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蒲柏
亞歷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年5月21日 - 1744年5月30日)是18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詩人。
亞歷山大·蒲柏 | |
---|---|
出生 |
倫敦 | 1688年5月21日
逝世 |
1744年5月30日 米德爾塞克斯郡特威克納姆 | (56歲)
職業 | 詩人 |
施影響於 | 喬治·戈登·拜倫 |
蒲柏出生於一個羅馬天主教家庭,由於當時英國法律規定學校要強制推行英國國教聖公會,因此他沒有上過學,從小在家中自學,學習了拉丁文、希臘文、法文和意大利文的大量作品。他幼年時期患有結核性脊椎炎,造成駝背,身高沒有超過1.37米。
蒲柏從12歲即開始發表詩作,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1711年他23歲時出版的詩體《批評論》,其中許多名句已經成為英語成語。
1712年他寫作了長篇諷刺詩《奪髮記》,1714年又補充了兩章。這首詩描寫一家男孩偷剪了另一家女孩的一綹金色頭髮,因為此事引起兩家的爭執。蒲柏把此事描寫得和《伊利亞特》中特洛伊戰爭一樣壯觀,寫成了一部英雄史詩。
1713年起,他着手翻譯荷馬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他並沒有準確地進行翻譯,而是根據當時英國時代精神進行再創作,他自己說如果荷馬生活在18世紀的英國,也一定會這樣寫作這兩部史詩。但是這兩種譯本在英國大受歡迎,第一部英語詞典的編纂者約翰遜博士稱讚為「世界前所未見的高貴的詩譯作」。依靠這兩部書的收入,足以使他的生活不必依靠贊助,並使他穩居英國桂冠詩人的寶座。
1725年,他對莎士比亞的作品進行重新編輯,用當時的標準衡量,作了不少改動,受到學者們的批評,他又寫了《群愚史詩》,把批評他的人描寫成「沉悶女神」的寵兒。
30年代他計劃寫一部關於人、自然和社會關係的巨著,但只完成一部序論:《人論》(1734年)。
1735年,他寫作了《致阿巴思諾醫生書》,諷刺了身居高位,逍遙法外的道德敗壞者。
蒲柏還為牛頓寫了著名的墓志銘:
牛津語錄詞典中收錄了212條蒲柏的作品精闢語錄。如「只有少量知識是危險的」,「人皆有錯,難能寬恕」,「正確的學習造就男子漢」等。
1719年起,蒲柏在泰晤士河畔的特威克納姆別墅定居,經常招待朋友,以文會友,並寫了一些關於建築和園林設計的文章。
19世紀對蒲柏的評價不佳,認為他的用詞過於造作,韻律過於死板,他的諷刺有點不太人道。但到了20世紀,他的聲望又開始提高,有的詩作如《奪發記》和一些諷刺詩被稱為諷刺詩的最高境界;但有些詩如《人論》普遍認為並無多少獨創的思想;他的《伊利亞特》譯本和《群愚史詩》一直受到爭議。
蒲柏是第一位受到歐洲大陸關注的英國詩人,他的著作被翻譯成歐洲許多國家的文字。 他是啟蒙運動時期古典主義的代表,他的作品可分為田園詩,諷刺詩和哲理詩及翻譯作品四大類。
目錄
人物評價
在英國詩人裡頭,我不大欣賞得了華茲華斯、拜倫、雪萊這一路的,卻愛讀多恩、蒲柏,恐怕也是因為自己的情感太淡薄,卻不怕聽人家講道理。
蒲柏,我覺得像是英詩中的伏爾泰,是理智清明的化身。思辨的深度,其實也談不到,但是句子如精金百鍊,結實、光澤,都非其他詩人所及。蒲柏自己有兩句詩便很能概括他創作的特點:
True Wit is Nature to advantage dress'd What oft was thought,but ne'er so well express'd
(真正的機巧,乃是妝點得宜的天然是意中常有卻從未經人道出的妙語嘉言)[1]
視頻
【獅王每日一句】 亞歷山大·蒲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