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蓬植物
一年蓬為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高30-100cm。莖直立,上部有分枝,全株被上曲的短硬毛。莖生葉為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基生葉呈蓮座狀,花開後枯萎;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秋季開花,外圍兩層白色或略帶淡紫色的舌狀花,中央為黃色管狀花,兩性。
性狀鑑別根呈圓錐形,有分枝,黃棕色,具多數鬚根。全體疏被粗毛。莖呈圓柱形,長40-80cm,直徑2-4mm,表面黃綠色,有縱稜線,質脆,易折斷,斷面有大形白色的髓。單葉互生,葉片皺縮工已破碎,完整者展平後呈披針形,黃綠色。有的於枝頂和葉腋可見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或圓錐狀花序,花淡棕色。氣微,味微苦。
一年蓬Erigeron annuus (Linn.)Pers.
別名:女菀、野蒿、牙腫消、牙根消、千張草、牆頭草、長毛草、地白菜、油麻草、白馬蘭、千層塔、治瘧草、瞌睡草、白旋覆花
分類:二年生草本花卉
科屬: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菊目 菊科 飛蓬屬
盛花期:夏季秋季
目錄
一年蓬的形態特徵
莖直立,高30—100厘米,莖葉都有剛伏毛,疏密不等,基生葉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5厘米,寬1.5—3厘米,頂端尖或鈍,基部窄狹成翼柄,邊緣有粗齒;莖生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9厘米,寬0.5—2厘米,頂端尖,邊緣齒裂,規則或不規則,有短柄或無柄;上部葉多為線形,全緣;葉緣有緣毛。
頭狀花序直徑約1,5厘米,排成傘房狀或圓錐狀;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層;緣花舌狀,明顯,2至數層,雌性,舌片線形,白色或略帶紫藍色;盤花管狀,兩性,黃色。瘦果披針形,扁壓,冠毛異型;在雌花有1層極短而聯接成環狀的膜質小冠;兩性花外層冠毛為極短的鱗片狀,內層糙毛狀,10—15條。
一年蓬的生態習性
一年生或越年(二年)生草本。 喜生於肥沃向陽的土地上,在乾燥貧瘠的土壤亦能生長,一般生長於路邊,曠野或山坡。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飛蓬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地勢高燥,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壤土、砂土、粘壤土為宜,平壩、山坡的熟地、生荒、二荒地均可種植。但以陽光充足的南坡平坦地最為理想。選好地,在前作收穫後深耕1次,深度為20-25厘米,耕前每畝施入2-3噸廄肥、50-60千克普鈣,整平耙細,理成1.2-1.5米寬、20厘米高的墒,墒間距約30厘米。
田間管理
間苗補缺。直播地播後45-50天,苗高10厘米左右時,實行一次性間苗定苗,每條播幅靠邊留苗2行,按株距10厘米,呈對空三角形留苗,每畝留苗2萬株左右。間苗定苗的同時,查塘補缺,保證全苗。
中耕除草。苗期地面覆蓋小、雜草容易滋生,因此,中耕除草十分重要。5、6、7月每月進行1次,以後進行人工拔除即可,保持土壤疏鬆無雜草。同時,要注意清溝排水。 追肥。苗期以追施氮肥提苗為主,並以有機農肥為主,每次摻施尿素5-7千克,連施2-3次,最後1次可於旺長期,摻施普鈣15千克、氯化鉀5千克。抽苔現蕾期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相隔1周,連噴兩次,以促生長,提高產量和品質。
一年蓬的分布區域
原產於北美洲,除新疆、內蒙古、寧夏、海南外,東北、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及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其分布在美洲以及中國大陸的湖北、江蘇、四川、福建、安徽、河南、西藏、江西、湖南、山東、河北、吉林]等地,生長於海拔200米至2,200米的地區,一般生於路邊曠野以及山坡荒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一年蓬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
藥用價值
- 全草入藥,可治瘧疾,急性胃腸炎等。
-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一年蓬的全草。
-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洗淨,鮮用或曬乾。
- 性味:味甘;苦;性涼
- 歸經:歸胃;大腸經
- 功能主治:消食止瀉;清熱解毒;截瘧。主消化不良;胃腸炎;齒齦炎;瘧疾;毒蛇咬傷
-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附方
- 治消化不良:一年蓬五至六錢。水煎服。
- 治腸胃炎:一年蓬二兩,魚腥草、龍芽草各一兩。水煎,沖蜜糖服,早晚各一次。
- 治淋巴結炎:一年蓬基生葉三至四兩,加黃酒一至二兩,水煎服。
- 治血尿:一年蓬鮮全草或根一兩。加蜜糖和水適量煎服,連服三天。(選方出《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各家論述
- 《南京民間藥草》:根,搗爛敷牙齦腫。
-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消食,止瀉,解毒,止血。
一年蓬的物種入侵危害
因為其強大的繁殖能力和適應性,被列入外來入侵物種名單,並加入中國農業有害生物系統,常危害秋收作物麥類、果樹、茶和桑等經濟植物,亦能侵入草原、牧場及苗圃等處危害,且發生量大,危害重。又為地老虎的寄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