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瑪麗·路易絲·德·奧爾良
安妮·瑪麗·路易絲·德·奧爾良(法語:Anne Marie Louise d’Orléans,1627年5月29日-1693年4月5日),蒙龐西耶女公爵,以 La Grande Mademoiselle(大郡主)為人所知,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第三子奧爾良公爵加斯東和他的妻子瑪麗·德·波旁 的大女兒。她是歷史上最富有和偉大的女繼承人之一,她去世時未婚且無子女,巨大財富留給了她的堂弟腓力。[1]歐洲很多統治家族的成員都曾向她求婚,其中包括英格蘭國王查理二世,[2] 葡萄牙國王阿方索六世和薩沃伊的查爾斯·伊曼紐爾二世 。她最終愛上了貧窮貴族洛贊公爵安托萬·德·科蒙,當她向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請求與洛贊公爵結婚時,遭到了法國朝臣的譴責,因為這種結合被看作「下嫁」。她在「投石黨亂」中的表現、把作曲家讓-巴普蒂斯特·呂利帶入宮廷一事[3]以及她的回憶錄較為有影響力。
安妮·瑪麗·路易絲·德·奧爾良 Anne Marie Louise d'Orléans | |
---|---|
La Grande Mademoiselle | |
原圖鏈結、圖片來自Pinterest | |
蒙龐西耶女公爵 | |
保有權 | 1627年6月4日 - 1693年4月5日 |
前任 | 瑪麗·德·波旁 |
繼任 | 奧爾良公爵腓力一世 |
出生 |
法蘭西王國巴黎盧浮宮 | 1627年5月29日
逝世 |
1693年4月5日 法國巴黎盧森堡宮 | (65歲)
安葬 |
1693年4月19日 法國聖但尼聖但尼聖殿 |
朝代 |
波旁-蒙龐西耶王朝 奧爾良王室 |
父親 | 奧爾良公爵加斯東 |
母親 | 瑪麗·德·波旁 |
宗教 | 羅馬天主教 |
簽章 | 安妮·瑪麗·路易絲·德·奧爾良的簽章 |
目錄
生平
早年生活
1627年5月29日安妮·瑪麗·路易絲·德·奧爾良[4] 出生於巴黎的盧浮宮。[5]她的父親是奧爾良公爵加斯東,法國國王路易十三唯一還在世的弟弟。[6]她的母親是21歲的瑪麗·德·波旁 ,在女兒出生前是波旁王朝的分支蒙龐西耶的唯一成員,在生下安妮·瑪麗五天後去世。這使得剛出生的嬰兒成了新的蒙龐西耶女公爵,繼承了母親的巨大財富和包括五個公國:包括茹萬維爾和歷史悠久的香檳。
作為國王弟弟的大女兒,安妮·瑪麗·路易絲從出生時就正式被稱為 Mademoiselle ,因為她是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的孫女,她的伯父路易十三為她設計了一個新的稱號 petite-fille de France (「法國的孫女」)。
安妮·瑪麗從盧浮宮搬到了杜伊勒里宮,由她的家庭主管聖·喬治夫人珍妮·德·哈利負責照顧並教育。[3]安妮的父親加斯東經常與路易十三和樞機黎塞留發生矛盾,多次被驅逐。安妮也和父親一樣反對黎塞留。
1632年1月2日至3日夜間安妮的父親在南錫和洛林的瑪格麗特 秘密舉行了婚禮。[7]由於沒有獲得哥哥的事先許可,這對夫婦不能出現在法國宮廷,婚姻也被保密。在安妮了解到是樞機黎塞留在幕後導致了父親的流亡後,她就在黎塞留本人的面前演唱各種街頭歌曲並嘲諷他,黎塞留因而責罵她。[8]
