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評論
《國際經濟評論》(雙月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辦,創刊於1996年,屬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際問題學術刊物。是由社科院世經政所所長張宇燕擔任主編、邵濱鴻擔任執行主編,是國內惟一一份專門對國際經濟進行學術評論的刊物。它放眼世界經濟,但又緊密結合中國現實;它注意把握國際經濟政治活動的內在脈搏和最新動態,同時又立基於嚴謹的學術理論,主要從中國的立場和學術的角度來對國際經濟政治進行有事實分析、合理對策和科學預見的評論。
目錄
簡介
《國際經濟評論》
地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15層 100732
出 版:世界經濟雜誌社
總 發 行:世界經濟雜誌社發行部
地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15層 100732
國內發行:全國各地郵局
郵發代號:82-814
國外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
國外代號:1323BM
印製:北京地質印刷廠
國內統一刊號:CN11-3799/F
國際標準刊號[1]:ISSN1007-0974
廣告許可號:京東工商廣字第0033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主要讀者對象
決策、金融、涉外、讀研者。
影響
《國際經濟評論》自1996年創刊,迄今已經十幾年。這十幾年正好也是中國經濟政治日益置於「全球化」背景、加強國際化聯繫,深刻捲入世界經濟活動的十年,也是中國經濟起飛和國力走向強盛的十年。刊物經歷了改革開放和經濟市場化更大規模的進程,以及中國入世、亞洲金融危機和國內金融改革、9.11事件、台海危機……等許多重大事件,並針對其間許多熱點和難點問題組織了相關專題的研究和評論,請國內外最有實力的經濟學家和其他領域的專家進行分析和點評。
這十幾年來,由《國際經濟評論》組織和刊發的許多文章對國內重大經濟決策和學界結合理論與實踐、提升學術水準已經發生了重要的影響。《國際經濟評論》目前已形成了一批相當固定的一流作者隊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風格和評論眼光。
在國內外眾多一流經濟學家和國際問題專家的支持下,《國際經濟評論》已在國內外政、經、研、學各界產生積極反響,每期轉載率最高至三分之二。作為海內外有相當影響力的評論性刊物。被國際著名刊物<外交政策>(美)稱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的代表刊物;被國務院研究室等國家決策部門列為經濟決策參考讀物;是國內所有重點大學在經濟,國際關係和社會科學學科的核心期刊。
評論界認為,它的主要特點是對與中國相關的國際經濟現象進行深入,系統且細緻入微的分析。透過《國際經濟評論》,讀者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到中國優秀學者和專家對重大國際經濟問題的基本看法。
當然,《國際經濟評論》的成功說到底還是因為她的內容廣博而精深。她團結了一批學術界的精英作為自己的作者。翻開《國際經濟評論》,你就會發現她的作者幾乎都是國內一流的經濟學家和國際問題研究專家,也有海外的華人學者和外國著名經濟學家。不妨隨手給您開列一個作者名單:研究中國經濟的有吳敬璉、郭樹清、樊綱、茅于軾、易綱、周其仁、胡鞍鋼等,研究世界經濟的有王洛林、裘元倫、余永定、胡祖六、張宇燕、謝多、賀力平、李向陽、何帆等,研究國際政治的有王緝思、王逸舟、閻學通、時殷弘等。你可以在許多雜誌上看見他們的名字,但你卻不能在任何一本其它的雜誌上看到他們的名字全在一起。這麼多的高手都跑到一個「討論組」來了,他們的「主題」是什麼呢?
