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凤林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凤林镇兆丰休闲农场,图片来源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TAIWAN亚洲之心

凤林镇位于台湾花莲县境内。阿美族语称为“马里勿”,意为“上坡”。从前此地森林丛密,有植物叫“木兰”会绕树滋长,状如凤凰展翅,汉人到此垦荒,见此景便取名“凤林”。凤林镇素有“长寿之镇”的美名,举目可见90岁以上的长者比比皆是,百岁人瑞更达数位,族群以客家人居多,是典型的客家庄,由于勤劳俭朴,重视教育,培育出诸多士子,花莲县的校长、教师,泰半出自凤林镇而脍炙人口。2015年还获得义大利国际慢城联盟颁给“国际慢城”认证,是台湾第一个国际慢城。

沿革

清朝嘉庆年间隶属台东直隶州,置乡,辖今凤林以南乡镇。日本统据时期设凤林郡、历凤林街等名。1945年台湾光复废街称镇,1947年将光复乡划出,行政区域因而确定。目前共辖12里。值得一提的是本镇的交通建设,像知亚干溪花东铁路段的河底隧道,花莲溪上的箭瑛大桥、中兴大桥的相继通车,都有助于本镇的发展。

地理

凤林镇位于花东纵谷中北段,中央山脉海岸山脉之间,境内最中间地带,平原占百分之40,河川地形占百分之30,馀为山(坡)岳地带,面积120.5181平方公里,北以寿丰溪(支亚干溪)与寿丰乡为界,南与马太鞍溪与光复乡为邻,西接万荣乡及中央山脉,东隔海岸山脉与丰滨乡毗邻。辖内河川纵横,东西流向计有寿丰溪、北清水溪、凤林溪、 万里溪、马太鞍溪等,南北流向有沿海岸山脉的花莲溪,历年水患不断。辖内气候温和,极适农业生产,奠立早期农村社会发展型态。

特色

长寿及国际慢城

凤林镇素有“长寿之镇”美名,根据统计镇上长年90岁以上寿者百位,百岁人瑞更多达数位,是典型的客家庄,由于凤林培育出许多士子,花莲县的校长、教师,大半出自这里,故设有“校长梦工厂”文物室供游客参观。[1]本镇距离花莲市30公里,人口7成是客家人,形成典型的客家庄,小小客庄人口不到一万人,老年人还高达7成,不过客庄努力蜕变,客家庄所具观光特色是“慢城”,提倡的是慢行、慢食、慢活的生活风格,2015年获总部设于义大利的国际慢城联盟颁给“国际慢城”认证,是台湾第一个国际慢城。游客到凤林镇通常会搭火车,在车站前就租得到脚踏车,每逢农历年间凤林正值油菜花季节,络议不绝的访客都会骑著脚踏车优游在田野中,往水源地走还能巧遇沿山怒放的山樱花、俯瞰纵谷美景,怡然自得。

人文荟萃

造访凤林骑脚踏车徜徉小镇时,会发现阡陌之间有许多老旧房子、仓库建筑,都是“烟楼的形状”,其中如“芳草古树”民宿餐厅,就是烟楼改建而成。这是因为凤林镇在日本时代曾规划移民村、特许日本移民种烟,吸引不少客家人移民到花莲帮工。战后日本人撤离,种烟产业还在,全盛时期有多达42栋烟楼,而北林三村社区内还有昔日的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林田神社遗址等;此外,客家人耕读传家,也让小镇历来出产超过百位校长,也因此日治时期的凤林支厅长官舍整建成的“校长梦工厂”,是凤林的特色。[2]

推荐景点

来到以客家小镇著名的凤林镇,除了到凤林客家文物馆、校长梦工厂,体验客家族群的拓垦精神及凤林镇“出产校长”的人文成就外,绝不能忘记品尝最有名的客家美食,像是咸酥花生、养生黑豆奶、玉兰艾草粿及客家粄条等。凤林镇为国际慢城组织的一员,也是台湾第一个国际慢城的小镇。境内森林苍郁,溪流纵横,除了拥有极为清澈的水质外,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景观资源。游客可以怀著悠闲的心情,倘佯在乡间小道欣赏田野风光,饱览漫山遍野的绿意[3]

