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博物館
中國海軍博物館 |
中文名稱: 海軍博物館 外文名稱: Naval Museum 地理位置: 山東省青島市 景點級別: 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青島海軍博物館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創建,是中國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海軍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山東省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020年6月5日,被評為山東省退役軍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青島海軍博物館坐落於青島市萊陽路8號,東鄰魯迅公園、西接小青島公園與棧橋隔水相望、南瀕一望無際的大海、北面是著名景點青島信號山公園,占地四萬多平方米。
2005年3月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等十三部委評定為全國首批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1年6月2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博物館在青島舉行開館儀式活動。[1]
目錄
發展歷史
青島海軍博物館是海軍組織籌建的一座大型專業性軍事博物館。1988年11月籌建,1989年10月1日正式向社會開放,1993年3月正式列編,1997年3月被山東省定為山東省國防教育基地。
青島海軍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3A級旅遊景區,2005年3月被中宣部、國家發改委、國家旅遊局等十三部委評定為全國首批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一級博物館。
博物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青島海濱,東鄰魯迅公園和青島海產博物館(青島水族館),西接小青島公園與棧橋隔水相望、南瀕一望無際的大海、北面是著名景點青島信號山公園。環境優美,景色宜人。
建館宗旨
弘揚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展示我國海軍的發展歷史,宣傳人民海軍的戰鬥歷程和建設成就,增強全民族的愛國意識和海洋國土觀念。具體職能:收集、收藏海軍各歷史時期的重要文物史料和各類裝備,研究、陳列海軍文物,對部隊和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建築布局
室內展廳
青島海軍博物館已建成室內展廳、武器裝備展區、海上展艦區三大部分。室內展廳分中國人民海軍史展室、海軍服裝展室、禮品展室,總面積1100餘平方米。中國海軍史展室展出了古代海軍史、近代海軍史和人民海軍史。通過大量史料,詳細地介紹了中國海軍的起源、發展及其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作用;海軍服裝展室,主要展出人民海軍自1949年誕生以來各個時期裝備的制式服裝、軍銜肩章、勤務符號、進行特種作業的裝具等,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民海軍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的進程。
在海軍服裝展室中,比較重要的展品有:海軍首任司令員肖勁光海軍大將生前穿過的海軍大將禮服以及其他辦公、生活用品等;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原海軍副司令員鄧兆祥將軍捐贈的55式海軍將官禮服及其它制式服裝。禮品展室,展出了 60 多個國家的軍隊贈送給我人民海軍的各種珍貴禮品300餘件,其中比較重要的展品有:1957年11月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兼海軍總司令戈爾什科夫海軍大將贈送給前去訪問的肖勁光海軍大將的蘇聯海軍軍官佩劍;朝鮮人民軍代表團贈送給我東海艦隊的珍貴禮品──一段布滿彈片的上甘嶺枯樹幹。
武備展區
武器裝備展區占地20000餘平方米,內有小型艦艇、飛機、導彈、火炮、水中兵器、觀通設備、水中坦克等七個陳列群,陳列各種裝備150餘件,其中比較重要的有:1957年8月4日周恩來總理代表黨中央、毛澤東主席檢閱駐青島海軍艦艇部隊時乘坐的木殼魚雷快艇;1984年10月1日,軍委主席鄧小平在天安門廣場建國35周年閱兵式上檢閱過的"巨浪一號"潛地導彈;肖勁光海軍大將乘坐過的伊爾-14運輸機 、"紅旗"轎車;曾經擊落美制U─2高空偵察機的紅旗─2號地空導彈;1964年11月21日夜間海軍航空兵在山東萊陽上空擊落美制蔣空軍P2V電子偵察機時,投放照明彈的轟偵─5型電子偵察機等。
海上展區
