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隼
灰背隼 |
---|
圖片來自flickr |
基本資料 |
學名 Falco columbarius 目/科/屬 隼形/隼/隼 遷徏狀態 冬候鳥 普遍性 稀有 體長/體重 24-32cm/150-255g |
灰背隼,雌雄相異。虹膜暗褐色,眼圈黃色。嘴灰黑色、蠟膜黃色。腳黃色、爪黑,裸足。
- 雄鳥
- 頭及臉頰藍灰色,白眉線細而短,眼下方鬚斑不顯著。暗色眼後紋。
- 喉白色,頸側栗褐色。腹橙色,佈滿黑褐色縱紋。
- 體背藍灰色,有黑細軸斑,初級飛羽黑色。尾羽灰末端白色、有黑色寬橫帶。
- 雌鳥似雄鳥,但暗褐色取代藍灰色。白眉線長而明顯。體背有淡色羽緣及點斑。腹面較白,密佈咖啡色粗縱紋,尾羽黑褐色,有多條淡色橫帶。
- 飛行時,翼較其他隼寬短,翼端較鈍。指叉較顯著。常低空直衝,振翅甚快。
目錄
棲地&習性
非常多樣,從海平面至3000米達山脈。
單獨在林緣與草原上覓食,低空飛行,伺機俯衝捕食。
主食繁殖季節主要是50 g以下的小型鳥類。
繁殖
巢主要在三月至六月;蘇格蘭東南部的一項研究記錄了從4月的第四周到6月的第一周產卵的時間。
保育
不受全球威脅。
鳴聲
主要沉默,除了巢附近。主調用一系列快速加速的音符,「 kee..kee 「。
外觀相似性
紅隼雌鳥似本種雌鳥,但體型較大,體背紅褐,密佈黑色橫斑,翼較狹長而尖。尾羽紅褐色,橫帶為黑色。
分佈
亞種和分佈
- F. c. subaesalon C. L. Brehm, 1827 – 冰島。
- F. c. aesalon Tunstall, 1771 – 從法羅茲E到西伯利亞C的北歐亞大陸。
- F. c. insignis (A. H. Clark, 1907) – R Yenisey的西伯利亞E到R Anadyr。
- F. c. pacificus (Stegmann, 1929) – 俄羅斯遠東地區,包括 Sakhalin I.
- F. c. pallidus (Sushkin, 1900) – 亞洲草原,從南烏拉爾山(鹹海附近)到東北哈薩克斯坦(阿爾泰山)。
- F. c. lymani Bangs, 1913 – 從帕米爾-阿來山脈延伸至阿爾泰,E,特蘭巴卡利亞和蒙古的C亞洲山脈。
- F. c. suckleyi Ridgway, 1874 – 北美太平洋海岸,從阿拉斯加和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到華盛頓。
- F. c. columbarius Linnaeus, 1758 – 阿拉斯加(除海岸外)通過加拿大S&C到達紐芬蘭,而S(除大平原地區)通過N到美國。
- F. c. richardsonii Ridgway, 1871 – 北美大平原(從C Alberta S到懷俄明州)。
- 冬季前往C&S歐洲,北非,中東,S&SE亞洲,日本,以及S&E北美至N南美洲。[1]
參考書目
臺灣野鳥手繪圖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