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臼炮
卡爾臼炮(德語:Karl 600mm selbstfahrender Mörser),又名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卡爾重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出名的德國重型臼炮。其600毫米的巨大口徑和短身管豬鼻式炮管成為其典型特徵,卡爾臼炮是戰爭歷史上所建造的最大口徑的重型臼炮。它不是重型坦克卻賽過重型坦克,被人稱為「超級戰車」、「超級巨炮」。研發目的最初是為了能攻陷歐洲各國如馬奇諾防線一類堅固的要塞工事。[1]
目錄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 卡爾臼炮 | |
外文名稱 | Karl 600mm selbstfahrender Mörser(德語) | |
研製時間 | 1935年 | |
定型時間 | 1940年 | |
服役時間 | 1940年 | |
別 名 | 卡爾重炮、卡爾重型迫擊炮、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 |
發展沿革
研發背景
1934年希特勒上台伊始,便積極擴軍備戰,為發動侵略戰爭做準備。為了能攻陷馬奇諾防線一類堅固設防工事,希特勒對一些重型兵器青睞有加,重型迫擊炮便是其中的秘密武器之一。
為了對付法國建造的「馬奇諾防線」,德國萊茵金屬公司從1935年起就投入到了新型臼炮的研製中,次年3月又提交了一份可行性建議書。預想方案中最誇張的部分就是這種800毫米火炮發射的炮彈居然重達4噸。這麼中的炮彈當然被軍方否定,後者要求重型臼炮最大射程達3千米,火炮進入陣地的時間要小於6小時,而且要裝在自行履帶的底盤上。不久,軍方和萊茵金屬公司簽訂了研製合同。1936年1月,萊茵金屬公司拿出了最初的方案,火炮的口徑改為600毫米,迫擊炮彈為前裝式,射擊前還要放下駐鋤,整個射擊準備時間要1.5小時。1938年8月,軍方批准了經過改進的第4種設計方案,決定先試製1輛,再加上6輛生產型車。由於在研製的過程中,德國炮兵的卡爾·貝克將軍竭力促成此事,這項計劃被命名為「卡爾設備」。建成後的600毫米自行迫擊炮也被稱為「卡爾」自行迫擊炮。研製的項目編號為040裝置。[2]
研製過程
重型臼炮的生產計劃於1937年6月上馬,由當時德國著名的彈道工程師卡爾·貝克將軍負責這一項目,因此該炮即以卡爾·貝克將軍的名字來命名,被稱為「卡爾臼炮」。卡爾將軍的工作顯示出了德國特有的高效率,如此複雜的超重型火炮,他只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設計,此次設計的卡爾火炮為8.44倍口徑600毫米,工程代號「040設備」。值得一提的是卡爾火炮在最初的設計中設計者留下了改進餘地,因此在1941年重新討論火炮口徑和射程的時候,為增加火炮射程,由為其設計了11.5倍口徑540毫米的炮管,兩種炮管可以根據不同任務的需求相互替換使用,在使用540毫米長炮管時可以大大增加火炮的射程,540毫米炮管的設計代號為「041設備」。裝備600毫米短炮管的卡爾臼炮最大射程為6.8公里,而裝備540毫米長炮管的卡爾臼炮就能達到10公里的最大射程。
由於卡爾·貝克將軍對卡爾重炮寄予厚望,他認為在戰爭中集中使用這種大口徑火炮將會無堅不摧,因此在他的堅持下,德軍打破了先預產再量產的常規,從1940年秋天到1941年8月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共生產了6門該型火炮,有趣的是,崇尚高貴德國人還給這六門火炮分別取了一個神話的名字,分別是一號「亞當」、二號「夏娃」、三號「索爾」、四號「奧丁」、五號「洛奇」和六號「提爾」。因為卡爾臼炮發射的炮彈體積巨大,普通的彈藥運輸車根本無法作為其配套的彈藥保障車,為了卡爾火炮不在戰場上「斷糧」,萊茵金屬公司專門用四號坦克的底盤為其開發了一種專用的彈藥補給車,這種補給車上安裝了機械吊臂和特殊加固的炮彈運輸夾,可以在戰場上及時地為這個怪獸級火炮補充彈藥,但即便這是這種專為卡爾臼炮設計的彈藥輸送車也只能同時攜帶四發炮彈,可見卡爾臼炮的炮彈巨大到了什麼程度。[3]
初展身手
