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原圖鏈接來自 專業圈 的圖片

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簡介若爾蓋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四川省西北部。距若爾蓋縣城5km,距四川省會成都市596km。重點保護對象是黑頸鶴及高原濕地生態系統。若爾蓋保護區是我國第一大高原沼澤濕地,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高原泥炭沼澤[1],同時也是青藏高原高寒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符合《濕地公約》國際重要濕地指定標準的 1、2、3、4、6、7。1994年建立若爾蓋縣轄自然保護區,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更名為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8年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目錄

地理環境

位置

該保護區地理坐標為東經102°29′~102°59′,北緯33°25′~34°00′,屬綜合性濕地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四周界限是:北面至唐克~紅星公路,南面抵唐克~若爾蓋縣城公路,東面至若爾蓋縣城~迭部213國道,西面抵徹尼亞河、黑河、唐克~紅星213國道。

氣候

該保護區地域屬高原寒溫帶濕潤氣候,春季氣溫回升緩慢,倒春寒頻繁,解凍期長;秋季雨熱同期,氣溫較高,降雨集中。冬季寒冷乾燥多風、日照強,降雪少,晝夜溫差大。5~10月溫暖濕潤,多雷雨、冰雹。年平均氣溫0.7℃,最熱月(7 月)平均氣溫10.7℃,最冷月(1 月)平均氣溫-10.7℃,氣溫年較差為21.4℃,歷年極端最高溫24.6℃,極端最低溫-33.7℃,5℃的積溫為1014.6℃,10℃的積溫為311.8℃;年降水量為 493.6~836.7毫米,相對濕度78%;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度大,年大風日數多達70天,最大風速40米/秒。災害性天氣主要有乾旱,冰雹和大風。

地貌

若爾蓋保護區為高原淺丘沼澤地貌。區內丘陵斷續分布,丘頂渾圓,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100米;丘間開闊,地勢平坦,開闊度2公里以上,一般5~6公里,最寬達20公里以上。丘間溝壑縱橫,蜿蜒迂迴,流水不暢,形成大面積的沼澤地和眾多的牛軛湖。保護區內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出露地層主要是三迭系板岩、頁岩、千枚岩及第四紀沉積物,成土母質主要有湖相沉積母質、沖積母質、洪積母質、坡積母質、殘積母質。這些母岩、母質在氣候生物、地形和時間等成土因素的作用下,發育成沼澤土、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沖積土、風沙土等。

保護目標

主要保護對象是黑頸鶴白鸛等珍稀野生動物及高原沼澤濕地生態系統[2]

植物

若爾蓋濕地植被的主要類型是由嵩草屬諸種形成的草甸或沼澤草甸,共有9種植物群落:蘆葦—水甜茅群落、肥壯苔草群落、毛果苔草—睡菜群落、毛果苔草—狸藻群落、木里苔草—狸藻群落、木里苔草—條葉垂頭菊群落、烏拉苔草—眼子菜群落、龍鬚眼子菜群落和藏嵩草—驢蹄草群落。若爾蓋濕地共有植物197種 (包括變種、 變型和亞種) ,分別隸屬於35科109屬。其中,傘形科小芹屬的紫莖小芹和玄參科細穗玄參屬的細穗玄參兩種是中國特有種。區內共有高等植物196種,隸屬108屬,34科。其中:苔蘚植物1科1屬1種,蕨類植物1科1屬1種,被子植物32科106屬194種。此外,還有藻類植物1科1屬1種。區內植物中,傘形科小芹屬的紫莖小芹和玄參科細穗玄參是中國特有種,也是橫斷山區的特有種。細穗玄參和掌葉大黃是瀕危種。

動物

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白鸛、黑鸛、金雕、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胡兀鷲7種。二級保護動物有大天鵝、小天鵝、灰鶴、草原雕、高山兀鷲、獵隼、藍馬雞、雕鴞等16種,四川重點保護動物有6種,屬國家二級保護野生獸類有水獺、荒漠貓等7種。

視頻

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相關視頻

若爾蓋濕地介紹
四川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