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淡水區,位於台灣省新北市西北沿海,位於淡水河的出海口北側,北鄰三芝區,南鄰台北市北投區,西濱台灣海峽,西南與八里區以淡水河一水之隔。河光山水、風景秀麗,自古為台灣八景之一,昔日並有「東方威尼斯」之稱[1]。在歷史上曾經是台灣第一大港,也是西方文明在台灣北部散播的起點。今日之淡水區,北鄰三芝區,南以關渡和台北相接,西瀕台灣海峽,並與八里一水之隔。東西長11.138公里,總面積70.6565平方公里。

淡水區行政區域劃分為33里,計有562鄰, 2006年12月底人口數129898人(不含外來學生人口)。 淡水鎮公所為淡水鎮最高行政機構,由鎮長主持鎮政下設民政課、財政課、建設課、工務課、農業課、兵役課、秘書室、人事室、主計室、政風室及另設所屬機關清潔隊、圖書館、託兒所,依法辦理相關業務。

淡水是東南亞海陸的中途站,大屯山又是極好的航途指針,因此至今七千年來一直有人類入居淡水,以部落形式過着漁獵、放耕的生活。淡水原住民皆屬居住於台北一帶的凱達格蘭平埔族住民,早期中國和日本的船隻,經常停泊淡水,和他們從事貿易。

今天淡水地區地名如:滬尾、八里、大屯、圭柔山、北投子等都是平埔族住民留下的。在八里的十三行、淡水港仔平等,尚留有凱達格蘭人時代的大片遺址

目錄

地名由來

古時候「淡水」是一個地方的總稱,使用於淡水河口與淡水港,更早以前甚至是指整個台灣北部。而「滬尾」即是村落名稱,後來「淡水」與「滬尾」並用,日本時代「淡水」才正式取代「滬尾」的名稱,而延用至今。但是日本時代的淡水郡,包含今之三芝、石門、八里等鄉鎮。

「滬尾」一說為原住民之語音,一說如《台灣府志》所載,以碎石築海平之,為漁民捕魚之所,村處其尾處而得名。

關於淡水這個地方的名稱,清治時期基本上是「淡水」與「滬尾」並用。日據時期以後,「淡水」則正式取代「滬尾」的名稱,例如淡水線鐵路在測量路線時預定設置「滬尾」車站,最終命名為「淡水」[2]

關於英譯拼音部份,新北市政府官方使用Tamsui,此為馬偕牧師在1895年出版的「福爾摩莎之旅」(From Far Formosa)一書,以台語拼音使用,已經有百年歷史,新北市交通局表示,將會請台北捷運公司也尊重在地傳統,將淡水英譯更名為「Tamsui」。

歷史

淡水是東南亞海路的中途站,大屯山又是極好的航途指標,因此至今7000年來一直有人類入居淡水,以部落形式過著漁獵、放耕的生活。淡水原住民皆屬居住於台北一帶的凱達格蘭平埔族住民,早期中國和日本的船隻,經常停泊淡水,與他們從事貿易。

十六世紀,西方海權強國,開始逐鹿亞洲,台灣優越的地理位置,引起他們的注意。西班牙人為了確保菲律賓的經營,並為了和荷、英、萄對抗,最先占領北台灣;西班牙人於1629年的秋天,築聖多明哥城、建教堂,以做為殖民和宣教的基地,與赴中國、日本貿易及宣教的跳板。他們由淡水溯河入台北平原,降服諸部落,並擴張勢力到新竹和宜蘭一帶。

1641年,荷蘭為防止中日貿易路線被西班牙截斷,遂驅逐西人並重新築城(即今之「紅毛城」)。他們除了鎮撫平埔族,也招聚漢人來此拓墾,並致力於硫磺、鹿皮及土產的運銷,更利用淡水為港口和中國大陸互市。1661年,鄭成功渡海東征,驅逐南台灣的荷蘭人,淡水也暫歸明鄭。此後,淡水除了原有「漢番交易」之外,漢人已漸漸到此從事拓墾,直到明鄭降清。漸漸的,淡水因與大陸最近,本身又為良港,「滬尾」由漁村漸成街庄和通商港口。康熙年間淡北開治設防,淡水由番社漸成村莊,山區也逐漸開拓。早期港口發展在南岸之八里,1792年清廷才正式開放八里坌與大陸對渡,但因泥沙淤積腹地有限,港埠遂又逐漸移至北岸淡水。1808年,水師守備由八里坌移駐淡水。此後,淡水街民環福佑宮形成街衢。

視頻

淡水區 相關視頻

台灣實拍:遠嫁台灣的姑娘,實拍台灣省新北市淡水區街景!
惠陽淡水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