凤林客家文物馆

凤林客家文物馆花莲观光资讯网

凤林乡凤林客家文物馆旧名“马力勿”,为泰雅族语“上坡”的意思。最早是泰雅族阿美族的势力缓冲带,后来汉人入垦,到了日治初期便垦拓成独立聚落,其中尤以长桥里为滥觞,从新竹、苗栗一带涌入大量的客家人,久之就定居在这里,所以现在居住在凤林的族群,几乎以客家人为主,而在凤林公园内的客家文物馆,就保存了许多当时的生活器具、居家服饰等,一楼是介绍客家移民花莲的历史和信仰、生活等故事,二楼则是客家文物。直到今天仍是花东纵谷中央山脉海岸山脉之间最“纯”的客家庄。此地客家人大多来自新竹以及苗栗地区,至于日本官营或者私营而招徕的客家人,数量更是多。凤林客家文物馆位于市区凤林公园内,是东部首座客家文物馆,虽然面积不大,但馆藏十分丰富,由于位于凤林公园内,在吸收了饱满的知识后,还能于公园自在游憩。楼馆有二层,馆内收藏丰富,一楼是介绍花莲客家的开垦记录、信仰、交通、生活器具等...,二楼是介绍客家传统服饰、客家耕种农具,特别的是,这些农具皆系当地民众自动捐出的展品,游客可深入探讨凤林的客家移民历史,及产业经济等凤林的发展史[4]

此外,客家米食、菜包等的制作与“客家农业开垦三宝”-稻米、玉米、地瓜的种植,游客来此,能具体而微认识到凤林镇的客家发展史,更能广泛了解东部客家迁移史[5]

校长梦工厂

座落在花莲凤林的校长梦工厂是一座专门出产校长的小型社区博物馆,记录了凤林镇112位校长的点滴故事,原来凤林镇是全台湾出产最多校长的地方,这所由老校长宿舍改建的校长梦工厂,是日据时期所留下的建筑物,将近百年的岁月里,记录了许多默默奉献教育的伟大校长,代表性人物是凤林国民小学的第一任校长-张七郎先生,他是一位仁心仁术的医生,不但免费帮贫穷的民众义诊,同时也努力催生了凤林国民小学的诞生,为凤林的教育做好扎根的基础,但是不幸于二二八时被逮捕枪杀。凤林校长梦工场保留了花东地区唯一的一所敬字亭,透过敬字亭的由来,可以了解客家人对读书的重视,人类对于文字该有的敬重态度,可以说是一所充满人文况味兼具教育意义的社区特色博物馆。透过“校长留声机”,还可以听到校长对你诉说著过去旧时代生活的点点滴滴。

凤林烟楼

来到凤林除了一尝在地小吃、走走校长梦工厂之外,可以顺地到大荣一村、二村烟楼群,或是到烟楼图书馆,实际了解当年烟叶的风华历史与文化[6]凤林烟楼是台湾密集度最高的烟楼聚落。始于日治时期,日本政府为了增加花东地区日本移民村的收入,鼓励村民种烟、制烟,因此烟草种植面积大增,而凤林镇的林田移民村更是栽种的主要地区,全盛时期烟楼有80多栋,现在只剩46栋。日治时期,当时烟叶被称作绿金,是高经济价值的作物,烟楼的数量成为富裕程度的指标。 现存于凤林的烟楼大多属于大阪式烟楼建筑”,气窗位在本灶正上方,形式凸出,排烟效果较好,但也易受台风侵袭而毁损;“广岛式烟楼”则因排烟口设计紧贴屋顶,不轻易受台风吹袭影响,却容易发生火灾。目前凤林地区完整保留的烟楼约有33栋,大多为大阪式烟楼,且座落在大荣里及北林里地区,堪称全台湾拥有最密集且完整的乡镇。凤林另有烟楼图书馆,让游客更详尽了解至烟产业的历史与文化[7]

烟楼的形式可分为大阪式与广岛式2种,而凤林烟楼几乎都是大阪式的。大阪式烟楼的排烟口凸出屋顶,既高且大,排烟效果较好,但是因为受风面较大,因此遇到台风时容易被吹坏;广岛式烟楼则刚好相反,排烟口紧贴屋顶,虽然比较不怕台风,却容易发生火灾。为了保存日渐消失的聚落文化,台大建筑与城乡研究发展基金会开办了一个导览解说员培训班,培训在地景点达人,班员大多是凤林的民宿、餐厅等观光休闲相关业者,也有社区妈妈,透过课程不仅让他们看见家乡的另一面,班员间也有了异业结盟的机会,这群种子解说员担负起凤林观光、及文化传播的责任,带领更多人认识凤林。

烟楼外观呈现和洋风格的,如同童话故事才会出现的建筑。每逢农历七月,通常会举办凤林烟楼迷路-百鬼夜行祭,不仅吸引各地观光客、年轻人参加,也成为专属凤林烟楼的在地创意活动。

