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海軍學校
歷史
1939年,中華民國維新政府綏靖部在上海設立了水巡學校。學員來自各地水巡隊調訓、保送,在淪陷區各大中城市內公開招考高中文化的學生。學員津貼每月12元。
- 水巡學校:設在上海新龍華的原海軍醫院。培訓水巡隊軍官,甲種學生學制2年;文化低的乙種學生學制1年。1941年後改為學制3年。綏靖部長任援道兼任校長。代理校長吳若安。日本海軍少將寺田佑次任指導官。日軍打撈出的「永績」艦移交給水巡學校,改名「海興」練習艦,該艦首席指導官五十嵐大尉。
- 水巡學校訓練所:設在高昌廟原海軍修配工廠,入學學員為高小文化程度。學制6個月。學習2個月後分入槍炮、操舵、生火、司機、信鴿、手旗與喇叭、報務、燈光、看護、軍需等兵科。結業後派到水巡隊當隊員。訓練所主任路慰儂。主任指導官福地少佐。
- 水路測量學校:設在楓林橋,訓練期間1年。
1940年3月汪精衛的中華民國政府正式成立。汪兆銘排擠掉任援道,自兼行政院長兼海軍部部長。鑑於海軍人才缺乏,把水巡學校改為中央海軍學校。設在上海高昌廟。校長姜西園海軍少將。此時水巡學校一期乙種學生50餘人已畢業分配;訓練所畢業學員兩期約為2000人。中央海軍學校內設教務處、隊務處、事務處,附屬訓練所,編制將官1人、校官39人、尉官74人,士兵371人,共計483人。1942年9月附屬訓練所分離出去為「海軍部中央水兵訓練所」,海校編制為將官1人、校官32人、尉官40人,士兵50人,船工20人、夫役20人。海校軍官多為姜西園的東北海軍舊部或其任黃埔海軍學校的學生。海校完全由日本海軍中國方面艦隊控制。日軍首席指導官寺田祐次海軍少將(1939.12-1943)/森德治海軍少將(1943-1944,之後調任日本海軍「上海海軍特別陸戰隊」司令官)/宮坂海軍大佐(1944-1945),實際掌控海校。學員主任指導官森田大三郎少佐(1939-1945年在職),教官坂田郎一等幾十人。上校教育長孟鐵樵,上校教育主任,上校軍需長戴,中校航海教官蔣鳳其,中校幾何教官陳連可,少校三角與微積分教官李繼康,日語教官李景發,秘書兼國文教員鄒大齊,中央海軍學校學生大隊長閻承烈少校。
陳公博數度到新龍華參觀水巡學校,「中央海軍學校」這個名字是陳公博親自命名,因為汪精衛政權的機關、學校、軍隊名稱均有中央兩字。
招收高中學歷青年。入學第一年為普通科,開設數、理、化、國文、日文課程。第二年分航海科、輪機科,開設航海術、炮術、陸戰術、通信術、航空術等軍事課程。[1]
中央海軍學校共招生六期:
- 第一期:水巡學校一期甲種學生30餘名,1939年4月入學,1941年4月畢業。
- 第二期:在京、平、滬、漢、粵招生百餘名,1940年4月入學,1942年4月畢業。
- 第三期:1941年5月入學,1944年5月畢業。
- 第四期:1942年5月入學,1945年5月畢業。
- 第五期:1943年5月入學,抗戰勝利後轉入海軍軍官學校繼續學業。
- 第六期:1944年5月入學,抗戰勝利後轉入海軍軍官學校繼續學業。
抗戰勝利後,絕大多數海校畢業生與在讀生被國軍海軍接收,被認為是技術人員,得到信任使用。
學校
學校(或稱學院) 是一種為教師及學生提供教學環境的機構,並通過特定的教育方式增進對學生的知識和價值體系。現時,大部分國家設有正式的教育制度,有時更為國民提供義務教育。在正式的教育制度下,學生需在不同類型的學校接受教育。這些學校的分類因文化和制度而異,但可以總括為小學、中學和大學。小學一般為兒童而設,提供基本教育。學生在完成小學教育後,通常會就讀中學。最後,提供高等教育的學校可成為「大學」或「專科學校」。
在這些主要學校類型外,在某些國家的學生可能會在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的前後在其他學校接受教育。幼兒園和幼稚園為年幼兒童而設,在小學教育前就讀。在完成中學教育後,中學生可選擇就讀大學、職業學校、專科學院或神學院。某些學生可以選擇就讀另類學校,接受有別於主流教學方法和課程的另類教育。[2]
學校也可分為政府營運和私人營運的學校。私立學校通常在政府教育未能夠提供某種教育方法或課程時設立。某些私立學校有宗教背景,在政府未能提供宗教教育時,作出額外教育,如基督教學校、伊斯蘭學校、佛教學校等。為成人而設的學校更提供專門教育,如軍事學校、商學院,等。另類學校更包括在家學校和線上學校等,使教學可以脫離傳統校舍。
歷史
學校教育的目的
常見的分級
歐洲的一些地區,高級中學(英語:Gymnasium)是中學的一種,入學的學生一般成績較突出。在德國,十三年級之後(一些地區是十二年級),將完成高級中學學習並參加德國大學入學考試(Abitur)(在奧地利和瑞士稱為Matura考試)。
在英國,學校要是指高等教育階段前的教育機構,大致上可以被分為小學(有時進一步區分為幼稚園和小學)和中學。而這些學校是由女王教育檢查員(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of Education)這個機構來管理的。
在北美,學校是指所有級別的教育機構,包含以下所有機構:幼稚園、小學、中學(即初級中學,英文稱middle school、intermediate school或junior high school,根據招生的學生年齡及地區而定)、高中、學院、大學及研究生院。在美國,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所有學校都是由各州的教育局來監督的。許多早期的美國公立學校都是單間學校,一位老師在一間教室裡面教7個年級的學生。20世紀20年代起,單間學校被整理為多教室的學校,越來越多學校提供了校車運送學生。
常見的分類
在英國及北美,學校可以是部分或完全自主運作管理的機構,不一定是公立義務教育學校系統的一部份。學校可以專精於某一個領域,例如:經濟學院(如倫敦經濟學院)、舞蹈學校或記者學校。也可能基於某類學生而設立,如特殊學校、聾啞人士學校等。
批評與替代
在整個20世紀,傳統的學校受到廣泛的批評。法國社會學家皮耶•布迪厄在他的著述《差別:對品味評價的社會批判》中說明了學校的階級結構再製機制。
學校(尤其是威權體制教育的學校)被指責對孩子的學習有更多的抑制作用而不是激勵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它使孩子產生恐懼。一些人更喜歡學生有充份自由的民主學校或其他另類教育,其他人喜歡在家自學,或參與非學校教育機構,而不去上學。
動物學校
動物學校是訓練動物的機構,有些學校訓練一般的生活常規,有些則教導專業的導盲技術。
現代學校
校園設施
參見
參考文獻
- ↑ 賀懷鍇:「傀儡之軍:汪偽政府海軍述論(1940-1945)」,《民國檔案》, 2019(1):100-108.
- ↑ Leseferdighet og skolevesen 1740–1830 (PDF). Open Digital Archive. [15 May 20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6-04-14).
- ↑ History of the School [校史]. The King's School, Canterbury. [2019-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27)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