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行尾福德爷庙
祀神
庙史
六合境 油行尾 福德爷庙 沿革志
本庙创建于明永历20年,原庙址自创建至日治时代皆位于开山町贰町目(为日据时之地目)但确切位置不详,期间经历几次修筑亦无从考究。可知于明治38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西元1905年)才由地方耆老鸠资迁建于此,并于民国36年(1947年),由于庙体年久失修,募款重修期间因巷弄陕隘,人口外移等诸多因素,至庙内无人管理。
于民国62年(1973),因庙体毁损,屋漏渗水,恐其庙室主体不保,耆老叶锦洲先生遂发起户民,信众成立管理人制,并任为管理人,于民国75年(1986)成立重建筹备委员会,集以众人之力,鸠其雄资,复以精工,雕梁画栋,重建本庙。于民国77年(1988)竣工,成以建醮,告以天地,立以现今规模。本庙主祀福德正神,配祀文,武判官及招财,进宝童子,是为现今人民百姓崇信,祈财纳福之端始也。
庙内另配祀全台唯一之金身“施琅-施大将军”于民国75年(1986)降驾指示:本庙奉祀之福德正神乃施大将军于西元1665年奉祀渡海至府城,驻于油行尾。此典故据今已不可考。惟信众仍抱持敬奉之心,虔城礼祀。
是为感念神祇庇祐,先人耆老及众人默付心力,斯以立志,示传后世。
油行尾 福德爷庙管理委员会 启
中华民国97年岁次戊子 腊月吉置
2018年8月8日,因木梁结构受白蚁侵蚀,在土地公指示下,举行修建动土大典。
土地祠
土地庙,又称土地公庙、福德庙或伯公庙,为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地方(庙宇),多于民间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的建筑,乡村各地均有分布。在1949年以前,凡有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地方——土地庙。
土地庙在中国大陆曾由于“文革”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捣毁。随著“改革开放”和开始信仰自由[1] 以后,自1980年前后有蒸蒸日上的恢复民间信仰和社会的逐渐发展,便有一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这些土地庙多由农民自发组织建设的信仰中心,属于微型建筑,高度从不到2米至正常房屋高度;面积大小小则几平方米,大则十几平方米。1980年代和1990年代大陆官方和媒体一直密切关注这股建设土地庙的浪潮,就以当时农村小学基础教育设施落后为借口和理由,来呼吁乡民多关注乡村基础教育,集中精力投资建学校,不要热衷于“迷信”,但仍旧无法破坏民间信仰的力量。部分地区官方就以破除迷信为借口而进行强行拆除,这股土地庙信仰复兴的热潮最终还是被大陆官方镇压了。然而实际上至2000年以后,几乎每乡至少有一处或多处,其数量分布因地而异。台湾因为拥有宗教信仰自由所以有相当多的土地庙;据官方的调查,其数量超过1300所以上。
与农村地区的土地庙相对的,是供奉城市守护神的城隍庙。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土地公伯”、“土地伯公”、“土地爷”,在马来西亚、新加坡一般称为“大伯公”。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属于中国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也是与人民较亲近的神祇。
土地庙的造型
土地庙因神格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为顶,即可成为土地庙,俗称“磊”型土地庙。也有简单以水泥或砖块砌成祠,现今台湾甚至有工厂开模以水泥灌制大量生产,也有土地庙因香火鼎盛,逐渐中大型化者。
中国大陆土地庙
潮汕土地庙
土地神在潮汕俗称为伯公。土地庙亦称伯公庙或写作福德老爷庙、福德古庙。每家每户家中都会有伯公神位,商铺也不例外。伯公庙规模通常不大,但分布最为普遍,田野、山岭、村口、街衢,在在皆有。福德老爷身旁通常伴有福德老爷夫人,是和蔼可亲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