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雷納子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蒂雷納子爵 |
---|
又稱杜倫尼 出生 1611年9月11日 逝世 1675年7月27日 性質 法國元帥
|
蒂雷納子爵——亨利·德·拉圖爾·奧弗涅又譯為杜倫尼(法語:Henri de La Tour d'Auvergne, Viscount of Turenne,1611年9月11日-1675年7月27日),是六大法國大元帥(Marshal General of France)之一。
目錄
簡介
中文名:亨利·德·拉圖爾·奧弗涅
外文名:Henri de La Tour d'Auvergne
別 名:杜倫尼,雷納子爵
國 籍:法國
民 族:法蘭西人
出生日期:1611年9月11日
逝世日期:1675年7月27日
職 業;軍事統帥
主要成就:1639年攻占都靈、諾德林根戰役,國歷史上六位大元帥之一
出生地:當[1]
生平
早年
蒂雷納生於法國色當貴族家庭,蒂雷納子爵兼布永公爵亨利·德拉圖爾·多韋涅的次子,他的外祖父是領導荷蘭獨立運動的奧蘭治親王「沉默者威廉」,他的舅舅是接替威廉指揮對西班牙獨立戰爭的天才統帥——拿騷伯爵莫里斯。12歲時父親去世,長兄繼承公爵爵位,他被送到荷蘭舅舅莫里斯伯爵那裡,加入軍隊見習戰爭藝術。
三十年戰爭
在德意志三十年戰爭中,法國在首相黎塞留樞機的領導下向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宣戰。蒂雷納在紅衣主教瓦勒泰(La Vallette)法國元帥的手下任職,1637年晉升為中將軍銜。1643年5月16日,蒂雷納獲得法國元帥權杖。在他的指揮下大敗神聖羅馬帝國軍隊,並簽訂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結束了德意志三十年戰爭。
投石黨運動
在投石黨運動中,最初蒂雷納和孔代親王路易都是反政府的投石黨人。第一次投石黨運動結束後,孔代親王雖然平亂有功,但因為居功自傲、反對攝政的太后,被首相馬薩林逮捕投入監獄,引發1650年的第二次投石黨運動。蒂雷納逃亡荷蘭,跟法國的敵人西班牙合作,帶領一支西班牙軍隊進攻法國。但他被法國保王派的杜普萊西斯公爵(Duplessis)將軍在1650年於Champ Blanc戰役擊敗。
1651年,馬薩林去職,孔代被釋放,蒂雷納也回到法國,決定成為忠實的保王黨大將。他作為流亡的法國國王和王太后的支持者,帶領紹姆貝格等有才幹的將領,與投石黨首領孔代親王作戰(1652年7月2日在巴黎聖安托萬區)。此戰雖不成功,但因為1653年路易十四結束投石黨叛亂,所以後來在法國中央的支援下,不斷擊敗孔代親王和西班牙聯軍。
法蘭西稱霸之路
1659年西班牙徹底衰落,被迫和法國簽訂比利牛斯和約。在和約中,西班牙除了割讓一系列領土之外,還將年幼的西班牙公主瑪麗·特雷薩嫁給20歲的法王路易十四。1660年,蒂雷納受封「國王陛下的陸軍大元帥」榮譽頭銜。之後他和回歸法國的大孔代於戰場上共同合作。1668年在演說天才兼偉大主教博旭哀的遊說感化下,他從喀爾文派改信天主教,因此更加得到路易十四的信任。
陣亡
他在產權轉移戰爭(1667-1668年)中功勳卓著;法荷戰爭時(1672-1678年),他成功進佔弗朗什孔泰,1675年7月27日在薩斯巴赫(Sasbach)與神聖羅馬帝國軍隊的優秀主帥——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作戰時,被一顆炮彈擊中陣亡,被葬在巴黎聖·迪尼斯國王墓地里。兩百年後,拿破崙出於崇敬,又把他的遺體重新遷葬到巴黎殘廢軍人院。
在他手下服役的有法國元帥沃班、紹姆貝格、路易十四所倚重的弗朗索瓦·亨利·德·蒙莫朗西-布特維爾 (盧森堡公爵),及范多姆(Vandome)元帥、克洛德·路易·赫克托爾·德·維拉爾(Villars)諸元帥,還有一位英國名將,日後成為第一代馬爾巴羅公爵的約翰·丘吉爾。
主要影響
軍事成就
杜倫尼於1639年任駐意大利法軍司令,次年取得卡萊列會戰勝利;1643年指揮法軍在弗賴堡、訥德林根和楚斯馬斯豪森等地作戰中獲勝;1672年率法軍入侵荷蘭、神聖羅馬帝國;在1674年至1675年的冬季作戰中,指揮法軍取得蒂爾凱姆會戰的勝利。
軍事思想
杜倫尼一生戎馬,把實施戰區廣泛機動與決定性交戰相結合的思想作為其軍事理論的基礎,在制訂戰鬥計劃時以詳細分析情況為基礎,並認為組織軍隊供應,確保交通線暢通具有決定意義。他是軍隊倉庫供給制的創始者之一。在戰術上,他反對正面平分兵力線式戰術的刻板原則,主張集中主力於一翼實施重點突擊戰術 。