1634年10月安妮七歲,她兩年來第一次在利穆爾見到父親加斯東,她「撲倒在他懷中」。[9]加斯東住在布盧瓦城堡,安妮經常去探望。
1638年路易十四出生後,安妮決定與他結婚[10],稱他為「她的小丈夫」,路易十三覺得很有趣。黎塞留隨後指責她的言論。無論她的夢想是什麼,她的父親毫不隱瞞地說,他希望她嫁給蘇瓦松伯爵路易斯 ,這個想法未能實現。
1643年聖·喬治夫人去世,安妮的父親選擇費斯克夫人代替她。安妮因為家庭教師的去世而受到巨大打擊[11],並且對於擁有一個新的家庭教師感到失望,她成為一個尷尬的學生;她曾回憶說,她把她的家庭教師鎖在她的房間裡並把老師的孫子鎖在另一個房間裡。[12]她的伯父也在1643年5月去世,路易十四成為新的法國國王。在去世前,路易十三接受了他弟弟的寬恕請求,並授權他與洛林的瑪格麗特結婚,這對夫婦的婚姻終於被宮廷接受。[7]
1646年,安妮與威爾士王子查爾斯相見。她的姑媽英格蘭王后亨利埃塔·瑪麗亞鼓勵查爾斯與安妮結婚,稱他對安妮「有一種幻想」,但當時沒有進一步的說法。[13]
不久之後,西班牙的瑪麗亞·安娜皇后 去世,安妮停止了對所有王子的興趣,並為安娜皇后的丈夫皇帝斐迪南三世而嘆息。[14]然而,她的伯母安妮太后代替年輕的路易十四處理政務,忽視了安妮的請求。「歐洲最富有的單身公主」不能與路易十四或其兄弟安茹公爵結婚。太后就建議安妮嫁給她的兄弟奧地利的斐迪南 ,但安妮拒絕了。[15]
投石黨運動
安妮還經歷了法國的「投石黨亂」。這是一場緊隨着法西戰爭(1635-1659年)而爆發的法國內戰。該運動源自投石器(Fronde),此係源於當時的攝政,樞機主教馬扎然的支持者遭巴黎暴民以投石器發射石塊破壞窗戶。投石黨亂大概可劃分為兩次戰役,即議會投石黨(the Fronde of the parlements)和貴族投石黨(the Fronde of the nobles)。前者原因是稅收,後者是親王大孔代與王室和樞機馬扎然決裂導致。[16]
1649年4月1日簽署了呂埃耶和約,議會投石黨亂結束,法國宮廷在8月重返巴黎並舉行了慶典。這時安妮得了天花,雖然虛弱但倖免於難。[17]康復後,安妮和克萊拉·克萊芒絲 成為朋友,克萊芒絲是大孔代並不喜歡的妻子。[18]1650年10月安妮和克萊芒絲在波爾多幫助結束了城市的圍困。
在克萊芒絲因為丹毒病危時,安妮和大孔代親王有可能結婚。安妮曾考慮過這個提議,因為她的父親與大孔代有良好的關係。但是,當克萊芒絲恢復後,這些計劃也就不了了之了。[19]
1652年,貴族投石黨亂開始。馬扎然流亡,直到1653年10月才被召回。奧爾良,安妮姓的所在地,也是她父親公國的首府,希望在內戰中保持中立;該市的市長看到了這場戰爭對附近地區的打擊,希望避免同樣的命運。[20]該市要求安妮的父親提供意見,以避免被掠奪。加斯東猶豫不決,安妮決定自己去奧爾良代表她的父親,結束這些麻煩。[21]途經阿爾特奈,安妮被告知,這座城市不會接受她,因為她和國王處在不同派別,指安妮不喜歡樞機馬扎然。
當安妮抵達奧爾良時,城門被鎖住,士兵不開門。她大喊讓他們打開大門,但被忽視。船夫提出用船把她送到河上的門口,安妮上船「像貓一樣爬」和「跳過樹籬」,以免傷害自己,通過架在船上的梯子爬過城門。[22]她進入城裡,市民們高興地迎接她,她被帶到奧爾良的街道上,被眾人看到。她後來說,她從來沒有「處於如此迷人的境地」。[22]
她在奧爾良待了五個星期,稱這裡為「我的城市」,1652年5月回到巴黎。巴黎在聖安東尼戰役前夕再次陷入恐慌狀態;[23]安妮為了讓大孔代親王進入由蒂雷納子爵控制的城市,於1652年7月2日說服巴士底獄官員對國王軍隊開火。馬扎然說安妮這是「向自己的丈夫開火。」[24]
