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劑
治理氣證的方劑
《素問·舉痛論》說:「百病生於氣也」。凡以理氣藥為主組成,具有行氣或降氣的作用,主治氣滯或氣逆病症的方劑,統稱為理氣劑(Formulae that Regulate the Qi )。理氣劑主要歸於中醫八法中的「消法」。分行氣劑、降氣劑等。
理氣劑,以辛溫香竄的理氣藥為主要組成,具有疏暢氣機,調整臟腑功能,用以治理氣證的一類方劑。主要治療肝膽、脾胃氣滯,胸脅脹痛,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噁心食少,大便失常,或疝氣痛,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胃氣上逆、嘔吐、呃逆;肺氣上逆,咳喘等證。根據作用不同,理氣劑可分為補氣劑、行氣劑、降氣劑。
以理氣藥為主組成的方劑的統稱。有調理氣分,疏暢氣機,消除氣滯、氣逆等作用。用治氣滯、氣逆諸證。
目錄
分類和適應證
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來源於脾、腎的升降出入,治制於肺,升發疏泄條達於肝,運行周身,使五臟六腑得以維持正常生理活動。氣的病變主要分為虛實兩類,一是氣虛,一是氣滯、氣逆。氣虛當補,氣滯當通,氣逆當降,都需應用理氣劑治療。根據治療作用和主治病證的不同,理氣劑可分為疏肝理氣劑、疏肝理脾劑、疏肝和胃劑、理脾和胃劑、調和胃腸劑5類。
廣泛用治七情鬱結,寒暖不適,或瘀血、痰濕阻滯,影響到肝失疏泄所致的胸脅脹痛,煩躁易怒,月經不調,疝氣作痛,睾丸腫痛,耳閉耳脹;肝氣橫逆既可犯脾,以致肝脾失調,脅肋脘腹疼痛,倦怠食少,大便溏瀉;肝氣橫逆又可犯胃,導致肝胃不和,胸脅脘腹攻沖作痛,飲食無味,嘔吐吞酸;飲食不節,思慮過度還可戕傷脾胃,以致脾胃失和,脘腹脹痛,嘔吐呃逆,飲食減少,大便泄瀉;邪犯胃腸,以致胃腸不和,失降失調,脘腹痞滿,噁心嘔吐,腹痛,腸鳴,泄瀉等證。
理氣劑的分類
1 行氣劑 行氣劑適用於氣機郁滯的病證,一般以肝氣鬱滯和脾胃氣滯為多見。肝氣鬱滯多見胸腹脅肋脹痛,或疝氣疼痛,或月經不調,或痛經等,常用疏肝理氣的藥物如香附、柴胡、鬱金、川楝子、烏藥、青皮、橘核等為主組成方劑;脾胃氣滯多見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噁心嘔吐,食少難消,大便失常等,常用疏理脾胃氣滯的藥物如陳皮、木香、厚朴、枳實、枳殼、砂仁等為主組成方劑。由於氣機郁所影響的臟腑不同,病情兼夾有異,故在組方時還應視具體情況,進行靈活配伍。代表方為越鞠丸、柴胡疏肝散、四磨湯、半夏厚朴湯、良附丸、金鈴子散、枳實薤白桂枝湯等。
例如,越鞠丸長於行氣解郁、疏肝理脾,為治療郁證的主方,可通治六郁,但以行氣治療氣鬱為主。柴胡疏肝散、良附丸、金鈴子散方皆可疏肝行氣,但柴胡疏肝散長於疏肝行氣,主治肝氣鬱結所致諸症;良附丸主治肝鬱氣滯 [1] ,兼有中焦寒凝證,以行氣疏肝、祛寒止痛為法;金鈴子散疏肝行氣,兼以泄熱,主治肝氣鬱結,氣鬱化火之證。半夏厚朴湯長於行氣散結、降逆化痰,治療情志不暢,痰氣鬱結,阻塞咽嗌之梅核氣。枳實薤白桂枝湯長於通陽散結、祛痰下氣,治療胸陽不振、痰阻氣滯之胸痹。四磨湯破滯降逆,兼以補氣,主治七情傷感,上犯肺胃之上氣喘促,胸悶不快。
理氣劑使用注意事項
