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鲍氏瓮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鲍氏瓮鳐

学名  Okamejei acutispina

命名者 Ishihara, 1987

英文名 Boeseman's skate

别名  Raja boesemani、尿骚鲂(澎湖)、

    鲍氏𫚙魮、鲍氏冈村鳐、鲂仔

观赏鱼/食用鱼  否/否

最大体长     55 cm

分类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鳐 Rajiformes

  鳐 Rajidae

  瓮鳐 Okamejei

鲍氏瓮鳐体盘呈菱形,体盘长为全长55.7-62.7%,吻坚硬且尖,背部头长为两眼眶距之4.81-5.39倍,背部头长为眼眶到吻之长度的67.7-71.7%;两眼眶距离与眼眶长度相当。尾部粗壮,其长度大于或小于尾前体长,尾部向后延伸后渐渐变细。尾前体长为全长之21.1-24.1%,尾长为43.6-48.8%。两背鳍大小相当,两背鳍之间距离大于第一背鳍基部长的一半,且通常少于基部长度。嘴稍呈拱形,公鱼上排牙齿约32-53列,齿尖锐;雌鱼牙较平坦,约39-52列。(陈柔蓉、林沛立2012/11编写)[1]

鳍及颜色

体盘背面具有许多刺,项棘0-4根,最多1-3根,眼眶周围的刺约3-13根,通常6-9根;两背鳍间的刺2-6根。雌雄幼鱼尾部仅一列刺,成熟雌鱼有5列,雄鱼为3列;雄鱼鼻翼及脸颊周围刺发达。背部体色呈黑褐色,吻部呈半透明;背上散布不均匀之黑色斑点,斑点聚集如花环般的花纹,花纹有时会在体盘左右对称分布。

体盘腹部通常呈灰白色,浸渍标本后呈颜色较暗。(陈柔蓉、林沛立2012/11编写)[2]

栖地环境及深度

近海沿岸。栖息深度70 - 90

栖息于沙泥底部,捕食无脊椎动物及鱼类。

分布

中西部太平洋:从上海中国)到古晋沙捞越)的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也可能在印度尼西亚东部海域以外。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可能范围很广。台湾分布西部、南部、澎湖[3]

繁殖

卵生(参考9908)。产下成对的卵。胚胎仅以蛋黄为食(参考50449)。与拥抱的独特配对。年轻人可能倾向于跟随大物体,例如他们的母亲(参考文献205)。

保育

数据不足(DD) ;评估日期: 2007年7月10日


参考文献

  1. 鲍氏瓮鳐,fishdb.sinica.edu.tw
  2. 鲍氏瓮鳐,fishdb.sinica.edu.tw
  3. Okamejei boesemani,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