流亡
由於擔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安妮逃離巴黎來到聖法爾戈居住。[25]她一直流亡到1657年,然後再次受到法國宮廷的歡迎。[26] 安妮之前從未去過聖法爾戈,到了才知道城堡早就破舊不堪,[27]她很快開始找著名建築師着手改進該建築。建築師花費了200,000里弗爾重新裝修了城堡的外牆。城堡後來在1752年失火併在1850年遭受進一步破壞,因此安妮住所外觀的所有證據均已遺失。[28]儘管在流亡,安妮仍然去看了她在布盧瓦城堡的父親。在聖法爾戈時,儘管安妮拼寫錯誤和語法錯亂,她還是寫了一篇小小的傳記。[29]安妮看着她父親管理她名下的財務事務。在1652年她獲得多數成功後,發現她的父親對她的財務管理並不完全誠實,這就是她80萬利息債務的原因。[30]與此同時,她的外婆亨麗埃特·凱瑟琳·德·茹瓦約斯 欺騙了她,以虛假的方式將金錢交給她。她的父親參與了此事,這導致她與加斯東的關係惡化。[31]1656年,聽到她的父親因為各種醜聞而被免職,安妮說她會忘記他的財務不端,並恢復了與他的密切關係。
重返宮廷和家庭生活
當安妮的父親回到法國宮廷,便為安妮歸來鋪平了道路。她於1657年7月來到色當。根據安妮太后的說法,她受到寬恕的歡迎,並被稱讚「看起來已經有所改善」。[32]
在同一年晚些時候安妮的一張鋼筆畫像中,她形容自己既不「肥又瘦」,「看起來很健康;我的胸部長的很好;我的手和手臂不漂亮,但皮膚很好……」。[33]同年,她與1656年7月抵達法國的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在埃松會面,在那裡她們一起看了一場芭蕾舞。安妮後來說,克里斯蒂娜「非常讓我吃驚,……她在所有方面都是一個非凡的人物」。[34]
這年安妮的堂弟路易十四和腓力分別是十九歲和十七歲。她在投石黨亂的表現使她成為路易配偶的夢想破滅,但公開有同性戀表現的腓力,據稱仍然追求她。[35]安妮後來對他說,他總是住在他母親的附近,好像他「像個孩子」一樣。
1657年9月,安妮在巴黎生病,病好後從阿姨那裡購買了德尤城堡 ,然後返回她心愛的聖法爾戈過聖誕節。[36]
1660年2月,加斯東因為中風在布洛瓦去世。由於他的大女兒安妮是他的首席女繼承人,加斯東給她留下了相當可觀的財富,增加了她的巨大個人財富。[37]由於對父親的哀悼,她只去了路易十四和西班牙的瑪麗-泰蕾茲的正式婚禮。[38]奧爾良公爵腓力和英格蘭的亨莉雅妲公主(法蘭西的亨利埃塔·瑪麗亞和英格蘭的查理一世最小的孩子)在1661年3月31日的婚禮安妮和其他成員一起出席。[39]
腓力和亨莉雅妲成了一對怨偶。腓力是一位同性戀者,與他的愛人公開在巴黎皇家宮殿一起生活,非常不喜歡亨莉雅妲。為了報復,亨莉雅妲公開與路易十四調情,並引誘了腓力的情人。[40]安妮是腓力和亨莉雅妲最小的孩子的教母,這孩子出生於1670年。[41]亨莉雅妲1670年去世時,路易十四再次問安妮是否想填補亨莉雅妲留下的「空缺位置」,她拒絕了他的建議。[42]
1663年,路易十四再次向安妮介紹了一個丈夫的人選,這次是葡萄牙的阿方索六世,他於1656年登上葡萄牙王位。[43]驕傲的安妮否決了這個想法,說她寧願留在法國,因為她有很多收入和莊園,而且她不想要一個傳聞是酗酒,無能和癱瘓的丈夫。後來阿方索和薩沃伊的瑪麗弗朗索瓦斯 結婚。[44]