其軍事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軍事實踐:
(一)堅持突然性與機動性的巧妙結合 杜倫尼軍事藝術的最大特點,是完全擺脫了以前那種作戰基地體系,而把突然性和機動性巧妙地結合起來。例如,在1674年至1675年的冬季作戰中,面對優勢之敵,杜倫尼不顧國王多次禁令和宮廷私敵的掣肘,大膽採取了一整套當時被人稱為「荒悖透頂」的戰法:他帶領一支僅2萬多人的部隊,首先在敵戰線當面中央構築堡壘,擺出一副就地防禦的態勢;繼而率領全部野戰部隊隱蔽穿過孚日山脈,進入洛林高原,在那裡將部隊化整為零分散行軍,騙過敵軍偵探耳目;然後將部隊迅速集結於戰線南端側後方,突然在辛茨海姆猶如天降般向敵軍發起突襲。神聖羅馬帝國的5.7萬大軍紛紛落荒潰散,保衛了阿爾薩斯地區。1675年,杜倫尼揮師東渡萊茵河,以巧妙的伏擊戰再獲圖恩海姆大捷,7萬敵軍潰不成軍。
(二)注重殲滅敵人兵力與摧垮敵軍士氣的有機統一 在杜倫尼的時代,軍隊進行作戰,追求的是如何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以及怎樣奪占城塞。杜倫尼則認為,要取得會戰的勝利,既要着眼於殲滅敵人的兵力,同時更要注重於摧垮敵軍的士氣。摧垮敵軍的士氣,是徹底殲滅敵人有生力量和最終奪占敵人城塞的前提,也是真正取得會戰勝利的關鍵因素。因此,在作戰中,杜倫尼十分注重把殲滅敵人兵力與摧垮敵軍士氣統一起來,並常常把戰略關注點放在後者。通過這種戰法,杜倫尼取得了多次會戰的勝利。英國軍事理論利德爾·哈特在《戰略論》中認為,在蒂爾凱姆會戰中,「杜倫尼所銳意追求的,不是首先消滅當面敵軍的肉體,而是考慮如何摧垮他們的士氣。這樣的結果,從事物的自然過程來說,必然使敵軍部隊自行逃散」。這是採取「間接路線」的一個成功範例。[2]
歷史評價
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對杜倫尼頗為推崇,在拿破崙排列的歷史上最偉大的七位統帥(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古斯塔夫·阿道夫、杜倫尼、歐根親王和弗里德里希二世)的名單中,杜倫尼是得到其認可的惟一的一位法國人。在闡釋杜倫尼所進行的戰爭時,拿破崙評述道:他的進軍和作戰完全依據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和古斯塔夫·阿道夫所遵循的各項原則。 在聖赫勒拿島上,拿破崙回憶說:如果我在戰爭中有一個像杜倫尼那樣的人作我的副手,我就會成為世界的主人。 西方軍事史籍稱杜倫尼是「唯一一位膽略隨軍齡和經歷俱增的大軍統帥」。 英國軍事理論家富勒(Fuller)在《戰爭指導》中評價:在這個時代,儘管是以迂迴運動和圍城運動著稱,但是仍然進行了許多次大的會戰,至少有8次是具有決定性的。而且,在這些戰鬥中還產生出了許多名將。例如:沃邦、杜倫尼、歐根親王、馬爾波羅、查理七世、韋拉爾斯(維拉爾)、薩克斯、腓特烈和蘇沃洛夫等。
美國美國軍事題材作家邁克爾·李·蘭寧:他是一位掌握戰術機動性的高手,不按常理出牌,以期出奇制勝和占得先機。他還能使受挫和消沉的軍隊迅速恢復士氣從而取得戰爭的勝利。……他將自己的軍隊從法國內部矛盾衝突中隔離開來,從而增強了法軍的專業作戰能力,他還善於聚集軍隊的忠誠感,使屬下軍官和士兵們保持戰鬥士氣。杜倫尼在戰場上運用的戰術調遣異常精確,完美的戰略部署如同在下國際象棋。
中國學者唐復全、卜延軍主編《外國軍事思想史論》:杜倫尼是法國封建時代末期極負盛名的沙場名將。 [3]
典故
英國名將約翰·丘吉爾曾在尼德蘭戰爭中服役於杜倫尼的軍隊,他常對杜倫尼的領導表示讚賞,並把杜倫尼當作自己的導師。 當然,杜倫尼對年輕的丘吉爾也很是欣賞,據說他曾評價丘吉爾說:「這個英國小伙子將來必有出息。」 在杜倫尼生命的最後幾年裡,法國元帥沃邦,和後來路易十四所倚重的盧森堡公爵,及范多姆元帥、維勒洛依等元帥,都在他手下服役。[4]
人際關係
父親:布庸,色當公爵。
母親:伊麗莎白,尼德蘭執政威廉一世之女。
兄長:世襲色當公爵。[5]
後世紀念
杜倫尼死後,被葬在法國巴黎Saint-Denis的國王墓地里。一百多年後,拿破崙·波拿巴出於崇敬,又把他的遺體重新遷葬到巴黎傷殘老軍人院(榮軍院)。
1800年,法國發行一枚杜倫尼的紀念章。直徑50.13毫米,厚度43毫米,重量65.5克,材質紫銅。正面圖案是杜倫尼頭像,背面圖案為杜倫尼在法國榮軍院紀念碑的碑文。
在《軍事家100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軍事統帥排行榜》一書中,杜倫尼位列第37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