海上展艦區,占水陸面積40000餘平方米,停泊着4艘退役的中型作戰艦艇,其中有為保衛祖國海疆和人民海軍建設做出重要貢獻的我國第一艘驅逐艦"鞍山"號;在捍衛祖國海疆的戰鬥中榮立戰功的火炮型護衛艦"南充"號(因艦體老舊,已於2012年解體回收)、防空導彈護衛艦"鷹潭"號,以及033型潛艇、21型導彈快艇等 。館內還設立了富有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的12.7毫米機槍、54式手槍光電射擊靶場,可供實際操作的各種岸炮、艦炮、坦克等,還設有艦艇模型室、潛望鏡室。
館藏文物
蘇聯海軍軍官佩劍
鎏金鞘上包裹黑色皮革,造型精美的卡鞘彈簧,原佩掛環和掛帶。劍身為高碳鋼鍛造鍍鉻,完美如新。劍裝為銅鍍金,刻有早期海軍戰艦和鐵錨圖案。劍柄頭的五角星和鐮刀鐵錘圖案代表蘇維埃政權。
它是1989年北海艦隊司令馬辛春中將率"鄭和艦"訪美時,由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吉姆斯·多塞中將所贈,工藝絕倫,堪為上品。
上甘嶺枯樹幹
是朝鮮人民軍代表團贈送我東海艦隊的禮品。
1952年10月,美軍向我志願軍堅守的上甘嶺發動猛烈進攻,戰鬥極為慘烈。美軍的炮彈和飛機炸彈將上甘嶺削低了兩米,但始終未能攻破志願軍的鋼鐵陣地。這段來自上甘嶺的枯樹幹,長度僅38厘米,卻嵌着35塊彈片,反映了當時戰鬥的極度殘酷。
巨浪1號
作為中國最早研製的一型潛地導彈,"巨浪1號"不同於一般的導彈,它不僅可攜帶常規彈頭,還可攜帶核彈頭,用於攻擊敵方戰略目標。在中國各軍事類博物館中,展出戰術型導彈的頗多,而展出戰略型導彈的則非常少,更何況還是潛射式的戰略導彈。
因此,"巨浪1號"潛地導彈可稱得上是海博的鎮館之寶,而海博以"巨浪1號"為館標主體也說明了他們對該型導彈的重視。在館標的正後方,陳列着的是整個導彈展區,而"巨浪1號"在導彈展區中顯得特別引人注目。
伊爾─14飛機
是1956年斯大林送給毛澤東主席的座機,一段時間曾是毛主席的專機。1957年毛澤東主席曾乘坐過兩次。
伊爾14飛機約長21.3米、寬31.7米、高7.8米,有兩台活塞發動機。是五六十年代前蘇聯和捷克生產。看到他那飽經風霜的身軀,我們還可想想當年翱翔中原大地的風采,它翹首仰望前方,仿佛向人們訴說自己的身世,向人們傾訴着老一代航空人的創業史。
長征一號
中國已退役的首艘核潛艇"長征一號"(舷號401)進駐中國海軍博物館。"長征一號"入駐海博,標誌着該艇成為第一艘完成從研製生產、使用管理、退役處置全過程的核潛艇,也標誌着我國具備了核潛艇的全壽命保障能力。
502南充艦和531鷹潭艦
上世紀八十年代,南沙赤瓜礁海域爆發過一場海戰。海戰中,中國海軍3艘戰艦鷹潭艦、湘潭艦、南充艦參戰,英勇地捍衛了國家的海洋領土。這3艘英雄戰艦中,556湘潭艦後來遠赴孟加拉國,並成為孟加拉國海軍主力艦。另外兩艘--502南充艦和531鷹潭艦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退役後,都先後進入了海軍博物館,成為那場海戰最直接的紀念。
531鷹潭艦是053K型導彈護衛艦唯一的一艘,該艦是中國海軍第一型裝備防空導彈的水面作戰艦艇,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入列服役。該艦艏艉各有一具懸臂式雙聯艦空導彈發射裝置。但是由於艦空導彈性能不足,直到80年代某艦空導彈正式定型後才安裝上艦。雖然該艦防空性能有限,不能為編隊提供有效的區域防空,但唯一的1艘531鷹潭艦為科研工作者探索艦載防空導彈系統積累了豐富經驗。
502南充艦屬於65型火炮護衛艦,是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二型護衛艦,也是自主設計的第一型護衛艦。是為了彌補南海艦隊防區薄弱的水面艦艇實力而研製的。502南充艦標準排水量1140噸,艦長90米,寬10.2米,最大吃水為3.2米,最高航速為21節。艦上的武器裝備主要包括100毫米艦炮、37毫米艦炮以及機槍、火箭深彈發射炮、深彈和水雷投擲架等。她曾參加過1974年西沙海戰的支援作戰,後來又在南沙海域迎來軍旅生涯的輝煌時刻。
502南充艦作為兩次參與南海海戰榮立戰功的老艦,歷史意義非同一般,尤其在中國周邊海洋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它的存在是中國捍衛主權精神的象徵,也是海軍光榮文化的傳承。2012年10月,南充號護衛艦因艦體老舊、維護困難、安全隱患多,從青島轉移到秦皇島某回收站拆解。
101鞍山艦
作為人民海軍的首艘驅逐艦,長期以來該艦一直成為人民海軍的象徵。鞍山艦1936年在海參崴的202船廠鋪設龍骨,1940年下水,1941年建成加入蘇聯紅海軍太平洋艦隊服役。需要說明的是,網上多將其建造序號"C-324"錯誤地當成了其船廠的名字。雖然鞍山艦沒有經歷過海戰,但卻長期在我領海外擔負監視外艦的任務,久經考驗。
105濟南艦
中國自行建造的第一艘驅逐艦--051型導彈驅逐艦的首艦--105濟南艦。濟南艦1968年鋪設龍骨開工,1970年下水,1972年正式入列服役,原舷號為223,1974年調整舷號為105,1986年調整艦名為濟南艦。在諸多的051型艦中,該艦的特徵最明顯--艦艉的主炮和深彈發射裝置於1987年被拆除,改成了直升機機庫,海軍在濟南艦首次實施了艦載機着驅逐艦試驗並獲得成功,成為中國第一艘具備載機能力的驅逐艦。
參考來源
- ↑ 青島中國海軍博物館預約方式有幾種武漢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