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常璩(約291--361),字道將,郡江原(今四川成都崇州)人,東晉史學家。

常璩
文人、歷史學家
出生 約公元291年(西晉永平元年)
國籍 西晉→成漢→東晉
別名 常道將
職業 文人、歷史學家
知名於 撰寫《華陽國志》
知名作品華陽國志
《蜀李書》。

常璩出生於西晉末年。成漢時期,常璩曾擔任散騎常侍。公元347年,成東晉大將桓溫伐蜀,常璩勸漢皇帝李勢降晉。成漢滅亡後,常璩入晉,卻受到東晉士族的歧視、輕藐,因此專注於修史,撰寫成《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全書共十二卷,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地方志,為研究中國西南地區山川、歷史、人物、民俗的重要史料。

目錄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常璩,字道將,蜀郡江原縣(今四川成都崇州)人。西晉末年,常璩出生於蜀地。江原常氏為為蜀中大族,族人大多研究學藝、擅文文辭、喜愛撰寫文章。

公元301年(西晉永寧元年),李特在蜀地率流民起義。當地士族紛紛舉家遷往他鄉。 常氏以常寬為首,跟隨杜弢等人遷徙到荊湘一帶。常璩當時年幼,家境貧困,沒能遷徙,改為依附青城人范長生。李特死後,其子李雄繼續率領農民起義軍。 公元304年(西晉永興元年),李雄建立成漢政權,常璩一族受到李雄的安定撫慰。 [1] [2]

文學自負

李雄發展農業,又興起禮樂法度,文章教化。此時蜀地清平安寧 ,年成豐收,賦稅微薄。常璩正值壯年,在安定生活中 ,得以大量閱讀先世遺留下來的書籍,以文學淵博自稱。

公元333年(成漢玉衡二十三年),李雄派遣李壽奪取寧州,招還流民。蜀人在交趾南中荊湘避亂的,都陸續反還,常寬等人也回歸蜀地。此時常璩已四十歲,剛回歸蜀地的族人都來依附他。

常璩勤勉地學習,多向他人請教,又向歸還流民詢問流離他鄉時的地理狀況與所經歷的事,記載、撰述豐富。 [3]

傾心江左

李期、李壽在位時,常璩為史官。 [4] [5] [6]

此後,常璩又撰寫《蜀漢書》。李壽與東晉斷絕外交,而結好於北方,採錄《蜀漢書》並將其送給後趙皇帝石虎,所以北方的文人最先傳鈔,因此最先流傳於北方黃河流域。 [7]

李勢即位後,常璩升任散騎常侍,因成漢動亂而忿怨。一直信服巴西龔壯言論,嚮往東晉。 [8]

降徙建康

公元347年(東晉永和三年),東晉大將桓溫伐蜀,軍至成都,縱火燒成都城的城門。人們十分害怕,意志不復堅定。常璩與中書監王嘏等人勸李勢投降。 [9]

成漢滅亡後,桓溫在蜀地舉任賢能,器重常璩以及尚書僕射王誓、中書監王瑜、鎮東將軍鄧定等人,授以參軍之職,以安撫民心。 [10] 此後,常璩又依照形勢前往東晉都城建康。 [11]

晚年亢憤

常璩入晉後,東晉士族重用中原故族,輕視蜀人。此時常璩已年老,又受歧視,便不再在仕途中追求進取,一心專注於史學。常璩便心懷憤怒搜尋舊人的著作,並改寫成《華陽國志》。 [12]

華陽國志》讚譽了中國西南地區文化悠遠,記載描述了諸多中國西南的歷史人物,以此抗衡中原、揚越,反抗東晉士族對蜀人的輕藐。因為資料新穎可靠,敘述有條理,文詞典雅、莊嚴,符合古代士流的愛好,所以能夠流行,成為千百年來地方志著作的取作準則,一部影響深遠的史學巨著。 [13]

主要成就

參考詞條:《華陽國志

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是一部有影響的歷史、地理著作,《 四庫全書》入史部載記類,近人則往往將其劃入地方志中,並被譽為我國現存最早的方志之一。 [14]

