ↑ 石之瑜,超級濫打兄弟開啟後(現代)儒(家)政治學的可能性,思與言 39, 4 (2001.12): 83-105。
- ↑ 石之瑜. 黔驢技窮的反旺旺中時運動. 中評社. 2013-01-13 [201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2-02).
- ↑ 石之瑜的所有文章,風傳媒,2020/08/07
- ↑ 石之瑜:郭冠英事件的真相是什麼?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9-03-28.,中國時報
- ↑ 石之瑜:兩岸應共同探究中國精神的憲政 ,聯合早報 - 2013年10月22日
- ↑ 石之瑜:馬英九是在公然違憲 與陳水扁無分軒輊 台灣頻道_鳳凰網 - 2013年09月13日
- ↑ 石之瑜:政府應如何理解學生占據立院[失效連結],中國時報,2014-3-21。
- ↑ 石之瑜:兩岸關系能否回歸朝貢體系[失效連結]
- ↑ 石之瑜、陳一新. 歐巴馬就職熱 跑龍套的國際空間. 聯合報. 2009-01-13.
- ↑ 「思想與中國」研究所學程. [2013-1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9).
- ↑ 李民瑩,韓國的反共國策與『中蘇研究』
- ↑ 徐耿胤,恢復朝貢體系中的主體性-韓國學者全海宗與李春植的中國研究url=http://politics.ntu.edu.tw/RAEC/comm2/Bian02.pdf}-.
- ↑ 森山裕子,日本愛知大學中國研究學程沿革
- ↑ 李慧易,馬來西亞華團領袖回應中國夢--公民與民族兩身份之間
- ↑ 李政賢,馬來西亞《光華日報》的中國認識-在華僑與華人兩種身份之間 (PDF). [2011-09-2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03).
- ↑ 賴劍文,印尼對中國的政策論述與對華人的身分建構-1950-2012
- ↑ 周功輝,在勢力範圍外──文獻觀點的越中關係分析,1975-1991
- ↑ 阮懷秋,從邊緣看大國︰越南《中國研究》期刊對越中關係的認識 (PDF). [2012-01-2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02).
- ↑ 其木格,蒙中關係與蒙古國的中國認識──從獨立到加入聯合國
- ↑ 朱小艾,蒙古國的漢學發展與中國認識
- ↑ 郭子易:在規範性大國與文明種族主義之間:歐盟對華武器禁運的人權論述
- ↑ Hung-jen Wang, The Rise of China and Chine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cholarship, Lanham: Lexington, 2013. [2013-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 羅子歡:作為慾望途徑的中國-資本主義在台灣的文化霸權
- ↑ Rey Ching Lu, Chinese Democracy and Elite Thinking, London: Palgrave, 2011. [2012-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2).
- ↑ Chiung-chiu Huang, Harmonious Intervention: China's Quest for Relational Security, London: Ashgate, 2014. [201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3).
- ↑ 馮卉然:在國際化中的中國:加籍香港學者崔大偉及其猶太思想
- ↑ 洪鑫誠:「帝國智囊團」如何「畫龍點睛」?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及其變動的中國研究 (1995—2017)
- ↑ 關兆彰:涵化?同化?英語Sinicization文獻對中國崛起的啓示
- ↑ 丹佛大學著名校友石之瑜. [2013-1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師資陣容專任教師. [2013-1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