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
槐角 |
槐角為我國常用中藥材,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乾燥花及花蕾、成熟果實。藥材商品將花稱槐花,花蕾稱槐米,果實稱槐角。別名:槐實、槐子、槐豆、天豆、槐連豆。
槐米、槐角在醫療方面,不僅用於中醫配方,而且是中藥工業和醫藥工業的重要原料。其性寒、味苦,有涼血止血、清肝明目的功效,可治療痔瘡出血、腸風下血、血痢、崩漏、血淋肝熱目赤、頭暈目眩等病症。據統計,以槐米、槐角為原料生產的降壓丸、京萬紅、槐角丸達30多種;70年代,隨着醫藥工業的發展,生產出蘆丁、脈通、維腦路通等,對治療冠心病、高血壓、腦血管栓塞等症,療效顯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0年版收載。藥材商品將花稱槐花,花蕾稱槐米,果實稱槐角。
目錄
藥性
苦,寒。歸肝、胃、大腸經。
藥效
敗毒抗癌、涼血止血、消炎退腫。
藥用
- 敗毒抗癌,用於癌瘤積毒:宮頸癌 槐角(炒)、 白花蛇舌草、敗醬草、陳皮各30克,地榆、仙鶴草、 黃芩(炒)、白芍(炒)、甘草各15克, 訶子12克, 枯礬、罌粟殼各6克, 番瀉葉3克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 綠豆大,每服9克,日3服,溫開水送,日1劑。並用鐳或鈷60針插植治療。能使出血停止,白帶減少,癌腫逐漸縮小,並能防治照射引起的直腸反應。食管癌 槐角、 威靈仙各60克, 貓眼草、 板藍根各30克, 制南星9克,人工牛黃6克, 硇砂3克 製成浸膏乾粉,每服1.5克,日4次,溫開水送。堅持2~3個月,能使臨床症狀消失,吞咽順利,獲近期治癒。結腸癌 槐角、蒲公英、 紅藤、地榆各15克, 白花蛇舌草、 白英、龍葵、敗醬草,半枝蓮、忍冬藤各30克 切碎,水煎3次分服,日1劑。能使粘液帶血、腹脹壓痛等減少,腫塊縮小。可結合手術切除。直腸癌 槐角、 木鱉子、 升麻炭、 烏藥、 焦白朮、 生地炭、地榆各9克,防風6克,生地芪15克,敗醬草30克 切碎,水煎2次,早、晚分服。能使便血、腹痛緩減。下腹部梗阻解除,腫塊軟縮。可結合手術治療。
- 涼血止血,用於血熱出血:腸風瀉血 槐角500克,地榆、 當歸、防風、 黃芩、 枳殼各250克 研末,酒糊為槐角丸,梧酮子大。每服9克,米飲下,不拘時服。
- 消炎退腫,用於炎性腫痛:睾丸腫痛 槐角(炒)30克 搗我為末,每服3克,日3服,食前濕酒下。湯火灼腫,槐角適量,燒存性,用麻油調敷腫處。
藥量
- 煎劑:2~19克。丸散:1.8~9克。
- 外用:適量。孕婦忌服。
形態特徵
槐(這裡指 國槐,而不是 洋槐), 落葉喬木,高15-25米,胸徑可達1米。樹冠圓球形或闊卵形,樹皮粗糙,有不規則的縱裂,暗灰色,內皮鮮黃色,有 嗅味。奇數 羽狀複葉互生,葉柄基部膨大, 葉軸有毛,小葉片7-17,小葉柄有毛;托葉鐮刀狀,小葉片卵狀披針形或卵狀長圓形,先端具細突尖,全緣,基部圓形或寬楔形,上面深綠色,平滑,下面白綠色,伏生白毛,主脈顯著,側脈不明顯。頂生大型圓錐花序, 花梗及小花梗均有毛;萼鐘形; 花冠蝶形,黃白色;雄蕊10,離生或基部稍連合,花絲不等長;子房上位,筒狀,有細長毛,花柱彎曲。 莢果圓柱形,無毛,綠色,肉質不開裂,下垂,果先端有細尖喙狀物,種子間明顯縊縮呈念珠狀,有1-6個種子。種子棕黑色,腎形。
營養成分
槐豆含有黃酮類及異黃酮化合物、槐角甙、槐屬雙甙、槲皮素、 山柰酚、芸香甙、槐屬黃酮甙及 三萜類化合物質,並含有15種氨基酸,其中有7種是人體所必需的賴氨酸、蛋氨酸、 纈氨酸、 亮氨酸、 苯丙氨酸、 異亮氨酸、蘇氨酸。此外,槐豆還含有磷酯、植物油、蘆丁、亞油酸、亞麻酸、膠原蛋白等多種微量元素。其藥用功能可使心肌收縮力加強、對紅細胞自氧化溶血損傷保護、降低血清膽固醇、降低毛細血管前壁的脆性和調節毛細血管的滲透以及健身健腦等。李時珍《本草綱目》中稱:「 槐實氣味苦,無毒,久服明目益氣令腦滿,發不白而長生。」
槐豆的果實是棕紅色的,有著像咖啡一樣的香味,不過它沒有咖啡因。根據研究顯示,槐豆可以調整血脂肪、降低血壓、幫助減輕體重。尤其在促進身體各系統自然清潔方面特別有效。它富含蛋白質[註 1]、 類黃酮、triterpenoid、皂甘、維生素B1、B2、C和氨基酸。
注釋
- ↑ 「蛋白質」:蛋白質是組成人體一切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機體所有重要的組成部分都需要有蛋白質的參與。一般說,蛋白質約占人體全部質量的18%,最重要的還是其與生命現象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