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
欲望,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欲望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控制。
欲望 | |
---|---|
] |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種本能。從人的角度講是心理到身體的一種渴望、滿足,它是一切動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一切動物最基本的欲望就是生存與存在。簡單的來說就是 愛與不滿足。[1]
目錄
概念
人類的欲望(Desire)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欲望無善惡之分,關鍵在於如何控制。
世界上所有動物最原始的、最基本的一種本能。從人的角度講是心理到身體的一種渴望、滿足,它是一切動物存在必不可少的需求。一切動物最基本的欲望就是生存與存在。
欲望的過分膨脹是幸福的敵人,故知足者常樂。調查表明,不與別人比高低所帶來的幸福是高收入所帶來的幸福的5倍。
人類的欲望是由人的本性產生的想達到某種目的的要求。人類的欲望是多樣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發展需要構成一個複雜的需要結構,並隨着人們的生活的社會環境和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人類的欲望也是無限的。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科學行為理論。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辨析
"對欲望不理解,人就永遠不能從桎梏和恐懼中解脫出來。如果你摧毀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毀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壓制它,你摧毀的可能是非凡之美。"
"生死根本,欲為第一"欲望的組成部分,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它是本能的一種釋放形式,構成了人類行為最內在與最基本的要素。
在欲望的推動下,人不斷占有客觀的對象,從而同自然環境和社會形成了一定的關係。通過欲望或多或少的滿足,人作為主體把握着客體與環境,和客體及環境取得統一。在這個意義上,欲望是人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根本動力,從而也是人類進化、社會發展與歷史進步的動力。
一個人的生命在誕生之前,本來什麼都沒有。然而由於男女之間的性慾驅動,性交之後,導致了受精卵的產生,進而發育,分娩,形成了人。
儘管男女之間每一次性慾的滿足並不一定都會創造新生命,然而,拋開克隆技術不談,新生命的誕生一定是由於男女之間產生了性。也就是說,人其實就是性慾望驅動下的產物,而新的生命則是這種欲望的發展和延續。
驅使生命誕生之後,這個原始的欲望不僅不會消逝,它反而會隨着時間的發展,在新生命的身上不斷演變和繁殖,並以諸如衣、食、住、行、性、尊重、認可、快樂、自信、幸福、自由等物質或精神的需求形式出現。這些不同的欲望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身上盡情表演,因而構成了多彩紛呈的世界和千姿百態的人生。
"人是欲望的產物,生命是欲望的延續",影響與說服大師拿破崙楊庭曾經這樣說過。欲望不會停止,它會伴隨人的一生,並遺傳給子孫後代。如果要讓一個人的欲望停止,除非讓其生命終結並且斷子絕孫。
一個人就像一條欲望的溪流,它流淌的不是溪水,而是人的各種欲望。人類社會卻似一個永遠不會幹涸的欲望海洋,似乎隨時都可能掀起波濤和巨浪。
欲望是人類產生、發展、活動的一切動力。世間一切人類的活動,無論是政治、戰爭、商業,還是文化、宗教、藝術、教育等,都是人類欲望驅動後的結果。
欲望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使人失敗。
古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營銷定為大師特勞特說:"消費者的心是營銷的終極戰場"。
如果你是把控人類欲望的高手,你將擁有駕馭一切的威力,並將無往而不勝,成為不凡的人。
如何駕馭人類的欲望,從而創造奇蹟與輝煌呢?
不管是道家、儒家、兵家,還是法家、縱橫家,都注重研究"人慾"。 "人慾"是一切人類活動的起始,把握這個主宰一切的本源,將會獲得無窮無盡的能量。人是欲望的產物,生命是欲望的延續。欲望是一切人類和社會產生、發展的根本力量,只有深刻認識這個問題,才能在操控人類欲望的說服中,從心所欲,道法自然,巧施法術,百戰不殆。
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本能是歷史地被決定的。"作為一種本能結構的欲望,無論是生理性或心理性的,不可能超出歷史的結構,它的功能作用是隨着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因此欲望的有效性與必要性是有限度的,滿足不是絕對的,總有新的欲望會無休止地產生出來。" 由於欲望這種不知厭足的特性,欲望的過度釋放會造成破壞的力量。
叔本華說過,欲望過於劇烈和強烈,就不再僅僅是對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會進而否定或取消別人的生存。 用"上帝的命定"或"天理"來取消或壓制別人的欲望是不合理的,但過度推崇與放縱慾望也是愚蠢的。欲望不是純粹的、絕對的東西,它需要理智的調控與節制,它也絕不可能像有人聲稱的是文明發展的唯一動力。
不想,不要,不是沒有欲望,而是有"不"的欲望。所謂"清心寡欲"、"無欲",其實又是另一種欲望。正是"生死根本,欲為第一",區別在於欲望的本身。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經歷了先是窮得不行,後來是累得不行,如今是煩得不行。改革開放治了我們的窮病,當下中醫保健的流行是治療我們30年來拚命工作累出的身病,而文化復興是治療我們不管掙多少錢都越來越煩躁不安、患得患失的心病。人類有一個最大的敵人,就是人們的欲望。為什麼這麼多人生活得那麼痛苦,缺乏幸福感?不是由於缺錢,而是被各種無休止的欲望所折磨。[2]
佛教解釋
在欲望的討論上,我們應該理性的注意到佛教的精神分析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在精神現象的探索上,佛教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理論供我們思考。
欲望的近因是感受,各種欲望都包括在愛欲中。貪心、渴望、欲求、肉慾、燃燒、懷念、熱望、嗜好、愛慕、家庭愛,是許多術語中的幾個,但這些術語概指愛欲,佛陀說是它們導致轉生的。轉生本身就表明是苦,挫折、痛苦、刺激,不盡如人意,這些是我們親身所體驗到了的。
貪慾是全世界的敵人。由於貪慾,給眾生帶來一切罪惡和災難。貪慾不光是為了官能的快樂,為財富,為產業,以及希望打敗並征服別人的國家,而且還涉及到思想、主意、看法、意見和信仰(法愛)。這些常常導致災難和毀滅。為全民族、事實上為全世界帶來難以用言語形容的痛苦。
愛欲從何處生起?在何處紮根?何處有喜悅和快樂,愛欲就生起,就紮根。哪裡有喜悅和快樂呢?眼、耳、鼻、舌、身、意有喜悅和快樂。因為通過這五根的媒介,人才認識到外境,通過第六意根(能對概念思想作出反應的為意根)緣到法境(概念和思想)。色、聲、香、味、觸、法是喜悅和快樂的外境。因此,愛欲生起並從而紮根。
如果面對感受,失去如實的觀察。作意思維感受的可愛之相,他感受到貪着的侵襲,努力地粘着感受。 如果,在你看見時,你只見到它;在你聞到時,你只聞到它;在你覺時,你只覺到它;在你知時,你只知到它,那麼你將會認識到,你所感知的感官對象和你脫離了關係。見到所見之色時,禪修者只是見色,只是感受他見色,沒有構想色的概念。如此,苦熄滅。用這種方式禪修的人,將會滅盡煩惱,消除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