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保羅·奧斯特英語:Paul Auster,1947年2月3日),生於紐澤西州紐華克,美籍猶太人小說家、詩人翻譯家也是電影編劇導演

保羅·奧斯特
Paul Auster
File:Paul Auster BBF 2010 Shankbone.jpg
保羅·奧斯特2010年在布魯克林圖書節
出生 Paul Benjamin Auster
(1947-02-03) 1947年2月3日(77歲)
22x20px 美國紐瓦克 (新澤西州)
筆名

Paul Queen[1]

Paul Benjamin
職業 小說家和詩人
國籍 22x20px 美國
創作時期 1974–現在
體裁 荒誕小說, 犯罪小說, 神秘小說
文學運動 後現代主義
配偶
官方網站
paul-auster.com

奧斯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念英文暨比較文學系,並獲同校碩士學位。年輕時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不斷嘗試各種工作,甚至曾參加舞團的排練,只為了「觀看男男女女在空間中移動讓他充滿了陶醉感」。

他的作品最常討論的主旨人生的無常和無限,被文壇譽為「穿膠鞋的卡夫卡」。被視為是美國當代最富有才華的作家

目錄

成名代表作

紐約三部曲》。

2017年,9月13日憑藉小說《4321》入圍英國布克獎短名單。

家庭

現與同是作家第二任妻子希莉·哈斯特維特居於紐約布魯克林

美國歌手蘇菲·奧斯特是他們的女兒。

2013年,布克國際獎得主莉迪亞·戴維斯奧斯特的前妻。

獲獎

奧斯特早年的創作一直深受一些法國詩人及劇作家的影響,而《紐約三部曲》(The New York Trilogy)則是他重新回美國文學傳統的轉折點。

1990年他獲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所頒發「莫頓·道文·薩伯獎」;

1991年以《機緣樂章》獲國際筆會福克納文學獎提名

1993年以《黑暗中的人》獲法國梅迪西斯外國小說獎。

他的詩作與散文並均獲得「藝術基金」的獎助。

作品除《瓦提哥先生》、《月宮》、《烏有之鄉》《密室中的旅行》等小說外,還包括回憶錄《孤獨及其所創造的》、評論集《饑渴的藝術》及詩集《煙滅》。他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2006年,他被授予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獨立精神獎和那不勒斯獎。

參與電影工作

1990年代起,奧斯特並積極參與電影工作,除為華裔名導演王穎編寫『煙』的劇本(《煙》於一九九五年的柏林影展中贏得銀熊獎特別評審團大獎、國際影評人獎及觀眾票選最佳影片獎),並與王穎合導了《煙》和《面有憂色》(Blue In The Face)。

1998年他更獨立執導《橋上的露露》,他受蜜拉索維諾等演員的稱許。他並且獲選為97年戛納影展的評審委員。目前與妻兒定居於紐約布魯克林區。

2004年保羅奧斯特的新作《神諭之夜》(Oracle Night)在美國出版。 《布魯克林的荒唐事》是保羅·奧斯特最熱情、最有生氣的長篇小說,是一支普通人光榮而神秘生活的讚歌,感人而令人難忘。

作品

小說

電影劇本

散文、評論、自傳

  • 孤獨及其所創造的 The Invention of Solitude (1982)
  • (譯名未定) The Art of Hunger (1992)
  • 紅色筆記本 The Red Notebook (1995) (中文版於2009年出版。ISBN 9787544707213)
  • 失意錄 Hand to Mouth (1997)
  • (譯名未定) Winter Journal (2012)

視頻

保羅·奧斯特 -《4321》 2018年11月07日發布 村上春樹、哈羅德•布魯姆一致讚賞的當代小說大師 沉寂7年,寫就迄今最具雄心的超級長篇。 你是否也曾想象自己另外四分之三的人生? 《4321》,保羅·奧斯特帶你走進四重人生的現代寓言。

參考來源

  1. Hand to Mouth

外部鏈接

Template:Commons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