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淺水原之戰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名稱: 淺水原之戰

發生時間: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

地點: 淺水原(今陝西長武東北)

參戰方: 唐朝、薛舉父子

結果: 唐朝奪取隴西

淺水原之戰,發生於唐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至十一月,唐朝秦王李世民率軍在淺水原(今陝西長武東北)對隴西割據勢力薛舉、薛仁杲父子所部的作戰,此役一舉擊敗薛仁杲,奪取隴西,除去關中西面的一大威脅勢力。此役李世民採用後發制人,疲敵制勝,堅壁不出,窮追猛打的策略,反敗為勝。[1]

目錄

歷史背景

唐政權建立時,隋末的內亂也隨着煬帝之死而達到高潮。宇文化及立楊浩為皇帝,率隋軍主力十餘萬人北上,要回到長安奪取政權;同時,洛陽的隋朝殘部立楊侗為帝。楊侗政權設法拉攏李密,封了他一連串的高官,讓他去擋住宇文化及。一向托大的李密果然中計,率瓦崗軍同宇文化及展開激戰。瓦崗軍艱難取勝,將宇文化及趕到河北,但自己的實力也大為削弱。洛陽王世充趁機率精兵發動進攻。李密倉促應戰,被打得潰不成軍,瓦崗軍土崩瓦解。李密率殘部西逃,投奔昔日的盟友、新近稱帝的李淵

戰爭起因

關東連番混戰之時,關中地區雖然仗崤山黃河的天然屏障而未被波及,但更嚴重的威脅卻正在從西方逼近。李淵剛剛稱帝,當年六月,薛舉便親自領軍,開始了策劃已久的大舉東進。李淵命秦王李世民為元帥,統領八總管約40000人的兵力前往迎戰。唐朝開國後的第一場大戰拉開了序幕。

戰爭經過

初戰敗績

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薛舉率大軍侵入安定郡(今甘肅涇川一帶),主力軍向高墌(今陝西長武北)方向前進,而在東北、西南兩翼,則派機動騎兵襲擾北地、扶風二郡。七月四日,李世民來到高墌,不料忽然得了瘧疾病倒,只得命行軍長史劉文靜、司馬殷開山代替指揮。李世民告誡二人說:"薛舉孤軍深入,糧食不多,士卒疲憊,假如來挑戰,小心不要應戰。等我的病痊癒後,為你們打敗他。"退下後,殷開山對劉文靜說道:"大王擔心您不能退敵,才說這番話。賊兵聽到大王有病,必然輕視我們,應該顯示一下武力威懾敵人。"

於是在高西南列陣,仗着人多不加防備。薛舉秘密進襲唐軍背後,壬子(初九),在淺水原交戰,唐八位總管都敗下陣,士卒死亡十分之五六,大將軍慕容羅睺、李安遠、劉弘基均被俘。李世民率軍返回長安,薛舉占領高墌,收集唐兵的死屍堆成京觀。劉文靜等人均因此被罷官。

秦王再戰

武德元年(618年)八月,薛舉派他的兒子薛仁杲進軍圍攻寧州,唐寧州刺史胡演擊退了薛仁杲。郝瑗對薛舉說:"現在唐兵剛剛戰敗,關中騷動不安,應當乘勝直接攻取長安。"薛舉同意他的意見,恰巧生了病沒有實行。辛巳(初九),薛舉去世。太子薛仁杲繼位,居住在折城,追諡薛舉為武帝。 李淵一方面向盤據涼州(今甘肅武威)的李軌修好,並再度任命李世民為元帥抗擊薛仁杲。

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軍駐守高墌,薛仁杲派大將宗羅睺抵禦,宗羅睺多次挑戰,李世民堅守不出。諸位將領都請戰,李世民說:"我軍才打了敗仗,士氣沮喪,對方仗着得勝而驕傲,有輕視我們的意思,我們應當緊閉營門耐心等待。他們驕傲我們奮勇,可以一仗打敗他們。"於是命令全軍:"有敢請戰的,斬首!"雙方相持六十多天,薛仁杲的軍隊糧食吃完了,將領粱胡郎等人率領各自的隊伍前來投降。

李世民了解到薛仁杲手下的將領士卒有離異之心,命令行軍總管梁實在淺水原紮營引誘薛仁杲部下。宗羅睺知道後非常高興,出動全部精銳攻梁實,梁實守住險要不出戰。營地中沒有水源,好幾天人馬沒有水喝。宗羅睺的攻擊很猛烈;李世民估計對方已經疲勞,對諸位將領說:"可以打了!"快到天亮,李世民讓右武候大將軍龐玉在淺水原列陣。

宗羅睺合兵攻龐玉,龐玉作戰,幾乎不能堅持了,李世民帶領大軍出其不意從淺水原北方出現,宗羅帶軍迎戰。李世民率領幾十名驍騎率先沖入敵陣,唐軍內外奮力搏鬥,呼聲動地,宗羅睺的部隊大敗,唐軍殺了幾千人。

出奇制勝

李世民率領二千多騎兵追擊宗羅睺,竇軌拉住馬苦苦地勸道:"薛仁杲還占據着堅固的城池,我們雖然打敗了宗羅,但不能輕易冒進,我請求暫且按兵不動,觀察一下薛仁杲的動靜。"李世民說:"我考慮這個問題很久了,現在我軍取勝勢如破竹,機不可失,舅舅不要再說了!"於是進軍。

薛仁杲在城下列陣,李世民依涇河面對薛仁杲營地,薛仁杲手下的驍將渾等人到唐軍陣前投降。薛仁杲怕了,帶兵進城拒守。天快黑時,唐大軍相繼到達,於是包圍了城池。半夜,守城的人紛紛下城投降。薛仁杲無計可施,己酉(初八),出城投降;唐軍俘虜薛仁杲的一萬多名精兵,五萬名男女。

戰爭結果

淺水原之戰,唐朝平定隴西,消除西顧之憂,保障了關中安全。

歷史評價

此戰,唐爭取李軌成功,使薛軍側後受到威脅;李世民再戰淺水原,閉壘以待,抓住有利戰機前後夾攻,並乘勢追擊,使其兵不得聚,從而獲勝。

在淺水原之戰中,李世民巧妙地利用步兵和騎兵兩個兵種在攻守上的不同優勢,在長期的正面堅壁挫銳之後突然加以狂風暴雨般的背後突襲,從而獲得會戰的勝利,而此後又趁破竹之勢以騎兵快速突擊,攻滅敵人的老巢。這一套兵法成為後來李世民連破強敵的典範之作,如後來擊劉武周、宋金剛、竇建德、劉黑闥等人,所採用的戰術與淺水原之戰都不無相似。利用騎兵奇襲敵軍側背,當己方占有騎兵優勢時還不困難,但如淺水原之戰那樣,唐軍在騎兵上全然占劣勢,卻仍然能取得全勝,這不能不歸功於李世民過人的軍事才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