卡爾臼炮是德國專門為法國的馬奇諾防線量身定製的「拆樓神器」,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馬奇諾防線並沒有挨上一炮卡爾臼炮發射的炮彈,這主要是因為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從阿登山區繞過了馬奇諾防線閃擊法國並迅速逼迫法國投降了,倒是東線戰場給了卡爾臼炮一試身手的機會。1941年「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以後,德國軍隊開始全面入侵蘇聯,蘇聯軍隊雖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但布列斯特要塞的蘇聯守軍還是依託堅固的要塞和堡壘做出了頑強的抵抗,久攻不克的德軍終於找到了一個讓卡爾臼炮一展身手的好地方,6月27日,德軍用調來540毫米和600毫米口徑的卡爾臼炮分別把中1.7噸和2.5噸的巨大炮彈傾瀉在了布列斯特要塞的頭上,對蘇軍的防禦工事造成了及其嚴重的破壞,為德軍成功攻克該要塞起到了重要作用。
塞瓦斯托波爾戰役
在布列斯特要塞嘗到甜頭以後,德軍對卡爾臼炮的攻堅能力十分讚賞,但二戰的大規模機械化運動戰爭使得攻擊堅固要塞和堡壘的戰鬥極少發生,要給卡爾臼炮找個用武之地還真是不容易,但蘇聯人又給德國人提供了一個讓卡爾臼炮一展身手的戰場——塞瓦斯托波爾。二戰爆發時的塞瓦斯托波爾已經成為了一座幾乎不可攻破的堅固堡壘。在著名的「30號」炮台上,四門305毫米艦炮組成了兩個雙聯裝炮塔,炮塔外附有406毫米的裝甲,炮塔以下永備工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達四米,而且這樣喪心病狂的炮台在塞瓦斯托波爾可不止這一座,還有一座同樣活力配備的炮台,被稱為「35號」炮台。以這兩座炮炮台為依託,兩萬餘蘇聯守軍憑藉150餘門火炮和大量的立體防禦工事給進犯的德軍造成了及其嚴重的殺傷,尤其是坦克裝甲車輛等技術裝備的損失更為嚴重。
巨大的損失使得德軍統帥曼施坦因不得不下令暫停進攻。直到1942年6月,塞瓦斯托波爾的德軍終於盼來了600毫米的卡爾臼炮和800毫米的古斯塔夫列車炮。德軍運用這兩個大殺器以重炮灌頂的方式最終摧毀了作為蘇軍防禦核心的兩座由305毫米艦炮組成的炮台。作戰中,古斯塔夫巨炮發射的炮彈由於精度問題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反倒是卡爾臼炮在6月6日的作戰中用一發重達2噸的混凝土穿甲彈擊中了「30號」炮台的2號炮塔,使該炮塔由於裝甲變形而無法轉動,喪失了作戰能力。正是在卡爾臼炮這類超級重炮的轟擊下,蘇軍的火力優勢逐漸喪失,最終導致了塞瓦斯托波爾的失守,而曼施坦因也在卡爾臼炮的幫助下獲得了「塞瓦斯托波爾征服者」的命號。[4]
華沙起義
隨着德國在戰場上轉為守勢,卡爾臼炮這種專為攻堅而生的巨炮的用武之地也越來越少了。1944年8月1日,華沙爆發了法抗德國占領的大起義。此次起義聲勢浩大,起義軍在幾天之內就占領了大片重要市區,使得德國占領軍不得不調派重兵前去鎮壓,而這些前去鎮壓的軍隊中就包括了裝備了卡爾臼炮的第628和第428重炮兵連。結果起義很快就在訓練有素的德軍和重炮的狂轟下瓦解了,此次鎮壓造成了18000餘名波蘭起義軍和超過250000平民的死亡,德國方面也付出了17000餘人死亡,9000餘人受傷的慘重代價。德國占領軍在給總部的報告中稱,攻擊「非常成功」。華沙軍民在堅持63天的戰鬥中傷亡慘重。「卡爾」巨炮扮演了屠殺華沙軍民的極不光彩的角色。
戰爭後期
隨着德軍在戰場上的潰敗,卡爾臼炮的最後時光也隨之到來。1945年4月,裝備卡爾臼炮的第428重炮兵連在柏林城外參與了抵禦蘇軍進攻的作戰。儘管卡爾臼炮的威力巨大,但是在蘇聯紅軍的鋼鐵洪流面前卻顯得蒼白無力。隨着德國被全部占領,卡爾大炮也成為了蘇軍和美軍的戰利品。美軍俘獲了2號車和5號車,其中2號車被送到了阿伯丁,但在隨後的一次裝備報廢的行動中被拆解。而另外四輛卡爾臼炮均被蘇軍俘獲,其中僅1號車「亞當」至今仍保存完好,現存於俄羅斯庫賓卡博物館內。[5]
結構性能
卡爾臼炮總重124噸,可藉由自身履帶進行短距離移動以進行炮位與射角迴旋調整(迴旋角僅有左右各2.5度),由於馬力不是這座炮的最大考量,因此車體僅能達到每小時10公里的速度,在極大的燃油消耗之後;如果這座火炮必須由甲地移動到乙地仍然必須依賴火車運輸;卡爾臼炮唯一的優勢就是運輸時不需要先進行分解,於目的地時再行組裝,然而必須借重兩座龐大的轉向架將全車放到板車上。一共需要19個人(一個卡爾重炮班,含一個指揮員)來操作卡爾臼炮,裝彈前要先將炮管放平進行填裝;炮管最大仰角為70°,左右迴旋角各2.5°。這不代表卡爾臼炮是精準度高的火炮,而是利用威力來補償精準度。為了不要受到火炮反衝力量而頻繁地進行炮位調整,卡爾臼炮得利用液壓懸吊降低車身到貼地的程度以增加穩定性。[6]
