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埃洛拉石窟群
印度埃洛拉石窟群位於印度西部馬哈拉施特拉邦的重鎮奧蘭加巴德西北約25至30公里處,境內有34座的石窟,其中佛教石窟12座,印度教石窟17座,耆那教石窟5座,全長約2公里。1983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描述:埃洛拉石窟群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Maharashtra),離奧蘭加巴德不遠。高高的陡峭玄武岩壁上,34座洞穴廟宇被開鑿出來,一座挨一座,延伸2000多米。這些保存完好、排列有序的遺蹟可追溯到公元600年至1000年,它們生動完好地再現了古印度文明。埃洛拉石窟群不僅藝術造型獨特,技術水準高超,而且作為佛教、婆羅門教和耆那教的聖殿,它們是古代印度容忍、寬恕特性的精神體現。
埃洛拉石窟群是世界寺廟石雕建築的典範,由十四個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均雕刻在玄武岩山壁上,它們既顯示出了精美的寺廟外觀又表現出精巧的寺廟內部結構,不愧為最好的寺廟石雕傑作之一。這些寺廟建築代表了從公元三百五十年至公元七百年之間三百五十年的宗教信仰發展歷史,最顯著的是印度教、佛教和伊斯蘭教文化。埃洛拉石窟南部的十二個石窟表現出的是佛教文化,中間的十七個石窟反映出的是印度教文化,剩餘的北部五個石窟反映的則是伊斯蘭教文化。其中南部的佛教石窟雕刻藝術闡述的是高尚的、文明的、尊貴的佛教文化內涵;第六號和第十號石窟塑像共同反映的是佛教和印度教文化中印度工匠保護神維希克諾丹的故事,所描繪的是載歌載舞的侏儒歡慶的盛大嬉戲場面。十六號的克拉斯石窟可稱得上是一個建築奇蹟:整個結構簡直令人難以置信,不但整體是雕刻在一個巨型獨石上,而且還有一個令人驚詫的事實是:雕刻師和建築師們均以屋頂為基準從上往下開始雕刻和建造的。
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藝術的傑作
埃洛拉石窟群建於公元4世紀中葉至11世紀,共34座石窟,坐東面西,白南至北綿亘1500米,逶迤散落在薩雅迪利山的斜坡之上,是古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藝術的傑作。
佛教石窟:埃洛拉的佛教石窟共12座,編號第1至12窟。裡面有寺院、佛像、講經堂等,主要的雕像是釋迦牟尼像。形式上創作沿襲阿旃陀的支提窟和毗訶羅窟,屬於修行僧人的房舍。第10窟是支提窟(也就是佛殿)維什瓦卡爾馬窟外觀近似僧院窟,兩壁雕出的石柱高約4米,柱頂橫樑上刻有合土作施禮狀那持花信女的雕像。窟內的舍利塔高約8米,直徑約4米,四周遍雕面相莊重、腳踏蓮花的佛像。正面約5米高的佛龕內有3米多高的佛陀坐像,兩旁為恃蓮花菩薩和密跡金剛菩薩侍平。
目錄
印度教石窟
埃洛拉的印度教石窟共有17座,編號為第13至29窟。其中主要的開鑿於公元7世紀至9世紀。印度教中有許許多多的神,這裡的神像也就五花八門,但最多的要數大神濕婆和毗濕奴的神像,第14窟稱羅婆那伽凱。第15窟稱德斯阿瓦特拉窟。第16窟凱拉薩神廟,石窟高達33米,長50米,建於公元8世紀晚期,是埃洛拉石窟中最重要的一處,人稱"羔拉什廟",代表印度岩鑿神廟的顛峰之作,堪稱世界建築藝術史上的一處豐碑。凱拉薩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一座神山,傳說是濕婆隱居的地方。這座雄偉奇妙的建築始違於8世紀,它不是鑿成的洞窟,而是把一座山鑿成了一座廟宇,沒有加其他任何建築材料,前後耗時一百多年,規模之宏大、建築之精美居埃洛拉群窟之首。凱拉薩神廟相傳是古印度拉什特拉庫塔國王克利希那一世為紀念戰爭勝利,命令須彌山敕建了這座祀奉濕婆的神廟,以七千多名勞力,前後共費時150年,整個工程以鏤空整塊山岩鑿成,修造過程中移走240萬噸岩石。神廟的裝飾雕刻鬼斧神工、壯麗豪華,代表作有《羅婆那搖撼凱拉薩山》、《闍陀優奮戰羅婆那》、《舞蹈的濕婆》等。蓋拉什廟分為三部分,大門、難提殿和主殿,其間又有天橋連接。大門人口兩側有巨大石像雄視四方,入門之後,便是難提殿。難提殿並不大,有8平方米大小,共分兩層,殿前是雄健的神牛石雕難提,這是濕婆神的胯下坐騎,兩側有方形旗杆迎風而立。難提殿之後便是主殿,主殿長50米、寬33米、高30米,氣勢恢弘,壯麗不凡。蓋垃什廟不但以雄偉著稱,而且整體勻稱的恰到好處,特別是那些呼之欲出的浮雕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千多年以前的傑作。
耆那教石窟
埃洛拉的耆那教石窟共有5座,編號第30至34窟,建於9世紀至13世紀。耆那教石窟內多為裸體立像,兩腿兩臂纏阿着擎藤植物,長髮披肩,象徵耆那教苦行不渝、返樸歸直之意。三種宗教在這裡異彩同放,埃恪拉石簡是香火不斷的聖地,儘管它的歷史沒有阿旃陀石窟那麼悠久,但其壁畫和雕刻同樣價值奇高,是印度古代藝術的又一字庫,形式上仿印度教石窟,但規模不如其宏偉壯麗。第30窟稱秋達凱拉薩,是仿製第16窟凱拉薩神廟的作品,從天然岩石中鑿出佛像作品,但規模小,雕刻缺乏前期的活力。第32窟稱因陀羅瑟帕,建築雕刻最為精美華麗,在雙層列柱大殿的壁龕中,雕刻有一尊高達17米的尼犍子石雕像,尼犍子即是耆那教創教始祖筏馱摩那大雄的石雕,坐於蓮花台,蓮花台下有金剛座,為印度耆那教第22代祖阿利濕塔米內的作品。另外兩位大教長——巴濕伐那陀和戈摩達希瓦爾的雕像是裸體像,腿臂上纏繞着藤蔓,長髮披肩,象徵著耆那教苦行不渝的精神。
深遠的文化影響
埃洛拉石窟群南部的德諾爾石窟集中反映的是上帝的故事,其建築風格類似於埃勒芬特寺廟石雕[1]。北部的石窟離克拉斯寺廟僅一英里之遙,其中的三十二號石窟雕刻[2]有一個完整的、精巧的祭祀神靈的聖堂,在聖堂的頂部點綴有美麗的石刻花朵圖案並雕刻着一幅亞克斯馴服雄師,騎在雄師背上在芒果樹下嬉戲的圖案,而與此輕鬆的場景相反的是在三十二號和三十四號石窟主要展現的是嚴肅的、莊重的帕若斯那特的塑像,其餘的北部石窟則表現的是特若特哈巴諾斯嬉戲的場面。總之,這些石雕寺廟永遠值得人們留念因為他們對有印度文化遺產有着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
參考文獻
- ↑ 石雕 ,搜狐,2021-03-07
- ↑ 雕刻時光:中國皮影雕刻的造型流派 ,搜狐,20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