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散
玉泉散是一種中藥製劑,這種中藥製劑對於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玉泉散具有清火瀉熱的功效,糖尿病的患者可以將玉泉散的配方打成粉,然後再服用,這樣能夠幫助改善患者的病情,玉泉散配方在打成粉之後,是以開水沖服的方法來進行服用的,具體的劑量是要遵醫囑來用藥。
玉泉散具有清火瀉熱之功效,適用於陽明內熱,煩渴頭痛,使用之後能夠幫助改善糖尿病症狀,並且還能夠消除患者的大便硬結,方中石膏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之功效故為主藥;少量甘草和其中氣,且以緩和石膏之寒性,使邪去而正不傷,為佐使藥。玉泉散配方打成藥之後,是以開水沖服的方法來服用的。[1]
目錄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配方組成】石膏六兩,生用粉甘草一兩
【用法】上為極細末。每服一二三錢,新汲水或熱湯,或人參湯調下。此方加硃砂三錢亦妙。
【主治適應症】治陽明內熱,煩渴頭痛,二便閉結,溫疫斑黃,及熱痰喘嗽
等證。
【方解】陽明內熱,見煩渴頭痛,二便閉結等症。治療當清熱瀉火。石膏甘、辛、大寒,功能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方中重用其為君;佐以甘草甘平養陰生津。如此,則火熱能除,煩渴能止,則煩渴頭痛,二便閉結,溫疫斑黃等症皆除。
【臨床應用作用功效與醫案】
寶2型糖尿病熊堅運用加味玉泉散(黃芪50g、葛根30g、山藥20g、麥冬15g、五味子8g、天花粉12g、知母10g、生地20g、丹參20g、雞內金10g、烏梅10g)及降糖藥物治療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型60例,進行治療前後自身對比,結果顯效32例,有效20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85.7%。且治療後患者血糖及血脂值均顯著降低,提示加味玉泉散對2型糖尿病有較好的療效。[熊堅.加味玉泉散治療2型糖尿病氣陰兩虛型60例.中醫藥。
【臨證提要】本方用於治療陽明熱盛所致煩渴頭痛,二便閉結,溫疫斑黃,及熱痰喘嗽等證。但石膏、粉甘草二藥藥力稍弱,臨床上可適當加人知母、黃連、黃芩等清熱藥。[2]
玉泉散 出處:
《雜病源流犀濁》 本方由天花粉、葛根、麥門冬、人參、茯苓、烏悔、甘草、生黃耆、炙黃耆諸藥組成,共為細末,煉蜜為丸。玉泉,為泉水之美稱,道家亦指口中舌下兩脈之津液。本方用大隊滋陰潤燥、益氣生津之品組方,服之可使陰精得充,津液自回,口中津津常潤,猶如玉泉之水,源源不斷,故名玉泉丸。
天花粉 (三錢)、粉葛根 (三錢)、麥門冬 (三錢)、生地黃 (四錢)、 五味子 (五分)、甘草 (錢半) 方取甘寒滋潤, 生胃津以止渴, 妙葛根升達, 使水津上布。
粉葛根又叫粉葛、葛根,是常用「「中藥材」」,其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多。現將其高產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將其塊根剪下,攤在室內乾燥陰涼處晾1~2天即可種植。選擇地塊葛根塊根生長肥大,入土較深,宜選擇陽光充足的緩坡、平地或田邊角處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地種植。
採用根頭作種
在每年收穫葛根時,選擇生長粗壯、無病蟲害、未受傷、個體完整的根頭作種。將其塊根剪下,攤在室內乾燥陰涼處晾1~2天即可種植。若冬季挖出,需進行沙藏,方法是室內地面上先鋪一層厚10厘米的河沙,然後在沙上擺放一層根頭,根頭上再蓋一層15厘米厚的河沙,四周用磚圍好,沙藏期應保持河沙稍濕潤,並經常檢查,發現腐爛,應馬上剔除,至第二年可取出種植。在無霜或只有短期經霜的地區,可以原地留種,第二年種植時才挖出,種時每穴放根頭1個。
選擇地塊
葛根塊根生長肥大,入土較深,宜選擇陽光充足的緩坡、平地或田邊角處土層深厚、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地種植。種前,深翻30厘米以上,然後按行距6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深、寬各40厘米,每穴施入廄肥、草皮灰、堆肥等混合肥10千克,將表面土層與肥料拌勻後進行種植。種後穴面蓋草,用以保持穴內土壤疏鬆濕潤,以利植株生長。
合理施肥
粉葛根是一種耐肥植物。施足基肥、合理追肥是提高塊根產量的重要措施。追肥通常要進行多次,第一次在3~4月間,苗高30厘米時進行,每穴施人畜糞水3~5千克,以後每月進行一次,用肥種類和數量與第一次相同。第4、5次隔45天進行,每穴施廄肥、草皮灰10千克、過磷酸鈣100克、硫酸鉀100克,將上述肥料混合,在株旁開環溝或開穴施下,施後培土,以促進塊根生長。
摘苗搭支架
葛根有着較強的萌芽力,栽下的葛根頭往往會長出多條莖蔓。莖蔓生長過多,會影響地下塊根的形成或生長。因此,在苗長至15~20厘米時,每穴只留下粗壯苗1~2株,其餘則摘除。葛根又是一種纏繞性的草質藤本植物,藤長節多,且其節接觸土壤時,易長出不定根。因此,苗長至30厘米時要用竹條或木條搭支架,支架可以搭成籬笆或三角形交叉狀,並把苗扶牽上架,使其纏繞着支架生長,這樣可以便於管理,而且有利於光合作用和通風透光,還可防止莖藤接觸土壤生出不定根,消耗養分。搭支架不宜過遲,過遲則藤蔓間相互纏繞,造成管理不便。
摘頂打花序葛根莖蔓長至200厘米時,應摘去頂芽,促進其分枝多長葉片,增強光合作用。但過多的分枝會造成葉片過多且互相遮蓋,影響光合作用,也使莖葉消耗過多的養分,不利於塊根生長。因此,也應適當摘除過多、過密的枝葉。每年5~7月間,除留種植株外,長出的花序應及時分期分批摘除,以防止開花時過多消耗養分,從而有利於塊根營養物質積累,提高產量。 如果植株長出塊根過多,往往由於營養物質積累不集中,使塊根個頭不大,影響產量和質量。因此,在塊根形成後長至直徑2~3厘米時,應把植株四周土扒開,選擇2~3個生長較粗的塊莖留下,其他除去,使營養物質集中在2~3個塊根上,以提高產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