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慧持大師

中文名稱;慧持大師

國籍;中國東晉

出生地;山西雁門

出生日期;公元337年

逝世日期;公元412年

主要成就;峨眉山佛教貢獻最大者

         峨眉山普贤崇拜的肇始

兄長;慧遠大師

姑母;道儀尼師

慧持(337-412)俗姓賈,東晉名僧,山西雁門樓煩人。"釋慧持者,慧遠之弟也。沖默有遠量。"

目錄

人物簡介

晉代對於峨眉山佛教貢獻最大者當首推慧持大師,因慧持大師與峨眉山普賢崇拜的肇始密不可分。[1]

慧持與慧遠

釋慧持,是慧遠的弟弟。慧持性情淡泊恬靜,有高遠宏大的志向,14歲時開始讀書他學一天,當別人學十天。擅長文史,巧於眾經,精通經、律、論三藏。道安襄陽慧遠東下,慧持亦與慧遠同行。初到荊州,住長明寺,後到廬山,慧持都與慧遠在一起。慧持身高八尺,風神俊爽,常常腳登草鞋,納衣半脛,廬山上的佛門弟子,前後有三千餘人,其中不乏英秀之人,但都比不過慧持。[2]

慧持有個姑姑尼姑,名道儀,住在江夏。道儀聽說京師佛法盛行,欲到京師觀察教化。慧持送姑姑到京城,住於東安寺。晉衛軍琅邪王殉,對慧持非常器重。當時有位西域僧人僧伽羅叉,善誦四種《含經》,王殉僧伽羅叉翻譯《中阿含經》,慧持校閱文字,最後定稿。後又回到廬山。

過了沒多久,豫章太守范寧,請慧持講說《法華經》和《毗曇經》,聽眾不遠千里,四方雲集。王砌在結范寧的信中說:"慧遠與慧持兩人誰更強一些?"范寧回答說:"他們是一對賢兄弟啊!"王又寫信說:"假如兄長城未易有,是不是弟弟更賢良一些?"充州刺史王恭在給沙門僧檢的信中說:"慧遠慧持兄弟至德如何?"僧檢回答說:"慧遠、慧持兄弟兩人,綽然有信,道風高尚。"鳩摩羅什在關中,與慧遠、慧持兄弟遙相欽敬,致信問好,結為善友。

皈依淨土

東晉慧持法師,是慧遠大師的親弟弟,與兄長慧遠同時拜道安法師為師,遍學諸大經典,德高望重。隆安年中,他辭別兄長入四川,住在郫(pi音皮)縣龍淵寺,大力弘揚佛法,以西方為指歸。義熙8年,入化,享年76歲,遺囑諸弟子,必須嚴持戒律,專業淨業。初祖慧遠大師往生時,他隨佛一起前來接引。

峨嵋山傳佛

後來慧持聽說成都一帶土地肥沃,人民富裕,有志前往傳揚教化,同時還可以觀矚峨嵋山水。慧持於東晉隆安三年(公元399年)辭別慧遠四川去。慧遠苦留不住,嘆道:"人們都喜愛歡聚,唯有你卻樂於分離,這是為什麼?"慧持也很悲傷地說:"若是滯情愛聚之人,就不應該出家。現在我們既已割捨己欲而求道,就應以西方極樂國為期。"於是兄弟兩人收詔,憫默而別。

慧遠走到荊州,刺史殷仲堪給予很隆重的禮遇。當時桓玄也在荊州,桓玄雖然學功疏淺,卻一往神出,貝慧持獨絕超拔,嘆為古今無比之人,很想與慧持結交。但慧持認為桓玄酌為人不好,便不與他結交往來。殷仲堪桓玄二人苦欲留下慧持,慧持越加不願停日 臨走的時候,給桓玄留下一封信,信中說: 我的願望是棲於峨眉山之峰巒,觀察教化流沙之表,我個能違背我的意願,就束裝上路了。

桓玄收到信後,感到非常惆悵,明白無法阻止慧持西行。慧持來到四川,住在龍淵寺,大力弘揚佛法,受到四方人士的欽慕,刺史毛瓊更是雅相推崇。

在當時,僧人慧岩、僧慕,已先在眠蜀,受到當地人的尊敬,待慧持來後,人們都望風推服,以至於凡是來到慧持僧堂的人,都被稱作"登龍門"。

普光寺

慧持在峨眉山建"普光寺",歷史即以其為機遇點將恩施推上了作為普賢菩薩道場的發展道路。峨眉山被尊為普賢菩薩道場後,全山逐漸由道改佛。唐宋以後,佛教在峨眉山日趨興盛,明清之際達到極盛,先後有梵宇琳宮、大小寺院200餘座遍布山巒茂林間。峨眉山也被人們奉為"佛國仙山",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列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聲名遠播海內外。宋、明以後,先後有緬甸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友人慕名送來佛像和貝葉經等珍品。清末峨眉山佛教一度衰微,加以山地潮濕多雨,原有寺院多破敗,至民國年間所存不及半數。當代峨眉山佛教與佛教文化旅遊則大為興盛。

人物評價

僧慕幼年時就很有才華,為蜀郡僧官。慧岩博學多識,素為毛蔗所敬重。後來,蜀人譙縱,殺死毛璩,割據蜀郡,自稱成都王。縱召集僧人,設立齋會,逼請慧岩,慧岩不得已只好去了。因毛璩慧岩是多年的朋友,現在被人殺害,慧岩睹事增悲,痛形於色,因此,遭到譙縱的忌恨,就將慧岩殺了,人們都感到非常害怕、恐慌。慧持避亂來到鄲縣,住在中寺。譙縱有個侄子名道福,兇殘無比,帶兵來到鄲縣,到處殺人,血流成河,道福來到寺中,眾僧人很害怕,紛紛逃跑了。慧持在房中盟洗,神色安詳,道福來到慧身邊,慧持彈指灑水,淡然自若,道福愧悔而汗流滿面,灰溜溜地了。出了寺門之後,道福對手下的人說:"道德高尚的人就是與眾人不-樣!"

後境內清靖,慧持又回到龍淵寺,講述演說佛經,齋戒仟悔,越到老年越加駕勤。於東晉安帝義熙八年(公元412年)卒於寺中,終年76歲。臨終時遺命弟子,務要勤勉律儀,他對弟子們說:"經文上說,戒如平地,眾善由生。你們的一舉一動,都要謹慎啊!"又把所藏經籍法典,傳給弟子道泓曇蘭。道溫業行清敏,曇蘭神悟天發,都繼承了師父的事業。

慧持尊者

五百羅漢第136位尊者。

參考資料

  1. 慧遠之弟——慧持大師 , 名僧錄之魏晉篇 2018-01-25
  2. 東晉名僧慧持大師簡介,是慧遠大師的弟子 , 歷史新知 20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