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俊輝
毛俊輝,BBS(Fredric Mao Chun Fai,1947年2月3日-),生於中國上海,毛氏自2001年4月1日起擔任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至2008年3月31日卸任,歷時七年。現為香港話劇團的桂冠導演。
毛俊輝 (話劇導演) | |
---|---|
出生 | 中國上海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藝術總監 |
知名於 | 香港戲劇教父 |
知名作品 |
《太平洋序曲》 《基佬四十》 《三個受傷的警察》 《龍在中國》 《暴瘋語》 |
目錄
簡歷
毛俊輝年少時隨父母從上海移居香港後在昔日位於九龍城的伯特利中學讀書,後在浸會學院外文系修讀英國文學,於1968年到美國愛荷華大學進修戲劇,追隨演技導師桑福德·邁斯納學習,並獲得戲劇藝術碩士學位。留美期間毛俊輝投身劇場、電影、電視的導演和演戲工作,更參與演出百老匯音樂劇。在27歲時曾任美國加州拿柏華利劇團藝術總監,及後擔任紐約新美亞劇團副總監。
於1985年,毛俊輝回香港任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表演系主任。其學生包括黃秋生、詹瑞文、甄詠蓓、謝君豪、劉雅麗、蘇玉華、劉玉翠、陳錦鴻及張達明等。直到2001年才轉任「香港話劇團」的藝術總監[1]。
資訊
日前,被譽為「香港戲劇教父」的桂冠導演、戲劇教育家毛俊輝先生在北京與戲劇界專家共同探討「戲曲與現代舞台藝術的結合點」等議題,戲劇學者宋寶珍、楊乾武、傅謹、戲劇製作人袁鴻、青年導演顧雷、戲劇評論人石玲玲、顏榴、水晶和北京、上海、深圳等各地媒體共同參與了討論。
毛俊輝導演結合自己自幼的戲曲學養和傳承功底以及最近與戲曲相關的兩項舞台創作《情話紫釵》(粵曲與話劇相結合的舞台作品)和《曙色紫禁城》(根據話劇《德齡與慈禧》改編的京劇)談到自己在戲曲改革方面的一些心得,他表示,中國諸多形態的戲曲有着非常深厚的範式美感和傳統技巧,但這些範式和技巧又常常令演員在新的現代戲創作方面受到束縛,演員自覺或不自覺地被這些定式所「困」住,而很難在新的角色創作和「真情實感」上有所突破。這就導致了京劇、越劇、粵曲等許多劇種總是在唱老戲,而一些新創作的戲很難吸引觀眾特別是年輕觀眾。如果要讓戲曲「與時俱進」,就一定要在表演形式上有新的突破才行。[4] 大公網訊(記者李望賢 黃仰鵬)香港亞洲演藝研究創辦人及總監毛俊輝參與內地與港澳文化產業合作論壇時,呼籲大灣區共同推動粵劇創新。他指出,隨著時代環境社會變遷,觀眾欣賞表演藝術的口味和習慣有了很大轉變,傳統戲曲要思考如何引起新時代觀眾的共鳴。
他以3月份在香港藝術節對《百花亭贈劍》進行的創新嘗試舉例,探討粵劇發展新方向,例如放棄部分傳統念白的鑼鼓點,刪減一些重複情節,增強敘事的節奏感等,取得較好的反響。他在論壇現場播放《百花亭贈劍》的片段,觀眾反應熱烈,紛紛舉起手機 拍攝。
毛俊輝呼籲,大灣區文化相通,在粵劇方面的合作可以大有作用,希望大家一起行動起來。[5]
視頻
電影
榮譽
毛俊輝五度榮獲香港戲劇協會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獎」及二度榮獲最佳男主角(悲劇/正劇)獎,並獲香港藝術家聯盟頒發「藝術家年獎」。2004年,香港特區政府頒發銅紫荊星章,2005年獲香港演藝學院頒授榮譽院士[6]。2017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頒發傑出藝術貢獻獎。[7]
家庭
注釋
- ↑ 香港話劇團宣佈候任藝術總監
- ↑ 正視「死亡」珍惜生命 生老病死人生必經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4-02. 成報,2005年5月28日
- ↑ 同舟人誓相隨 胡美儀毛俊輝[失效連結]
- ↑ "香港戲劇教父"毛俊輝 ,文化中國-中國網, 2010-04-25
- ↑ 毛俊輝吁大灣區共推粵劇創新 ,大公網,2018-05-11
- ↑ 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7-07-14.
- ↑ 藝術發展獎得獎名單公布
- ↑ 胡美儀「不斷結婚」才刺激 文匯報, 2005年7月30日
相關
外部鏈接
- Fredric Mao 毛俊輝的Facebook專頁
- 香港影庫上毛俊輝的頁面()
- 毛俊輝 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上的資料(英文)(英文)
- 香港話劇團
- 胡人的胡美儀|毛俊輝頻道(姊妹網站)
- Fredric Channel|毛俊輝頻道[失效連結]
- 明報: 毛俊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