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巴烏(自由簧樂器)原圖鏈接來自 同攜網 的圖片

巴烏,自由簧樂器,彝族苗族哈尼族等所用。管身竹製或木製,長約27厘米,有前7個、後1個共8個按音孔,一端側面開吹孔,吹孔內裝有尖舌形銅質簧片,口含吹孔橫吹,振動簧片發聲。其音色優美,音量較小,常用於舞蹈和說唱的伴奏[1]。近年有人將巴烏管身加粗加長,使用音鍵,以增大音量和改善音準,可奏2個八度(e——e2)。在紅河彝族地區流行直吹巴烏和雙管巴烏。

目錄

流行地區

巴烏,屬竹管銅簧樂器,簧為舌形。是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族吹奏樂器。當地彝語叫「及菲里莫」,哈尼語叫「梅巴」。

巴烏是流行在中國西南地區彝、苗、哈尼等族的單簧吹管樂器,巴烏用管制成,有七個指孔(前六後一),在吹口處置一尖舌形銅製簧片,演奏時橫吹上端,振動簧片發聲。巴烏音量較小,但音色柔美,西南地區的人們稱它為會說話的樂器。

巴烏流行於雲南省紅河、文山、思茅、西雙版納、臨滄、德宏、廣西壯族自治區融水、貴州省黔東南和黔南等地。

在民間以單管者為主,亦有雙管合併而成者,稱為雙眼巴烏。傳統演奏方式均為直吹。常用音域多不超過八度[2]。巴烏的音色非常地柔美悅耳,很像一對鍾情的戀人在互訴欣悅,低訴衷腸,所以每到晚間,彝族、哈尼族、苗族青年在談戀愛時,常用它抒發自己的衷情,傳遞愛慕之情。

傳說

在紅河南岸哀牢山區的哈尼族民間流傳着關於巴烏的一個古老故事:很早很早以前,在紅河南岸的哀牢山區,哈尼族有一位純潔、美麗、善良的姑娘梅烏,與英俊、勇敢、勤勞的小伙子巴沖相愛.他倆發誓要像樹枝和綠葉那樣永世相伴,寨子裡的人無不讚嘆和羨慕他們。這事被深山裡貪婪的魔鬼知道了。就趁人們歌舞時,駕着一陣狂把姑娘掠走了,硬逼着姑娘和他成親,姑娘不畏魔鬼的威逼和利誘,始終堅貞不屈,一言不發。

於是魔鬼惱羞成怒,凶慘地割去了她的舌頭,並將她扔進了深山老林。姑娘懷念着心上的戀人,整天徘徊在山林之間,有苦難言,時間一天天地過去。

一天,樹林裡的仙鳥銜來了姑娘的舌頭和一截竹子,讓姑娘把舌頭放進竹管里,告訴她「竹子會幫助你說話」。於是姑娘吹響了竹子,發出了優美的樂聲,表達對戀人的思念和對魔鬼的控訴。樂聲傳到巴沖耳邊,小伙子歷盡艱險,把姑娘救了出來,回到親人的身邊,重新獲得了幸福。後來人們用二人的名字擷首去尾,給這件會說話的樂器取名為巴烏。從此,巴烏就在哈尼山寨世代流傳。

在個舊的彝族支系聶蘇人中,有着這樣的傳說:古時候,有個聾啞人死了母親,他萬分悲痛,卻不能用語言來表達悲哀。有一天,他發現一截帶有蟲眼的竹子,放在嘴裡一吹,發出了低沉悲涼的音響。他想,竹管蟲眼能發響,要多挖幾個洞呢?於是他用尖刀在竹管上挖了幾個等距離的小孔,果然發出了抑揚頓挫的音響。他聽啊、吹啊,終於用會響的竹管吹出了自己思念母親的心情。此後,這種會響的竹管,彝語稱非里的樂器就流傳下來了。

關於巴烏起源的傳說故事還很多很多,它們說明,巴烏是聰明智慧的各族人民在勞動中發明創造的。

視頻

巴烏 相關視頻

巴烏演奏《大長今》
豎吹巴烏演奏《月光下的鳳尾》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