該書資料豐富,取材廣泛,引據於司馬相如、嚴君平、揚雄、譙周習鑿齒、王隱、虞預、干寶等人的作品,內用豐富且簡明扼要,對於古代史料,能批判吸收,而非一味盲從濫用。草創始就,即倍受重視。書成之後,就被世人廣泛傳鈔,流行南北。范曄着《後漢書》,裴松之注《三國志》,曾大量採取其文,後來崔鴻着《十六國春秋》、酈道元注《水經》、劉昭注《後漢志》,凡涉及西南史地者,亦無不儘量吸收《華陽國志》的成果。 從《隋書·經籍志》開始,歷代書志均加着錄。 [15][16] [17] 我國兩千年來,地方史志數量極多,無非流行一時,不久後便毫無價值。惟有《華陽國志》,迄今為止,在中國古代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該書在歷史發展階段中,代表性強,足以與正史相提並論。 [18]

華陽國志》還是是第一部完整記敘了西南地區的從古到今的歷史、地理、人物等內容的方志著作,使後世讀者能夠全面了解西南地區的風貌。歷史學家任乃強認為:「此其於地方史中開創造之局,亦如正史之有《史記》。」 [19]

華陽國志》與儒家主張契合,其思想不乏進步性,表達了對貪污之揭發指責,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被壓迫的少數民族的公道主張之表揚,與夫崇儉德,尚勤勞,獎信義,鄙自私等思想觀念,被後人肯定。常璩此書,同時也為為中國西南地區與中原的思想、文化交流融合作出巨大貢獻。 [20] [21]

個人作品

《華陽國志》 《蜀記》 《巴漢記》 《南中志》 《蜀李書》 《益部士女總贊》

註:《蜀記》、《巴漢記》、《南中志》、《蜀李書》、《益部士女總贊》均改寫為《華陽國志》的一部分。

華陽國志

《華陽國志》為常璩代表作。《華陽國志》凡十二卷,約分為三個部分:第一至四卷,述梁、益、寧三州地理與其古史;第五至九卷,記述公孫述以來的割據蜀地者始末;第十、十一兩卷,標榜蜀地的人物,最後以《自序》為一卷,又輯附三州人物目錄。全書共約九萬字,在當時,可謂地方史一鴻篇巨製。 [22]

蜀記

李雄時期,常璩撰寫《蜀紀》。此篇初名《蜀記》,曾單行。後來改為《華陽國志》之一篇,稱為《蜀志》。《蜀本紀》取材於揚雄《蜀本紀》、應劭《風俗通》、譙周《益州記》、陳壽《益部耆舊》與揚雄、左思兩《蜀都賦》、來敏《本蜀論》、趙寧《鄉俗記》及常璩自己的見聞,而以《史記》、《漢書》、《續漢書》、《漢紀》、《續漢紀》與陳壽、王崇《蜀書》之文參校訂正。其他所云司馬相如、嚴君平,陽城子玄等人的《蜀本紀》。 [23]

巴漢記

常璩於撰述《蜀記》同時,亦撰寫《巴記》,取材於譙周《三巴記》及回到蜀地的荊湘流民傳述。後復採用祝龜《漢中志》與鄭僅、陳術所寫的書,以及東三郡與梓潼郡、陰平郡往事,稱為《巴漢記》,到李壽時流傳於北方。永和中,收入《華陽國志》,始分為《巴志》與《漢中志》二卷。 [24]

南中志

李壽取寧州後,常璩纂述《南中志》。《南中志》成書較晚,取材於楊終《哀牢傳》,譙周《南中異物志》,魏完《南中志》等書,另外還大量記述北還流民的傳說。後來收入《華陽國志》時,全用《南中志》舊文,未有增改。 [25]

蜀李書

漢興初,常璩取《漢紀》所載公孫述事,像陳壽書一樣,將內容分為《紀》、《傳》兩部分,稱為《蜀漢書》,正文共九卷,合《自 序》共有十卷。因為李勢將該書送給石虎,已刪除常氏《自序》,改稱《蜀李書》,所以北方的文士最先傳抄。又名《漢之書》、《漢志書》等,後來改寫為《華陽國志》一部分。 [26]

益部士女總贊

成漢時,常璩撰有《益部士女總贊》一篇。常璩入晉後,將其收入《華陽國志》,並在各個人物下添加小傳,改寫為為《先賢》、《後賢》兩篇。 [27]

歷史評價

崔鴻:「少好學。」 [28]

房玄齡:「蜀之良也。」 [29]

劉知己:「郡書者,矜其鄉賢,美其邦族,施於本國,頗得流行,置於地方,罕聞愛異。其有如常璩之詳審,劉昞之該博,而能傳諸不朽、見美來裔者,蓋無幾焉。」 [30]