路易生氣安妮不聽他的安排,命令她返回聖法爾戈。這次「流放」持續了大約一年,在此期間,她修復城堡並在那裡開始寫她的回憶錄。路易後來允許她回到宮廷,建議她嫁給薩沃伊公爵查爾斯·伊曼紐爾二世 ,後者此前曾與安妮的妹妹弗朗索瓦·馬德琳 結婚。安妮似乎對這個提議非常熱衷,但查爾斯埃馬紐埃爾二世不是,他為此提出了各種藉口。[45]這是安妮最後一次被提議結婚。
洛贊和晚年生活
1666年離開法國宮廷,安妮感到遺憾的是那年夏天她沒有出席在楓丹白露宮舉辦的瑪麗-泰蕾茲王后的娛樂活動。在娛樂活動中,有一位名叫安托萬·德·科蒙 的男士,是來自吉耶納 的貧窮貴族洛贊公爵。[46]他接近國王,以智慧以及明顯的「性吸引力」而聞名,儘管他是「上帝創造的最小的人」。[47]他也是一位傑出的士兵,並且是路易十四和瑪麗-泰蕾茲王后之間婚姻談判的一部分。[48]洛贊曾經看到安妮在她的頭髮上戴着一條紅色緞帶,並稱這對她來說太「年輕化」,這位驕傲的小姐回答說:「我的隊伍中的人總是年輕」。[47]
不久之後,安妮愛上了洛贊。在1670年12月,她向路易十四請求允許嫁給洛贊。路易同意了,但是朝臣很驚訝[47],王后和腓力也拒絕這個婚事[49][50]。儀式的日期定於1670年12月21日星期天在盧浮宮舉行。安妮後來興致勃勃地說,1670年12月15日至18日的日子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51] 歡樂不是長久的,在朝廷的反對壓力下,路易十四推翻了他的決定,並於12月18日取消了婚禮,聲稱這會損害他的聲譽。路易告知安妮這個決定,她回答說:「......多麼殘酷!」[52]路易回答說,「國王必須取悅公眾」,並讓安妮在這個「不幸的周四」的婚姻希望破滅,正如她後來所說的那樣。[53]
安妮將自己關在公寓裡,直到1671年初才重新出現,當時有人通知她洛贊在沒有正式理由的情況下被逮捕。他被關到巴士底獄,後來轉到皮內羅洛,到1681年才被釋放。[54]
為了讓洛贊獲得釋放,安妮向人求助,不得不出售她最賺錢的兩塊土地。[55][56]1681年4月22日洛贊釋放後他們的關係並不好。[57][58][59]他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在盧森堡宮。
去世和墓地
1693年3月15日,安妮生病了。洛贊請求見她,但由於她的驕傲,安妮拒絕了他。她於1693年4月5日星期天在巴黎的盧森堡宮去世。作為「法國的孫女」,她非常珍惜的頭銜,她於4月19日被安葬在巴黎郊外的聖但尼聖殿。根據路易·德·魯弗魯瓦的說法,她在葬禮上被稱為「歐洲最富有的單身公主」。
參考書目
- Barker, Nancy Nichols : Brother to the Sun King; Philippe, Duke of Orléans,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Baltimore/London, 1989
- Cartwright, Julia : Madame: A life of Henrietta, daughter of Charles I and Duchess of Orléans, Seeley and Co.Ltd, London, 1900
- 12px Saintsbury, George. Montpensier, Anne Marie Louise d'Orléans, Duchesse de. (編) Chisholm, Hugh. 大英百科全書 18 第十一版. 劍橋大學出版社: 789–790. 1911年.
