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伊斯兰国家指以伊斯兰教为国教和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和地区共计57个国家和2个地区(西撒哈拉科索沃)。

伊斯兰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伊斯兰国家

特点:伊斯兰教作为国教或多数居民信奉

包含:共计57个国家和两个地区

道路通行:靠右行驶(巴基斯坦除外)

区域分布:中东、阿拉伯半岛

信仰来源:《古兰经》和圣训

伊斯兰

伊斯兰国家是指国民主要是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的国家。

有些国家实行政教合一政策,但大多被认为是"政教合一"政权(家族式统治是伊斯兰法律所反对的)对伊斯兰法律都只是依据其政治利益选择性地执行,所以伊斯兰法律被局限于民事诉讼上。伊斯兰教国家主要分布在中东、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亚洲的其他一些区域。如伊朗阿富汗也门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印度尼西亚等。这些国家的法律一般都只是参考《古兰经》和圣训而不会全面地执行。

伊斯兰共和国

1、历史

巴基斯坦(当时包括东巴基斯坦,后独立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英帝国独立后,于1956年3月23日颁布宪法,改自治领为共和国,国号"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毛里塔尼亚于1958年11月28日建国号为"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但当时仍未完全独立,是法兰西共同体内的一个"半自治共和国"。

伊朗于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推翻巴列维国王后,同年4月1日成立伊斯兰共和政府,改国号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于2001年倒台后先后成立临时政府和过渡政府,2004年1月26日过渡政府总统卡尔扎伊签署颁布新宪法,定国号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

2、含义

"伊斯兰共和国"一词有多种不同含义,有些含义甚至与其他含义相矛盾。理论上对于很多宗教领袖来说,伊斯兰共和国是一种独特的神权政体,它被西亚和北非的一些穆斯林宗教领袖些所倡导。它被视为纯正伊斯兰政教合一的哈里发国家与民族主义和共和主义世俗政权的妥协产物。在这些宗教领袖的伊斯兰共和国构想中,国家的刑事法典是与沙里亚法相一致的,国家政体不是像如今的许多中东国家那样是君主制,而是共和制。而在其他情况下,伊斯兰共和国只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象征,比如巴基斯坦1956年通过宪法改国号的情况。事实上,很多人认为,伊斯兰共和国是介于完全的世俗政府与完全的神权(正统伊斯兰教)政府之间的中间道路。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伊斯兰共和制可以和半世俗的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相对比,在伊朗,伊斯兰法高于国家的法律,尽管在现实中伊朗的教士统治集团对于两者的态度是含糊的。

巴基斯坦是第一个(1956年)在世俗宪法中写入"伊斯兰共和国"国号的国家。有趣的是,尽管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号在1956年已经制定,但一直到1973年一部更民主却少一点世俗的新宪法颁布才确定伊斯兰教为国教。巴基斯坦只会在其公民的护照和签证上使用"伊斯兰共和国"字样,所有政府公文都只用"巴基斯坦政府"字样。尽管如此,1973年宪法特别提到了"伊斯兰共和国"一词。根据如今的《巴基斯坦宪法》第四章第227款,所有现行法律都必须与《古兰经》和《圣训》中的伊斯兰教训谕保持一致,所有与这些训谕相抵触的法律都不能颁布。

主要组织

伊斯兰会议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Islamic Conference)是由伊斯兰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为联合国常驻机构。该组织由遍及中东、中亚、西非、北非和印度次大陆的57个国家组成(2004年3月止),覆盖的人口约为13亿。

伊斯兰会议组织的秘书处设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吉达市。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各成员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消除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反对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利和重返家园的斗争;支持回教徒保障其尊严、独立和民族权利的斗争。[1]

1、主要机构

伊斯兰会议组织分为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外长会议,常设秘书处是伊斯兰会议组织的主要机构。首脑会议每3年举行一次,是伊斯兰会议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可以随时召开特别首脑会议;外长会议每年在成员国间轮流举行一次。伊斯兰会议组织还设有伊斯兰开发银行、耶路撒冷委员会、阿富汗问题委员会、伊斯兰和平委员会、伊斯兰法庭、伊斯兰发展基金会和伊斯兰经贸常设委员会等机构。

2、历任秘书长

东姑阿都拉曼(1971年-1973年)

侯赛因·阿图哈密(1974年-1975年)

阿马杜·卡里姆·盖伊博士(1975年-1979年)

哈比·查蒂(1979年-1984年)

赛义德·谢里夫·皮扎达(1985年-1988年)

哈米德·阿盖比德博士(1989年-1996年)

阿泽丁·拉腊基博士(1997年-2000年)

Abdelouahed Belkeziz博士(2001年-2004年)

伊赫萨·诺格鲁博士(2005年至今)

3、首脑会议

伊斯兰会议组织中的最大机构,参与者为伊斯兰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每3年召开一次。

4、外长会议

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审查首脑会议中进度报告的执行情况,并作出决定,确立伊斯兰首脑会议的政策。

5、常设秘书处

伊斯兰会议组织中的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前面两个机构的决定,位于沙特阿拉伯的吉达。

6、常设委员会

文化和资讯事务委员会

经济和商业合作委员会

科学和技术合作委员会

伊斯兰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委员会

财务委员会

财务监管机构

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条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主的使者。”信仰伊斯兰教的人被称为“穆斯林”,信奉经典是《古兰经》。《古兰经》是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一词系阿拉伯语Quran的音译,意为“宣读”、“诵读”。中国旧译为《古尔阿尼》、《古兰真经》、《宝命真经》等。

伊斯兰教的主要内容是“五功”和“六信”,分别规定了穆斯林宗教功修和信仰内核。所谓“五功”是指五项宗教功课:念“清真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简称“念、礼、斋、课、朝”。“六信”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先知、信后世、信前定。

“伊斯兰”系阿拉伯语的音译,原义是“和平”、“顺从”。

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分别是麦加麦地那耶路撒冷。伊斯兰教三大传统节日分别是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伊斯兰教在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一般认为,伊斯兰教传入我国的标志性事件是史载唐朝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始遣使朝贡,其后主要通过经商往来逐渐传播。至宋代,随着来华穆斯林人数增多,与当地居民通婚,其子孙久居国内与汉民族逐渐融合,成为中国回族穆斯林的先民。从伊斯兰教的传入到回族的形成,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新疆地区从10世纪伊斯兰教开始传入至18世纪,也经历了大约七八百年的时间。中国有回族、维吾尔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等十个少数民族传统上基本信仰伊斯兰教,此外,汉族、蒙古族、藏族及傣族中也有部分人信仰。我国穆斯林基本上属于逊尼派,在新疆有极少数穆斯林信奉什叶派。中国穆斯林大多数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青海河南云南等地。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进行宗教教育和宣教活动的场所,又称“礼拜寺”。世界上最著名的清真寺有麦加禁寺、麦地那先知清真寺、阿克萨清真寺等。[2]

参考来源

  1. 伊斯兰会议组织,你好网,2017-12-19
  2. 伊斯兰教,党政机关网,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