張佳胤:「征所耳目,辨方核實,起自上世,終於永和,表着成敗,弘鋪傳贊,凡十二卷,號曰《華陽國記》,心亦勤矣。」 [31]

張四維:晉常璩《華陽國志》十二卷,所言梁益之故詳矣。觀其考貫方輿,章顯材哲,足以剖析疑誣,翼贊人倫,有味乎其言之也。 [32]

爭議

《隋書·經籍志》又在《華陽國志》下附有「梁有《蜀平記》十卷,《蜀漢偽官故事》一卷,亡」等字。 [33] 史學家任乃強認為《蜀平記》和《蜀漢偽官故事》為蕭方等與其幕僚、賓客所撰,記載成漢政權的事,作者並非常璩。《隋書》原意不是說二書作者是常璩,而是其內容大多出於常璩的《蜀漢書》,故附在該篇目下。 [34]

史書記載

《晉書·卷九十八·恆溫傳》 [35]

後世紀念

四川崇州市為紀念常璩而專建一座華陽國志館

參考資料

  1.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一)常璩身世與其撰述動機》:四世紀初,因蜀地農民起義,當地士族紛率其部曲客戶流轉遠徙他鄉。 常氏以常寬為首領,從杜弢等東走荊湘。璩時尚幼,家較貧,未能遠徙,隨族結□,附青城范長生以自存。後受李雄綏撫。
  2. 崔鴻《《十六國春秋·蜀錄》:常璩字道將,蜀成都人,少好學,着《華陽國志》十篇,序開闢以來,迄於李勢,皆有條理雲。
  3.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一)常璩身世與其撰述動機》:雄既奄有梁益,頗興文教。時則蜀土清晏 ,年豐賦薄。璩以舊族遺民,方當壯歲,在安定生活中,得遍讀先世遺書,頗以文學自負。其後蜀民流在荊湘者,奉杜弢割據湘州,常寬復率族避地交址。李雄收取寧州,招輯流民,蜀人流在交址、南中、荊湘者,次第復還,常族與焉。時璩方強仕,常氏新還者咸依之。璩強學好問,招還流民中又多有識遠方地理與亂離故事者,記問既豐,頗多撰述。
  4. 張佳胤《《刻華陽國志序》:璩字道將,本江原望族,仕為散騎常侍。丁時衰亂,艱難故都。誘勢歸王,卒違忠告。爰懼文獻湮棄,勸戒亡經,取從祖常泰恭所為《梁益篇》、《蜀後志》、《後賢傳》三書,綜攬未備,發憤興文。又取陳承祚《蜀書》、《耆舊傳》,杜敬修《蜀後志》,參以祝元靈、陳申伯《續耆舊》,黃容《梁州巴紀》,並《南裔志》,征所耳目,辨方核實,起自上世,終於永和,表着成敗,弘鋪傳贊,凡十二卷,號曰《華陽國記》,心亦勤矣。
  5. 孫盛《《異同記》:瞻、厥等以維好戰無功, 國內疲弊, 宜表後主, 召還為益州刺史, 奪其兵權; 蜀長老猶有瞻表 以閻宇代維故事。晉永和三年, 蜀史常璩說長老雲:『陳 壽嘗為瞻吏, 為瞻所辱, 故因此事歸惡黃皓, 而雲瞻不能匡矯也。
  6.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一)常璩身世與其撰述動機》:逮李期、李壽之世,璩仍為史官。曾依李雄時圖籍版檔,撰《梁益寧三州地誌》及《蜀漢書》。李壽與江左絕,而頗交通北方,璩書緣是最先流傳黃河流域。李勢時,璩官散騎常侍,素服巴西龔壯言論,傾心江左。
  7.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一)常璩身世與其撰述動機》:逮李期、李壽之世,璩仍為史官。曾依李雄時圖籍版檔,撰《梁益寧三州地誌》及《蜀漢書》。李壽與江左絕,而頗交通北方,璩書緣是最先流傳黃河流域。李勢時,璩官散騎常侍,素服巴西龔壯言論,傾心江左。
  8.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一)常璩身世與其撰述動機》:逮李期、李壽之世,璩仍為史官。曾依李雄時圖籍版檔,撰《梁益寧三州地誌》及《蜀漢書》。李壽與江左絕,而頗交通北方,璩書緣是最先流傳黃河流域。李勢時,璩官散騎常侍,素服巴西龔壯言論,傾心江左。
  9. 晉書·李勢載記》:大司馬桓溫率水軍伐勢,至成都城下,縱火燒其大城諸門。勢眾惶懼,無復固志。其中書監王嘏、散騎常侍常璩等勸勢降。
  10. 晉書·卷九十八·恆溫傳》:其將鄧嵩、昝堅勸勢降,乃面縛輿櫬請命。溫解縛焚櫬,送於京師。溫停蜀三旬,舉賢旌善,偽尚書僕射王誓、中書監王瑜、鎮東將軍鄧定、散騎常侍常璩等,皆蜀之良也,並以為參軍,百姓咸悅。