兆丰休闲农场

兆丰休闲农场位于凤林镇寿丰溪和花莲溪汇合处之河川新生地,东西两侧有海岸山脉中央山脉为屏障。西元1970年时,政府积极开发东部地区,其中新光关系机构购入726公顷,成立兆丰农场。由于兆丰农场为河川新生地,石砾密布,水土保持不易,所以在开垦期间曾遭受三次严重的台风侵袭,开发过程倍尝艰辛。但在持续投入资源之下,终于在1980年获得行政院农委会指定为东部地区首座休闲农场。休闲旅游的观念日趋普及之时,兆丰农场为了服务日益增多的游客,更在农场中规划渡假旅馆、戏水区、大型花卉温室、森林公园等无垠的农场风光。

在总面积约726顷的兆丰农场里,辟了四个人工湖、龙鱼喷泉及瀑布等,可供游客在湖边步道散步,借由绿荫曲桥、大草皮、凉亭,达到休闲幽静之效果。乳牛区位于农场的中央位置,开放挤乳作业供游客参观、了解,更有专人解说乳牛的生态习性及饲养方法,游客可亲自哺乳小乳牛。并有渔池供游客垂钓,池畔可以烤肉、野餐。另外还有可爱动物区,是以家禽及供观赏动物为主,并让游客直接亲近、抚摸是深受游客欢迎的活动[8]

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

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照片来自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

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为林田山林场原址,1918年由日本“花莲港木材株式会社”开始采伐,为日据时期之大安山区伐木、集材、运材作业场,其规模为日据时期台湾东部三大林场之一,有“小上海”之称的林田山林场,被称为森坂(日语发音:摩里萨卡),以保存最完整的伐木基地闻名。虽然林田山昔日风华不在,但园区中不仅有各种伐木器具、传统消防物等丰富的文物,还留有颇具规模的中山堂、日式桧木建筑群,有著浓厚林业历史的林田山,成为旅客来花东纵谷必拜访的人文景点。林田山曾是台湾第四大的林场,规模仅次于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林场。1918年,日本人在花莲设立“东台湾木材合资会社”,隔年改组为“花莲港木材株式会社”,并在林田山进行伐木,1938年以后,便开始兴建运材铁道、中山堂、员工宿舍、医务室、福利社、米店、杂货店、洗衣部、理发部、消防队及幼稚园和小学等学校,让林田山成为当时生活机能完善的伐木社区,全盛时期更是聚集了四、五百户的住家。1939年改为台湾兴业株式会社于万平溪畔的台地设立“台湾兴业株式会社林田山砍伐事业所”,设置数条伐木铁路,并开始建置具生活机能之宿舍与建设,现今之林田山之规模则以此为雏型,随著伐木兴盛逐渐扩展至现今的规模。1945年台湾光复后,林田山林场改由经济部资源管理委员会接收,林场则为“台湾纸业公司”与“台湾中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及隶属林务局之“林田山林场”、“林田山工作站”、“万荣工作站”,至精省后之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所属林务局花莲林区管理处之“万荣工作站”。台湾纸业有限公司林田山管理处,持续林木开采与木材生产,并于1954年开放为民营。1960年为林场伐木发展高峰期,约有2000名员工,宿舍扩建约123栋。1972年改为省营的中兴纸业公司,林业发展时代式微,由林务局接管至77年林田山伐木终止,林务局合并光复、凤林两工作站,更名为林务局花莲林区管理处万荣工作站,而后将林田山林场规划为“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2006年由花莲县政府文化局公告为历史聚落。园区目前仍有退休员工约32户50多人居住于宿舍内,为见证林田山林业发展最生动的活历史[9][10]

视频

[花莲县] 凤林客家文物馆 (景点),2018-06-28
出产校长的凤林校长梦工厂,【玉山电报】,2010-12-20
客家新闻杂志176集_跟著他们,慢游凤林,【客家电视 HakkaTV】,2010-06-09
花莲县凤林镇 林田山林业文化园区,2008-12-02

参考文献

  1. 花莲县凤林镇花莲县凤林镇公所官网
  2. 客庄漫慢游》凤林小镇风情 单车踏访自由时报|生活版
  3. 城乡游踪-凤林镇TAIWAN亚洲之心|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
  4. 凤林客家文物馆玩全台湾旅游网
  5. 凤林客家文物馆TRIP自由行旅游网]]
  6. 凤林烟楼亚洲之心-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
  7. TravelKing旅游王
  8. 交通部观光局
  9. 林务局
  10. 花东纵谷国家风景区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