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哪吒(漢語拼音: nézhā [1],注音:ㄋㄜˊ ㄓㄚˋ,又音ㄋㄨㄛˊ ㄓㄚˋ[2]),亦作那吒,為中國神話、印度神話人物,考據係源於佛教護法神,融入中國文化,而後也興盛於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在佛教傳說中,哪吒是一名青少年天神(原型可能是古波斯的神靈),法力高強,擁護佛法,是毘沙門天王的後裔,也是釋迦佛的弟子,稱哪吒太子、那拏天等。
目錄
形象來源
哪吒源於印度佛教 《三教搜神大全》卷七寫道:「哪吒本事玉皇駕下大羅仙。……玉帝封三十六員第一總領使天帥之領袖,永鎮天門也。」《封神演義》中也將哪吒描述為玄門弟子,如此看來哪吒應該是道教神靈。然而事實上哪吒源於印度佛教。
哪吒梵文全稱為Nalakuvara或Nalakubala,最早記載哪吒的文獻是《佛所行贊》]],此書系古印度馬鳴所著,北涼曇無讖翻譯,其中將哪吒稱作「那羅鳩婆」。根據《大正新修大藏經》統計出來的漢語音譯共有九種,分別是:那羅鳩婆、那吒鳩伐羅、那吒矩韈(wā)囉、那吒鳩缽羅、那吒俱缽羅、哪吒具缽羅、那吒俱伐羅、那拏(ná)、那吒,前七種是從梵語中全譯過來的,後兩種是只取前兩個音簡譯過來的。宋代以後禪宗文獻均作「那吒」,而明清戲曲小說則用「哪吒」。 [3]
哪吒的家世
根據《佛所行贊》記載,哪吒是毗沙門天王的兒子(一說為孫子),「今王生太子,設眾具亦然毗沙門天王,生那羅鳩婆(即哪吒)。」《毗沙門天王儀軌》 云:「天王第三子哪吒太子,捧塔常隨天王。」
毗沙門天王,即[[北方[]][多聞天王]],他和東方的持國天王、西方的增長天王,南方的廣目天王,並稱為「四大天王」,是佛教的重要護法神。四大天王最早可以追溯到印度教中,其中毗沙門天王叫做具比羅,他除了是北俱蘆洲的守護神,還是財神。根據《羅摩衍那》記載,具比羅本是羅剎國國王之弟,後來被梵天封為財神,夜叉(又譯作「藥叉」)是他的隨從。大概就是這一重關係,所以哪吒有時候也被說成是藥叉,如:《不空羂索神變真言經》 云:「那吒鳩缽羅藥叉大將」。[3]
參考資料
- ↑ 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年、1991年: 第三卷348頁. ISBN 7543200031.
- ↑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16-02-24].
- ↑ 3.0 3.1 哪吒明明是多聞天王的兒子,為何最後隨了李靖?哪吒秘史 . 每日頭條. [2019-2-25]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