  11.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一)常璩身世與其撰述動機》:永和三年,桓溫伐蜀,軍至成都,璩與中書監王嘏等勸勢降晉,隨勢徙建康。
  12.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一)常璩身世與其撰述動機》:江左重中原故族,輕蜀人,璩時已老,常懷亢憤,遂不復仕進,裒削舊作,改寫成為《華陽國志》。其主旨在於誇詡巴蜀 文化悠遠,記述其歷史人物,以頡頏中原,壓倒揚越, 以反抗江左士流之誚藐。因資料新穎,敘述有法,文詞亦復典雅、莊嚴,符合封建士流志尚,故能及時流行, 為千六百年來地方史志所取則。
  13.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一)常璩身世與其撰述動機》:江左重中原故族,輕蜀人,璩時已老,常懷亢憤,遂不復仕進,裒削舊作,改寫成為《華陽國志》。其主旨在於誇詡巴蜀 文化悠遠,記述其歷史人物,以頡頏中原,壓倒揚越, 以反抗江左士流之誚藐。因資料新穎,敘述有法,文詞亦復典雅、莊嚴,符合封建士流志尚,故能及時流行, 為千六百年來地方史志所取則。
  14.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出版說明》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版)
  15. 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出版說明》上海古籍出版社(第一版)
  16.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三)原着之優缺點》:按其《自序》所舉,獲見司馬相如、嚴君平、揚雄、陽城衡、鄭僅、尹貢、譙周、任熙八家《蜀本紀》,旁所引據復有何英、楊終、趙寧、王崇、陳術、祝龜、習鑿齒、王隱、虞預、干寶之書,多有永和時已經散佚者。在未有印刷術時,學者依於紈素,千里訪購,累年不能必得。璩乃獨擁一方之盛,博取約用,精練再三,故能一度書成,輒被傳鈔,流行南北,如有□翼,「洛陽紙貴」,未為多讓。此其憑藉豐厚,取用鴻博,亦如《三都賦》之見重於時者二。
  17.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三)原着之優缺點》:對於古代史料,頗能批判吸收,而非一味盲從濫用。
  18.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三)原着之優缺點》:我國兩千年來,地方史志不下萬種,無非流行一時,旋成覆瓿。惟璩此書,雖僅方隅之事而能流行全國,迄今研究封建社會史者猶必重之。此其在歷史發展階段中,代表性強,足以抗衡正史者三。
  19.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三)原着之優缺點》:其一書而兼備各類,上下古今,縱橫邊腹,綜名物,揆道度,存治要,彰法戒,極人事之變化,窮天地之所有,匯為一帙,使人覽而知其方隅之全貌者,實自常璩此書創始。此其於地方史中開創造之局,亦如正史之有《史記》者一。
  20.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三)原着之優缺點》:常璩長育於封建時代,其思想固不可以現代水平責之。若僅就社會發展階段而論,則當時之封建制度,究不失為比較進步之社會制度。而璩又為其中傾向於改革之人物,故其着述中往往表現出一定的進步性。例如,對貪污之揭發指責,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對被壓迫的少數民族的公道主張之表揚,與夫崇儉德,尚勤勞,獎信義,鄙自私等,書中多有突出之敘述。又屢表彰出自寒微之人物,與捍衛群體利益的功勳。
  21.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三)原着之優缺點》:常璩此書,純用中原文化之精神,馳騖於地方一隅之掌故,通其痞隔,暢其流灌,使中土不復以蜀士見輕,而蜀人亦不復以中土為遠。唐宋以降,蜀與中原融為一體,此書蓋有力焉。此就掌握地方特殊性與全國一致性相結合言,常氏實開其先河者四。