首先應辨明病情的虛實,氣滯實證方可使用理氣劑,若誤投補氣劑,壅塞氣機,則氣滯更甚。理氣藥多辛溫香燥,易耗氣傷陰,氣陰不足者,不宜多用。使用疏肝理氣劑治肝鬱氣滯時,要注意精神護理,保持正常心態,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治療脾胃不和、肝脾失調、肝胃不和、胃腸失和諸證時,應忌食辛辣刺激、寒冷固硬、腥膻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理氣劑多辛溫香燥,易傷津耗氣,勿使過劑,孕婦慎用。
方劑歌訣的理氣劑
越鞠丸:
越鞠丸治六般郁,氣血痰火食濕因,芎蒼香附兼神曲,氣暢郁舒痛悶伸。
金鈴子散:
金鈴延胡等分研,黃酒調服或水煎,心腹諸痛由熱郁,疏肝泄熱痛自蠲。
半夏厚朴與紫蘇,茯苓生薑共煎服:痰凝氣聚成梅核,行氣化痰郁自舒。
枳實薤白桂枝湯,厚朴瓜蔞合成方,通陽理氣又散結,胸痹心痛皆可嘗。
橘核丸:
橘核丸中楝桂存,枳朴延胡藻帶昆,桃仁木通木香合,癩疝頑痛鹽酒吞。
天台烏藥木茴香,良姜青皮及檳榔,楝巴麩炒除巴用,寒滯病痛酒調嘗。
暖肝煎:
暖肝煎中用當歸,杞苓烏藥與小茴,行氣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併摧。
厚朴溫中姜陳草,苓蔻木香一齊熬,溫中行氣兼燥溫,脘腹脹痛服之消。 蘇子降氣湯:
蘇子降氣草半歸,前胡桂朴姜棗隨,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定喘湯: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子黃芩甘草杏,表寒里熱哮喘嘗。
四磨湯:
四磨湯治七情侵,人參烏藥沉香擯,四味濃磨煎溫服,行氣降逆喘自平。
仲景旋覆代赭湯,半夏參草大棗姜,噫氣不除心下痞,降逆化痰治相當。
橘皮竹茹嘔呃醫,人本甘草棗姜施,胃虛有熱氣沖逆,清補和中降逆之。
丁香柿蒂人參姜,呃逆因寒中氣傷;降逆止呃兼溫補,胸滿呃逆宜煎嘗。
延胡散治七情傷,血氣刺痛服之良;歸芍乳沒草薑桂,木香蒲黃與薑黃。
瓜蔞薤白加白酒,胸痛徹背厥疾療。
再加半夏化痰結,功力又更勝一籌。
橘核丸中楝桂存,枳朴延胡藻帶昆;桃仁木通木香合,頹疝頑痛鹽酒吞。
天台烏藥楝茴香,良姜巴豆與檳榔;青皮木香共研末,寒滯疝痛酒調嘗。
三層茴香制為丸,沙參川棟木香攢;再加檳芡成二料,三料更把苓附搬;寒疝陰囊見腫脹,氣行寒消脹腫散。
導氣湯有吳茱萸,木香小茴川楝齊;寒凝氣滯連煎服,小腸疝痛自可愈。
暖肝煎中用當歸,杞苓烏藥與小茴;行氣逐寒桂沉配,小腹疝痛一併摧。
厚朴溫中姜陳草,苓蔻木香一齊煎;溫中行氣兼燥濕,脘腹脹痛服之消。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湯薑汁加食鹽;合制為丸空腹服,胸悶脘痛一併蠲。 蘇子降氣湯 蘇子降氣橘半歸,前胡桂朴懆姜隨;或加沉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定喘白果與麻黃,款冬半夏白皮桑;蘇子黃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四磨飲治七情侵,人參烏藥沉香檳;四味濃磨煎溫服,破氣降逆喘自平。
五磨飲子 去參加入木香枳,五磨理氣力非輕。
視頻
理氣劑1—概說、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