總體布置為,車體由前至後分為三個部分,前部為駕駛室及發動機和變速箱,駕駛室在車體前部左側,駕駛員後部設副駕駛員席,中部為炮身支架和火炮,後郵為發電機、燃油箱、火炮操縱裝置。火炮炮管向後呈「倒坐觀音」狀。車體的最後設2個登車梯,說明上下車的乘員還是比較多的。車體的裝甲厚度不詳,估計在10毫米上下,可防輕武器的攻擊。
無疑,火炮和炮彈,是「卡爾」600自行迫擊炮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和威力所在。040裝置的火炮為口徑600毫米的追擊炮(臼炮),身管長為8.44倍口徑,為5.064米,彈丸為後裝式。041裝置的火炮口徑為540毫米,不過它的身管長為11.5倍口徑,達6.21米。也就是說,後者雖然口徑略小,但由於身管加長,其射程也比前者要遠些。600毫米追擊炮的高低射界為0 - 70度,一般常在55 - 70度範圍內射擊。火炮方向射界只有左右各4度。也就是說,超過這個範圍,就只能靠轉動車體來實現瞄準了。火炮本身的重量高60噸以上,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火炮的俯仰竟然靠手動來實現。不過,想一想阿基米德的那句名言:「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槓桿,我可以撬動地球」,那麼,只要有足夠的傳動比,使火炮俯仰也是可以實現的。這樣一來,將火炮升到最大仰角,起碼需要4~6分鐘的時間。其規定射速為6發/小時,即每10分鐘發射1發炮彈。除了搖炮費勁之外,裝炮彈也挺費勁,要用吊車將2噸重的炮彈頭吊到炮尾的彈槽內,再用專門的推彈杆推彈入膛,然後再將發射藥推入炮膛。
由於口徑巨大,其炮彈的個頭和重量也十分了得。600毫米炮最初用的彈丸為混凝土貫穿彈,彈頭長2.51米,重為2.17噸,內裝270千克炸藥。採用1裝藥時,射程為2,840米;採用4裝藥時,初速為220米/秒,射程達4,320米。到了1942年,為了增大射程,又研製出輕型混凝土貫穿彈,彈頭重1,700千克,內裝炸藥220千克,採用9裝藥時,最大射程可達到6,640米。發射600毫米混凝土貫穿彈時,可以貫穿2.5米厚的強化混凝土工事,然後爆炸,其威力之大可見一斑。041裝置的火炮口徑改為540毫米,目的是為了增大迫擊炮彈的射程,主要措施是增大身管長度並改進了彈藥。儘管火炮的口徑減小,但由於身管加長,整個火炮重量還是增加了2.35噸,包括藥室的火炮長度為7,108毫米,發射6裝藥時的初速達到378米/秒,發射6裝藥時的最大射程達10,060米。發射混凝土貫穿彈(彈丸重1.58噸)時,可以貫穿3~3.5米的強化混凝土工事,其威力比600毫米炮有新的提高。[7]
行動部分也有兩種結構,但都採用主動輪在前和誘導輪在後的布置方式。1號車和2號車的行動裝置為每側8個負重輪和8個托帶輪,並有輪軸架,主動輪的輪齒為17齒;3號車以後,每側有11個負重輪和6個托帶輪,主動輪的輪齒為12齒。懸掛裝置為扭杆彈簧式懸掛裝置。履帶為鋼質履帶,寬500毫米,履帶板節距170毫米,履帶接地長7米,每側有133塊履帶板。3號車以後,履帶板節距增大為250毫米,每側履帶板的數量減為94塊。由於戰鬥全重極大,加上單位壓力很高,在困難路面上根本無法行駛,機動性很差。不過,它畢竟是一種自行車輛,能以自行的方式轉移火炮發射陣地,這一點比起列車炮受鐵路的限制要強得多。長距離機動時,要用專門設計的鐵路運輸車,「兩個架一個」來吊裝運輸,真夠羅嗦的。有時要把「卡爾」600大卸4塊,分頭運輸,同樣是很麻煩的。[8]
裝備諸元
基本參數
重量 | 124噸 |
口徑 | 600mm、540mm |
操作組 | 19 人(包含一個指揮員) |
炮長 | 11.37m |
炮寬 | 3.16m |
炮高 | 4.78m |
炮管長 | 5m |
行進速度 | 6km/h |
最大行程 | 42 - 60km |
發動機 | 580 hp(馬力)MB503 V形12缸水冷汽油機 |
油箱容量 | 1200L |
火炮俯仰射界 | 0 - 70° |
火炮左右射界 | ±4° |
火炮主要射擊角 | 55 - 70° |
火炮迴轉角 | 2.5° |
