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延河[1] 又名清水河,战国时期叫区水,西汉时期叫洧水,南北朝西魏时改名叫清水,以后间断易名筋水濯筋水,是黄河一级支流,又为延安市第二大河,也是陕北第二条大河。发源于陕西省靖边县白于山天赐湾,流经延安市安塞宝塔延长三县区,全长287公里,境内流域面积7321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2.93亿立米,平均比降3.26‰,总落差860米,水力蕴藏量5.580万千瓦。多年平均输沙量为7160万吨。

目录

河道概况

源头靖边县天赐湾镇周山,自源头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城前河村,至安塞县境,靖边县境长约20公里,全部位于白于山河源区。海拔1600~1823米之间。梁顶宽平,宽达400~500米,长1000~3000米,梁上排列山峁,坡折明显,一般为50°~60°。

  • 河源至化子坪为上游,长61.7km,河谷主“V”字型,水系发育,暂时性水流冲刷强烈,水土流失严重。
  • 化子坪至甘谷驿为中游,长114.8km,河谷呈“U”字型
  • 甘谷驿至河口为下游,长110.4km,深切基岩达30至50米。

水系发展

主要水量来自北部山区。常流量0.5至1.5立方米/秒。洪峰流量100至2000立方米/秒。1977年7月6日创历史实测最大洪峰流量高达9000立方米/秒,为200年一遇。洪水中含沙量300至675公斤/立方米。延河径流的年内分配是不均匀的,主要集中于夏季,夏季径流占年径流的51% ~60%;冬季径流最少,只占年径流的6%~7%,秋季径流略多于春季。秋季径流从上游到下游增加,冬夏径流则相反。各年流量过程线明显的表现出夏汛突出,春汛不显,两汛之间,有冬季枯水和夏季枯水。夏季枯水短暂,冬季枯水较长。最大月径流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最小月径流通常出现在1月。

形象意义

由于延安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根据地,因而延河被称为“中国革命母亲河”宝塔山延河水是延安最具体的形象。

河道整治

1959年,全面治理延河及其支流,经过20多年的治理,共砌威石堤34.6公里,造地0.34万亩,保地0.7万亩,共移动土石方494.4万立方米,投劳286万个工日,投资498.6万元。1991年,在联合国的资助下,延河流水治理工程正式启动,解决泥沙问题。

参考文献

  1. 延河:中国革命的红色标识,每日头条,2018-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