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戰
核戰 |
中文名: 核戰爭 外文名: Nuclear war 歷史戰爭: 廣島,長崎 第二次世界大戰: 核戰爭於這時期展開 |
核戰爭,簡稱"核戰",總括來說是屬於使用核武器的戰爭。在核武器歷史上,曾被使用的戰爭中只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廣島市原子彈爆炸、長崎市原子彈爆炸使用,在該兩次戰爭中。現在,大多數用於兩方均擁有核武器的情況下。[1]
目錄
簡介
核戰爭(nuclear war),使用核武器進行的戰爭。它以核武器為主要毀傷手段,其特點是戰爭的規模、突然性和破壞性將比常規戰爭空前增大。核戰爭,一般包括核大戰和有限核戰爭。核大戰,是指核大國及其聯盟之間,以戰略核武器的核突擊起決定性作用的戰爭。有限核戰爭,是在一定地區內,使用戰術核武器的戰爭,或者是使用為數不多的核武器突擊為數不多的軍事目標的戰爭。核戰爭可能由戰略核突襲開始或常規戰爭升級而成。核戰爭可能是速決的,也可能是持久的。中國政府一貫反對任何形式的核戰爭,反對核軍備競賽,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中國進行核試驗,發展有限的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禦,為了最終消滅核武器。
危害
目前,世界上有5萬多個核彈頭,約達200億噸TNT當量的核武器,一旦發生核戰爭,地球上會不會出現類似的核冬天呢?這個問題引起五位美國科學家的注意。他們經過一年半的研究,於1983年10月正式提出"核冬天效應"的理論,從而引起全世界的關注,日本還專門拍攝了《地球凍結》的科幻影片。研究者以美蘇使用核武庫中40%核武器(50億噸)在北半球進行核戰爭為背景建立物理模型,利用公開發表的核武器性能數據建立數學模型,終於得出這樣的推論:在一場50億噸當量的核大戰中,可將9.6億噸微塵和2.25億噸黑煙掀入空中,射向地球的陽光被這些黑煙的微粒吸收而變熱,變熱後的黑煙又產生一股上升氣流,將黑色微粒子推向30公里高的同溫層,使臭氧層遭到破壞。這樣,整個地球就會變成暗無天日的灰色世界,厚厚的煙雲遮蓋着天空,終日不散,陸地再也見不到陽光,白天和夜晚難以區分,氣溫急劇下降,綠色植被凍死,海洋河流凍結,地球生態遭到嚴重破壞,人類生存條件被毀於一旦。這就是核冬天和核冬天效應所帶來的悲慘世界 。
之前人們雖然對核戰有一定的恐懼,但眾所周知的是,美蘇兩國均擁有可以抵禦核襲擊的軍事基地,因此"相互毀滅"理論並沒有絕對的威懾性。而"核冬天"理論的提出,則使人們徹底明白了核戰的毀滅效應,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儲存數百年的食物,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在核戰襲擊後還有乾淨的空氣,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在核大戰後活下來。薩根長期從事太空氣象研究。早在1971年,美國"水手"9號宇宙探測器進入火星軌道後,發回了火星被其風暴掀起的塵埃所遮蓋的照片,就引起了卡爾·薩根的注意,並對這一現象進行了連續3個月的跟蹤監測。結果發現,升到火星上層大氣中的這些塵埃能大量吸收陽光,並使這一層的大氣加熱,而火星表面則變得黑暗不清,溫度很低。1983年初,當卡爾。薩根從瑞典《環境》雜誌上看到《核戰爭後的大氣層:昏暗的中午》論文後,思維豁然開朗,這一問題與他的研究成果相結合,具有重大的潛在意義和深遠影響。由於問題重大,他又感到個人力量之不足,於是,他迅速會同美國航天局的另外四位著名科學家:科特,圖恩,阿科曼,波拉克,組成小組,利用物理模型,核戰爭模型,就一場大規模核戰爭產生的煙雲和塵埃對地球大氣的影響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小組五位科學家,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初步攻克了這一課題。1983年10月31日,在華盛頓召開了"核戰爭以後的世界--關於核戰爭帶來的長期的全球性生物學後果討論會"。
有蘇美等近20個國家的500名正式代表參加。與會代表中有科學家,各國的外交使節和官員以及來自美國各地的政府官員,教育學家,環境問題專家,企業界領導人,外交政策制定者和軍界頭面人物。會上。小組聯名宣講了他們的學術報告,題目是《核冬天:大量核爆炸造成的嚴重後果》。會議還安排了一個90分鐘的電視節目,即與由著名的蘇聯科學家組成的小組進行電視對話。蘇聯人的研究結果證實了美國科學家的觀點。在這個劃時代的華盛頓會議之後,又有許多詳細的研究工作證實了,兀'小組的計算結果是正確的,地球上的生命正面臨着核冬天的嚴重威脅。這篇報合後來公開刊登在美國1983年2月23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核冬天的影響
