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巴州區自行車協會
巴中市巴州區自行車協會成立於2015年06月02日,註冊地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江北濱河北路113號,法定代表人為方浩。經營範圍包括組織推廣自行車運動及自行車運動知識[1]。組織全區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參與各類比賽 交流。
目錄
相關資訊
巴中:全民健身遍地花開,活力巴中綻放新彩
或晨光微曦,或晚霞映天。在巴中各個公園、廣場,總活躍着一個個充滿活力的運動身影。近年來,巴中市認真貫徹落實國、省體育工作各項決策部署,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和體育事業,始終堅持把發展體育事業作為提高全市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在全省體育規劃框架布局內,認真貫徹《全民健身條例》[2],積極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9月25日清晨,桂花的香氣瀰漫在空中,幾名家長帶着孩子在巴城藍灣國際小廣場歡快奔跑。不遠處,十餘名中老年人在練習太極,年輕人揮舞着羽毛球拍,處處體現出這座城市的活力。
穿着白色太極練功服的大爺趙君說,他今年72歲,自從退休後,幾乎天天來這裡鍛煉。「河邊的小樹苗如今長成了茂盛的大樹,我的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好了。」趙君告訴記者。
王娟是一名跑步愛好者,不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冬季,只要不下雨都會和夥伴們一起到戶外跑步。「巴城早晨空氣特別好,我每天早上6點就出門,藍灣國際河邊、中楊大道濱河路、江北濱河路、望王山運動公園健身步道等都是我的『打卡』地。」王娟說,對她而言,巴城許多地方都是跑步的「絕佳地」。
體育體現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反映一個城市的整體素質和精神風貌。如今,在巴中各大公園廣場、街頭角落,隨處可見共享的健身器材,市民用各自喜愛的方式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為身體帶來健康,為生活增添色彩,更為城市發展賦予無窮的活力。
近年來,巴中市不斷完善體育設施,為全民健身事業提供了場地和設施保障。市教育和體育局群體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巴中市結合城鎮建設規劃、文明創建、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整合財政資金、彩票公益金和社會資本,加強城鄉全民健身體育設施建設,普及全民健身運動,統籌利用學校、公園和機關企事業單位體育場地,採取延時服務、錯時服務、定向服務、延伸服務等措施,免費向社會公眾開放。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望王山運動公園(二期)、恩陽大梁山體育公園、南江縣三台山森林運動公園、通江縣壁山森林運動公園、平昌縣南天門森林運動公園等8個體育運動公園,實現縣縣有全民健身體育運動公園的目標。建成大型公共體育場館4個、業餘訓練基地19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2406個、全民健身步道294.22公里、健身廣場75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47個。全面建成城鄉「15分鐘健身圈」,體育場地面積595.31萬平方米,人均場地面積達2.18平方米。
激勵引導 不斷培育壯大全民健身組織
隨着巴中市大力倡導全民健身,不斷推動體育群眾性發展,一個個自行車協會、跑步協會、徒步協會、游泳協會等公益性運動組織應運而生。
「大家走起哦。」每到傍晚,在平昌佛頭山上,有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是平昌縣徒步健身協會的成員在徒步鍛煉。該協會會長鄒威權告訴記者,為豐富群眾業餘體育生活,宣傳低碳、綠色、向上的健康理念,鼓勵全民參與運動,該協會於2016年成立,已從曾經的五六人壯大到現在的2000餘人,成立了5個分隊。如今,只要不下雨,鄒威權就會帶領身邊的徒步愛好者扛着一面會旗,帶着一個音箱,出現在平昌縣佛頭山景區、濕地公園、金寶新區等地,不論是炎夏還是寒冬,從不間斷。
鄒威權介紹,參與徒步活動的不僅有四五歲的小孩子,還有六七十歲的老人。通過長期徒步鍛煉,不少居民的身體比以前更好了,而他自己的體重也從原來的180斤減到現在的150斤。
不僅是平昌,巴城也有一支戶外健步隊。每日早晨5時30分,隊員們身穿紅色隊服齊聚巴城東門大橋中楊大道橋頭,徒步一小時後回家。
當夜幕降臨時,成立十多年的市自行車運動協會的成員會整齊有序地騎行在巴城天星橋、化成等地,享受運動的樂趣,以此來倡導全民健身。
不斷壯大全民健身組織,充分發揮社會團體的橋樑紐帶作用,廣泛整合民間力量……這是巴中市傳播健康文明的全民健身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截至目前,已有市級體育單項協會社團32個、各類體育健身俱樂部89個、晨晚練健身站(點)209個、城市街道體育組織30個、農村鄉鎮體育組織159個,共培訓各級社會指導員7791名。
此外,先後建立協會黨支部23個,堅持「協會+支部」「協會+活動」「協會+產業」模式,出台加強體育社團管理、單項體育協會考核獎勵、向社會力量購買群眾體育賽事(活動)服務等一攬子支持政策,有序引導民間力量成立各類單項、行業、人群體育社會團體,充分激發體育社會組織活力。
視頻
巴中市巴州區自行車協會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自行車基礎知識,想入門的小白看這裡!,搜狐,2018-05-26
- ↑ 【政策法規宣傳】《全民健身條例》,搜狐,2022-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