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
历史沿革
上海早在1937年就有聋哑人自己的组织----中华聋哑协会[1]。这是一个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民间聋人群众团体。建国后,上海于1957年4月27日成立了“中国聋哑人福利会上海分会”,这是全国第一个地方性残疾人组织,中华聋哑协会随即终止活动。1958年4月24日,成立了中国盲人福利会上海分会。1959年,内务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方不再分别成立盲人、聋哑人协会。根据通知精神,上海于1961年1月4日将盲人、聋哑人两个协会合并,正式成立上海市盲人聋哑人协会(文革期间被撤销,1979年8月24日恢复)。
由于盲人聋哑人协会是为盲人、聋哑人从事社会活动的群众团体,它的各项活动也仅局限于盲人和聋哑人,上海尚有数以万计的其他各类残疾人都没有自己独立的组织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1986年9月25日,该市召开了残疾人联合会成立大会,宣布全国第一个残疾人联合会----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正式成立。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是上海市残疾人的统一组织,下面分别成立盲人协会、聋哑人协会和肢残人协会。联合会与三个协会一套班子、四块牌子。联合会同时负责全市智残人、精神病患者的康复和其他各项社会活动。1988年,经市政府批复同意,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定为副局级单位;1996年升格为正局级单位。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成立是残疾人工作的突破,当时在全国引起了关注。
组织情况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上海市残联),成立于1986年9月。
1、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2]的性质、职能和全市残疾人构成情况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地方组织,是全市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是将残疾人自身代表组织、社会福利团体和事业管理机构融为一体的残疾人事业团体。它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开展各项业务和活动,直接为残疾人服务;承担政府委托的部分行政职能,发展和管理残疾人事业。
上海市有52.17万残疾人,占全市总人口4.0009%;其中听力语言残疾人17.47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33.49%;视力残疾人9.67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8.53%;肢体残疾人7.07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3.55%;智力残疾人7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3.41%;多重残疾人6.82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13.09;精神残疾人4.14万,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7.93%。
视频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国聋人协会:鼓励听障人士使用多媒体无障碍报警平台 ,搜狐,2020-12-11
- ↑ 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残疾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搜狐,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