在每一個核爆炸地點上空,都會騰起一股巨大的由塵土和煙灰構成的柱狀雲團。這股雲團上升到大氣層5~10英里乃至更高的地方,然後沿着水平方向四處擴散,很像暴風雨來臨前的"鐵鑽"狀積雨雲,接着又合攏到一塊。核打擊次日的清晨將沒有黎明,中午時分天空仍會一片漆黑,這種黑暗將持續若干星期。在此期間,氣溫將日復一日地下降。在大陸內地,氣溫總計可能下降40℃(72F),這足以變夏日為冬日,變冬日為北極的冰天雪地。至於在沿海地區,例如在英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下降會少得多,可能只下降15℃(27F)。這是由于海洋溫室效應的緣故。但即便如此,沿海地區氣溫的變化也足以變夏季為冬季了。要知道在正常情況下,英國四季的氣溫差本來就不像大陸性氣候那樣明顯,這當然也是出于海洋溫室效應的作用。首先是 這種黑暗與致命的霜凍,再加上來自放射性塵埃的高劑量輻射,會嚴重地毀滅地球上這個地區的植物。嚴寒、高劑量輻射、工業、醫療、運輸設施被廣泛破壞,再加上食品和農作物的短缺,將會導致因饑荒、輻射和疾病引起的人類大規模死亡。科學家還認為爆炸產生的氮氧化物將破壞臭氧層。科學家已經在熱核爆炸實驗中觀察到了這種此前未曾預料過的效應。由於臭氧層的再生,這種效應會被削弱了。但是一場全面核戰爭的效應,毫無疑問將會更加巨大。臭氧耗盡(以及隨之而來的紫外線輻射增加)的次生效應將非常顯著,它會對人類多種主要農作物產生影響,也會通過殺死浮游生物而毀壞海洋食物鏈。
歷史
核戰爭的歷史可由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說起,當時的納粹德國在歐洲的行動令美國人擔心納粹德國將攻下歐洲,最終入侵美國本土,於是積極發展大規模殺傷力武器來控制納粹德國,並在曼哈頓計劃中發展出原子彈。最後雖然沒有用於納粹德國,但在大戰末期為避免美軍在攻占日本本土時出現重大傷亡而在日本的廣島及長崎投下原子彈,令日本投降以結束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核戰爭於這時期展開,是歷史上的一大突破。
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
美國已可以掌握核武器技術,為令日本投降,於廣島及長崎投下原子彈,兩市幾乎完全被毀滅。這使世人驚覺大規模殺傷力武器在戰爭中的作用,讓很多國家紛紛發展大規模殺傷力武器,以使自己躋身至"世界強國"之中。
冷戰時期
核武器由兩個敵對的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擁有絕大多數的核武器,讓核戰爭有爆發的可能。
古巴導彈危機是1962年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事件爆發的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導彈。這個事件被看作是冷戰的頂峰和轉折點。歷史上人類從未如此近距離的站在核戰爭爆發的邊緣。
核不擴散條約
人們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後開始極為重視核武器帶來的後果,並擔心核戰爭一旦爆發整個世界都會被毀滅,於是核武大國美國、蘇聯和當時另外一個擁有核武的國家--英國在古巴導彈危機後便開始積極進行協商制定《核不擴散條約》相關細節的討論,到1968年美國、蘇聯和英國便簽署核不擴散條約,當時與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同時都處在敵視對立狀態的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沒有簽署此條約,直到1992年鄧小平和江澤民才同意簽署此條約。與同在1964年首次核試驗成功的中國一樣,長期堅持在美國和蘇聯的對立中保持獨立自主的戴高樂主義的法國也在1992年才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
現代
1990年代核不擴散條約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得到了簽署後,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大國都放慢核武器的發展腳步,並且宣布暫停本國的所有核試驗,但印度、巴基斯坦及朝鮮等國家卻依然積極發展核武器。朝鮮在2003年退出了核不擴散條約,並且相繼在2006、2009和2013年三次成功進行了核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