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口遺址
小山口遺址位於中國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曹村鎮小山口村,是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2013年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
小山口遺址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宿縣文管所調查發現,1991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徽隊對這該遺址和附近的古台寺遺址進行了試掘。小山口遺址地處安徽省最北部,北部緊鄰江蘇徐州銅山區,其東為京滬鐵路,西為蕭縣界,遺址面積約2~3萬平方米。考古發掘發現了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及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距今約8000年,是安徽省已確定的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研究學者將其命名為「小山口文化」。
目錄
歷史沿革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小山口村村民雨後經常能在小山口遺址西北部的倒流河邊撿到小件玉器,多為玉管、玉璜等小件器物。
20世紀80年代初期,在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原宿縣文物部門發現小山口遺址,並將其定為新石器時代遺址。
1990年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隊再次對小山口遺址展開調查。
1991年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隊對小山口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揭露面積300平方米。發掘3米×10米探溝一條,發現新石器早期灰坑1個、大汶口文化時期墓葬1座和龍山時期灰坑兩個等遺蹟現象。
遺址特點
小山口遺址地勢相對較為平坦,中心高出四周1米左右,面積約3萬平方米,屬於倒流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較多,是宿州市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較為集一的區域之一,其附近有大山口遺址、楊堡遺址和金寨遺址等多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分布。
小山口遺址的文化層厚約3米,地層堆積共分六層,除耕土層外,包括龍山文化(2層、3層)、大汶口文化(第4層)和新石器早期文化(第5、6層),大汶口文化層較薄,出土器物較少,但器物己較規整並有彩繪陶器。
主要有陶器、石器和骨角器。陶器多為夾砂紅陶、火候低,較鬆軟,陶胎粗厚,均為手制,以夾砂紅褐陶為主,占陶片總數的89%,泥質紅陶占11%,其中加蚌片和草木灰的陶片占有較高比例。陶色不純,有的呈橘黃色或灰褐色,但多以外紅內黑為特點。陶器以素麵為主,紋飾較為簡單,主要有附加堆紋、指甲紋和戳印紋。完整器型較少,直口器和口沿外普遍有一周凸棱,能夠辨認的器型有釜、缽、碗、罐、盆、杯、支座等。石器有刮削器、尖狀器、石錛、石斧、石鑿及磨盤、磨棒。骨角器則有骨笄、骨管、骨錐等,數量不多小山口遺址的文化層厚約3米,地層堆積共分六層,除耕土層外,包括龍山文化(2層、3層)[2]。
龍山時期:遺物出土較多,以陶器、骨器為主,石器較少。龍山時期的陶器多為泥質灰陶或黑陶,紅陶和白陶較少。以磨光黑陶為特徵,陶胎薄,陶質硬。常見紋飾有弦紋、繩紋、藍紋、按壓紋和附加堆紋等。器型以鼎、盤、罐、器蓋、杯為主,其中磨光黑陶和各式鼎足與典型龍山文化很接近。
參考文獻
-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944處 ,文博在線
- ↑ 小山口與古台寺遺址:見證宿州8000年文明史 ,安青網,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