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蝠鱝
印度蝠鱝 |
---|
學名 Mobula thurstoni 命名者 Lloyd, 1908 英文名 Smoothtail mobula 別名 無刺蝠魟、飛魴仔、鷹魴 觀賞魚/食用魚 否/否 最大體長 220 cm |
分類 |
綱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目 燕魟 Myliobatiformes 科 蝠鱝 Mobulidae 屬 蝠鱝 Mobula |
印度蝠鱝,以前所記載之無刺蝠鱝(Mobula diabolus)或姬蝠魟(Mobula mobular )為本種之誤鑑。
體盤寬,形狀呈菱形,體盤寬為體盤長1.8-2.2倍,頭寬且體盤前部邊緣有輕微凹陷,頭部兩邊有像鰭狀肢的肉質的突出物或頭部的鰭。眼睛及出水孔位於頭側邊超過頭鰭的地方,出水孔小,大小與瞳孔相當,嘴巴在兩頭鰭之間,位於頭部之腹測。牙齒小且多列。
背鰭位於尾巴的基部腹鰭前端,不超過體盤後緣。尾巴纖細如鞭,上無刺分布,較體盤長短,皮膚平滑。(陳柔蓉、林沛立2015/06編寫)[1]
目錄
棲地環境及深度
發生在沿海和海洋水域,但在沿海地區更為常見(參考文獻9256)。
棲於底中水層,食底棲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和魚類。
分佈
可能是環向性的,但分佈在分散的地方。東大西洋:在塞內加爾和科特迪瓦附近。印度洋:在南非,孟加拉灣和印度尼西亞附近(參考文獻9911)。西太平洋:泰國灣(Ref。9911)和澳大利亞東北部(Ref。6871)。東太平洋:美國南部加州至哥斯達黎加(Ref。2850),包括特萬特佩克灣(Ref。9911)。來自智利的報導(編號9068)。可能 Mobula eregoodoo(Cantor,1849)(Ref.35766)。臺灣分布於東部、西部、南部、綠島。[2]
繁殖
表現出卵胎(胎盤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黃為食,然後通過特殊結構間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質的子宮液,從而從母親那裡獲得更多營養(參考文獻50449)。每個妊娠期有一個大後代。出生時身高65-85厘米(Ref.6871)。[3]
保育
近危(NT) ;評估日期: 2016年2月23日
參考文獻
- ↑ 印度蝠鱝,fishdb.sinica.edu.tw
- ↑ Mobula thurstoni,fishbase.in
- ↑ Mobula thurstoni,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