  22.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一)常璩身世與其撰述動機》:其書凡十二卷,約分三部:第一至四卷,述梁、益、寧三州地理與其古史;第五至九卷,志公孫述以來割據蜀地者始末;第十、十一兩卷,標榜蜀中人物,殿以《自序》一卷,又輯附三州人物目錄。全書共約九萬字,在絹素時代,為地方史一鴻篇鉅制矣。
  23.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二)原着撰述過程與資料依據》:《蜀志》撰述最早,取材於揚雄《蜀本紀》,應劭《風俗通》,譙周《益州記》,陳壽《益部耆舊》,與揚雄、左思兩《蜀都賦》、來敏《本蜀論》、趙寧《鄉俗記》及常氏自所見聞,而以《史記》、《漢書》、《續漢書》、《漢紀》、《續漢紀》與陳壽、王崇《蜀書》之文參訂之。其他所云司馬相如、嚴君平,陽城子玄等之《蜀本紀》,皆既佚之書,則疑其或屬虛記,或僅傳聞,莫得而征之矣。此篇初名《蜀記》,曾單行。(魏、周、隋時諸書所引《蜀記》,即出常氏。)後乃改為《華陽國志》之一篇,稱《蜀志》耳。最初撰述時間,約在咸和中李雄統一蜀地之際。
  24.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二)原着撰述過程與資料依據》:常氏於撰述《蜀記》同時,亦撰《巴記》一書,所據為譙周《三巴記》及自荊湘招還流民之傳述。後復采祝龜《漢中志》與鄭僅、陳術之書,合東三郡與梓潼、陰平舊事於《巴記》為一書,曰《巴漢記》,至李壽時流傳於北方。永和中,收入《華陽國志》,始分為《巴志》與《漢中志》二卷。
  25.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二)原着撰述過程與資料依據》:其《南中志》纂述較晚,約在咸和八年李壽取寧州後。所據為楊終《哀牢傳》,譙周《南中異物志》,魏完《南中志》等書,尤以得於北還流民之傳說為多。收入《華陽國志》時,全用舊文,未有增改、故咸和八年以後更無所紀。
  26.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二)原着撰述過程與資料依據》:漢興初,乃更取《漢紀》所載公孫述事,分別《紀》《傳》若陳壽書,稱為《蜀漢書》,凡九卷,合《自序》為十卷。李壽錄之以遺石虎,故北方文士最先傳鈔之,崔鴻表所謂「亦頗有之」,由得此書也。李壽錄之以遺石虎,故北方文士最先傳鈔之,崔鴻表所謂「亦頗有之」,由得此書也。《隋書·經籍志》與《新唐書.藝文志》並作「《漢之書》十卷 」,《通典》直稱之為「《漢書》十卷」,《通志》稱 為《漢志書》,皆鈔者所以自便之名。其由李勢表上者 ,已刪除常氏《自序》,改稱《蜀李書》;《舊唐書·經籍志》「《蜀李書》九卷」是也……《蜀漢書》以蜀比正統。降居江左改寫《華陽國志》時,不能不將此部大加改造。
  27.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二)原着撰述過程與資料依據》:常璩在蜀時,陳壽《益部耆舊》與各郡單行之《耆舊傳》並盛流行,常寬復有《梁益篇》續陳壽《耆舊》,故璩僅專力於地記與霸史之部。似亦曾仿楊羲《輔臣贊》撰有《益部士女總贊》一篇,為文學自娛之業,未以行世。由其地理書中,已將州郡傑出人物加以短語表揚,兼及賢守令,則其初無贊述人物專篇之志可知矣。入江左後,乃因舊所贊,更仿陳壽《輔臣贊注》前例,各系小傳為注,明確頌揚巴蜀人士之德業功名足以傲世勵俗者,為《先賢》、《後賢》兩篇,以抒其不堪東人誚藐之鬱氣。
  28. 崔鴻《十六國春秋》
  29. 房玄齡等《晉書》
  30. 劉知己《史通・ 雜述篇》
  31. 張佳胤《刻華陽國志序》
  32. 張四維《華陽國志序》
  33. 隋書·經籍志·史·霸史》:《漢之書》十卷,常璩撰。《華陽國志》十二卷常璩撰。梁有《平蜀記》十卷,《蜀漢偽官故事》一卷,亡。
  34. 華陽國志校補圖注·前言(二)原着撰述過程與資料依據》:《隋書·經籍志》《華陽國志》下,又有「梁有《蜀平記》十卷,《蜀漢偽官故事》一卷,亡」等字,謂梁世子蕭方等與其幕客撰此二書,記李氏事,當入霸史,非謂常璩所撰。惟其文實多出於常氏《蜀漢書》,故附着之耳。
  35. 晉書.列傳第六十八, 國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