火炮射速 | 理論 1發/分鐘[9] |
彈藥諸元
彈藥諸元 | 重磅貫穿彈 | 輕型貫穿彈 | 重磅高爆彈 |
彈重 | 2,180kg(彈頭炸藥348kg) | 1,700kg(彈頭炸藥280kg) | 1,250kg(彈頭炸藥460kg) |
發射初速 | 162m/s | 378m/s | 192m/s |
射程(60°仰角) | 4300m | 6640m | 6500m |
貫穿力(混凝土) | 2.5m厚強化混凝土 | 3.5m厚強化混凝土 | 直徑15m,深5m的彈坑(地面) |
貫穿力(鋼板) | 350mm厚強化鋼板 | 350mm厚強化混凝土 | -[10] |
裝備評價
從卡爾臼炮的設計思路來看,這款武器仍然帶有很濃郁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思維,可以說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落後作戰思想指導下的產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坦克裝甲車輛的大規模運用,陸軍作戰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閃電戰為代表的現代機械化運動作戰方式取代了一戰時期相對靜止的塹壕戰和要塞攻堅戰,這極大限制了卡爾臼炮這種火力與機動性嚴重失衡的武器的作戰效能。雖然在布列斯特和塞瓦斯托波爾的攻堅戰中卡爾臼炮起到了關鍵作用,但這種攻擊堅固要塞堡壘的作戰畢竟不是二戰的主流作戰形式,因此卡爾臼炮戰爭全局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除了這兩點讓他們在前面提到的三次戰役中大顯身手之外,其他並沒有更多的豐功偉業可以提供茶餘飯後的吹牛拌嘴;畢竟它太大太重,以及射擊時的效益並不高,加上它有兩短,射程短以及移動距離短,造成它幾乎離不開鐵路,所以說在部署以及使用卡爾臼炮的考量上,曼施坦因元帥所先想到的是否有鐵路接近塞瓦斯托波爾,其次才是發揮它的威力
但是,從欣賞一件武器的角度來看,卡爾臼炮確實堪稱一件那個時代的軍事工業精品。要想讓一台重達124噸的鋼鐵巨獸以自身動力行駛並能夠把重達兩噸的彈丸拋射到六公里外的地方,這不僅要求具有超高的工業製造水平,更是對製造者的想象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戰爭已經結束七十餘年,硝煙散盡後我們再來欣賞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超級武器時,內心仍然是充滿了震撼感,相比當下那些外形科幻、殺人於無形的各種導彈和無人機,卡爾臼炮這種充滿機械美感的巨大火炮才更能詮釋男人獨有的鋼鐵情懷!
卡爾臼炮不但在真實的歷史中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還成為了日本動漫《少女與戰車》劇場版中的一個重要角色。[11]
視頻
毀樓神器,二戰德軍600毫米卡爾臼炮
參考資料
- ↑ 二戰德國攻城掠地的秘密武器之一: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2017-10-02
- ↑ 二戰納粹殺器:重量達到124噸的「卡爾臼炮」! 2018-03-30 11:03
- ↑ 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
- ↑ 火炮歷史上的絕唱,「拆樓神器」卡爾臼炮,一炮一樓 19-06-09 01:02
- ↑ 卡爾 600MM2010-05-05 12:53:24
- ↑ 卡爾 600MM2010-05-05 12:53:24
- ↑ 為對付馬其諾防線德軍造出的重型武器, 反而讓蘇軍吃盡苦頭 2018-03-15 17:36
- ↑ 二戰德國「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2013-12-02 13:16
- ↑ 二戰德國的「黑科技」:卡爾臼炮 2018-4-21
- ↑ 用來手撕馬奇諾的神器,600㎜口徑的地獄級武器——卡爾臼炮 2019-8-16
- ↑ 火炮歷史上的絕唱——二戰德國「卡爾」臼炮 2016-10-11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