這份刊物就是要打通國際問題研究和中國問題研究之間的隔閡,讓研究國際問題的學者更好地了解中國,讓關心中國問題的人們也關注世界。作為一份評論性刊物,《國際經濟評論》追求的風格是:現實升華、理論還鄉,用深刻明白的理論把握時代命題、反思熱點問題、回顧歷史經驗、展望未來趨勢。
《國際經濟評論》的選題緊扣焦點和熱點問題,具有雄厚的學術底蘊,它的文章大都對問題有廣闊的背景介紹、深入的理論分析和獨特的視角觀察。比如,泰國金融危機發生之後,余永定等三位專家在刊物上發表的研究報告,被專家們認為是中國學者對泰國金融危機做出最早而又最深入的分析之一。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國際經濟評論》敢于堅持中國學者自己的立場和觀點。
1996年,誕生不足1年的《國際經濟評論》挑戰已有150年歷史的英國《經濟學家》,針對近年來在英國《經濟學家》上出現的一些反華言論和醜化中國的報道,《國際經濟評論》在1996年9-10月號發表了中國經濟學家題為《我們自己眼中的中國》的尖銳批評。這組文章在國內和海外引起巨大反響,《經濟學家》香港分社的主編也特意趕來與中國學者座談,《國際經濟評論》以《我們與英國<經濟學家>的對話和分歧》為題再次做了報道。國內外數十家報刊電台等媒體對這些活動做了轉載和報道。香港、台灣、東南亞地區及美國的報刊和電台報道之後,當地華人高度稱讚《國際經濟評論》所做的這些工作。
雜誌社投稿信息
1、文稿整體要求論題新奇,文章主題和內容須合適黨的三個代表的精神即線路、方針、政策要求;合適國家法令、律例的要求.看法獨到,論證周密,說話流利,標點合適規範,篇幅2000-6000字之內為好。少數論題容量大、材料豐碩、條理複雜的文稿以8000字為限。
2、依照國家新聞出書署公布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的要求,請同時供給以下相關信息:①姓名,性別,誕生年月,平易近族,籍貫;②工作單元(含二級單元)及具體通信地址(含郵政編碼):③學位,職稱,首要研究標的目標;④文章內容摘要(100-200字),關頭詞(3-8個)以及文章落款(含副題目)英語譯文。
3、文稿引文務須切確,採取依次編碼制,在引文處按論文中援用文獻顯現的前後阿拉伯數字[2]延續編碼,序號外加方括號。一種文獻在統一文中被頻頻援用者,用統一序號標示,須剖明引文具體出處的,可在序號後加圓括號註明頁碼。參考文獻的著錄項目要齊全,依次要規範。
4、來稿文責自豪,一周內快速回覆是不是採取。編輯有權作內容條理、說話文字和編輯規範方面的刪改。如不合意刪改,請在投稿時出格聲名。作者自留草稿。
國際經濟
對中國經濟影響
隨着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繫愈加緊密,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影響到中國國內經濟的多個方面。世界經濟環境的變化,對中國宏觀經濟的穩定與發展,增加了不確定性,使政府的宏觀調控也增加了新的困難。世界經濟環境變化對於中國經濟的影響,應該說是多方面的,有直接影響,也有間接影響。有的影響已經顯露,並且還會繼續顯露。比如像原油、穀物、石油、食用植物油、礦產品等初級產品價格持續上漲,明顯的加大了國內控制通貨膨脹壓力和威脅,也增加了控制通貨膨脹的難度。有些因素在短期內,還沒有構成直接和實質性的威脅。比如美國經濟減速,雖然減少了外部需求,也使得中國的出口增速和去年同期相比,出現了比較大的回落。但是,這些因素在短期內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國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向過熱的調控目標沒有大的衝突。
中國可應對
對於國際市場的變化,中國需要有積極的應對之策。可實行的對策:
從宏觀政策上要處理好三個方面的關係:一個是控制通貨膨脹和保持經濟勢頭增長之間的關係;二是擴大內需與保持外需的合理增長之間的關係;三是保持實體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與虛擬經濟的健康穩定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要把抑制物價的過快上漲作為首要目標,並且在控制通脹與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當中求得平衡。短期政策來看,第一個方面就是要繼續堅持穩健的財政政策和從緊的貨幣政策,加強流動性管理,保持貨幣和信貸的合理增長。第二個方面就是要調整理順務工和務農收入的比價關係,加大對農業的補貼力度,防止務工收入的過快上漲,導致價格與工資的螺旋式上升,降低勞動力成本所推動的通脹壓力。第三方面是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增加農產品的進口,嚴格控制農產品出口,建立健全農產品運輸的綠色通道,降低流通成本,增加農產品的供給。第四方面是積極開展多邊貿易,進一步開拓新興市場,優化貿易結構,提高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保持出口的較快增長和進出口的基本平衡。第五方面就是着力穩定股市和樓市,促進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從長期政策來看,主要就是要深化改革、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着力自主創新,提高國家和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當前形勢
經濟全球化經過調整後,以空前的速度和規模持續深入發展,全球經濟依存性不斷上升。全球資本與生產技術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帶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重大而深刻的變化。2004年以來,國際經濟形勢呈現以下七個特點。
視頻
國際經濟評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國際標準刊號(ISSN)?有什麼用途?國際刊號ISSN該如何申請?,搜狐,2019-08-04
- ↑ 阿拉伯數字是怎麼來的,又有怎樣的講究,你知道嗎? ,搜狐,2017-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