- Cowart Georgia : The triumph of pleasure: Louis XIV & the politics of spectacl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8, ISBN 0-226-11638-7
- Fraser, Antonia : Love and Louis XIV; The Women in the Life of the Sun King, Anchor Books, London, 2006, ISBN 0-7538-2293-8
- Mitford, Nancy : The Sun King, Penguin Publishing, London, 1966, ISBN 0-14-023967-7
- Pitts, Vincent Joseph. : La Grande Mademoiselle at the Court of Franc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0, ISBN 0-8018-6466-6.
- Sackville-West, Vita : Daughter of France:The life of Anne Marie Louise d'Orléans, duchesse de Montpensier 1627-1693, Michael Joseph, London, 1959
- Vatout, Jean : Histoire du Palais-royal, Paris, 1830
外部鏈接
- 安妮·瑪麗·路易絲·德·奧爾良的回憶錄 (法文)
- 安妮·瑪麗·路易絲·德·奧爾良的回憶錄 (英文)
安妮·瑪麗·路易絲·德·奧爾良 | ||
---|---|---|
法國貴族爵位 | ||
前任: 瑪麗·德·波旁 |
奧弗涅繼承人 1627年6月4日 – 1693年4月5日 |
繼任: 普法爾茨的伊麗莎白·夏洛特 |
蒙龐西耶公爵 1627年6月4日 – 1693年4月5日 |
繼任: 腓力·德·法蘭西 | |
前任: 瑪麗·德·洛林 |
若因維利親王 1688年3月3日 – 1693年4月5日 |
參考文獻
- ↑ Barker, p 178
- ↑ Fraser, p. 58
- ↑ 3.0 3.1 Cowart, p 19
- ↑ François Velde. The French Royal Family: Titles and Customs. heraldica.org. 2005-07-04 [2010-07-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6 June 2010).
- ↑ Sackville-West, p 19
- ↑ Saintsbury 1911, p. 789.
- ↑ 7.0 7.1 Velde, François. Heraldica.org. Morganatic and Secret Marriages in the French Royal Family. Royal Consent: the case of Gaston d'Orléans. Retrieved 27 February 2010
- ↑ Sackville-West, p 25
- ↑ Sackville-West, p 30
- ↑ Fraser, p 5
- ↑ Sackville-West, p 60
- ↑ Sackville-West, p 62
- ↑ Fraser, p 33
- ↑ Sackville-West, p 76
- ↑ Sackville-West, p 78
- ↑ Barker, p 34
- ↑ Sackville-West, p 96
- ↑ .Sackville-West, p 99
- ↑ Sackville-West, p 103
- ↑ Sackville-West, p 109
- ↑ Pitts, p 82
- ↑ 22.0 22.1 .Sackville-West, p 112
- ↑ Pitts, p 62
- ↑ Barker, p 38
- ↑ Pitts, p 101
- ↑ Saintsbury 1911, p. 790.
- ↑ Sackville-West, p 160
- ↑ Sackville-West, p 170
- ↑ Sackville-West, p 350
- ↑ Sackville-West, p 175
- ↑ Pitts, p 51
- ↑ Sackville-West, p 193
- ↑ Sackville-West, p 201
- ↑ Fraser, p 48
- ↑ Barker, p 58
- ↑ Sackville-West, p 199
- ↑ Barker, p 176
- ↑ Sackville-West, p 218
- ↑ Barker, p 76
- ↑ Mitford, p 54
- ↑ Cartwright, p 132
- ↑ Barker, p 121
- ↑ Sackville-West, p 224
- ↑ Pitts, p 172
- ↑ Fraser, p 58
- ↑ Sackville-West, p 228
- ↑ 47.0 47.1 47.2 Fraser, p 158
- ↑ Sackville-West, p 230
- ↑ Fraser, p 159
- ↑ Sackville-West, p 288
- ↑ Sackville-West, p 282
- ↑ Hilton, p 90
- ↑ Sackville-West, p 287
- ↑ Fraser, p 160
- ↑ Hilton, p 222
- ↑ Hilton, p 223
- ↑ Hilton, p 224
- ↑ Sackville-West, p 322
- ↑ Sackville-West, p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