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赞歌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革命赞歌 |
中文名称;革命赞歌 评价:;体现了毛泽东时代英雄人民的精神 地点;北京工人体育场 发行时间;1965年9月11日 |
《'''革命赞歌'''》是由一万六千多人,于一九六五年九月十一日,在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大型团体操。同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新闻纪录片。[1]
基本信息
一九六五年九月十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六周年的前夕,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开幕。这届全运会是中国刚刚摆脱三年困难时期后召开的,运动会被视为振奋人心、增进团结、显示力量的盛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一万六千多人在开幕式上表演了团体操《革命赞歌》。《革命赞歌》由7个篇章组成,表演近70分钟。“序幕”仿照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表演手法,在“葵花向太阳”的大场景下,35名儿童跑上主席台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献花,随后的正式表演按照工、农、兵顺序的编排下拉开了帷幕。 在《革命赞歌》的表演中,大型背景的表演是首次使用,使得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的大型团体操表演更有整体感。第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革命赞歌》表演的非常成功,受到热烈的好评。当时的主要编导和参与演出的人员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国家为他们颁发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在这届全运会结束后,《革命赞歌》还特别加演了一场。
“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丰收的喜讯到处传,社员人人心欢畅……”第二届全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革命赞歌》中,配合着麦浪、棉田的背景表演,郭兰英演唱了著名的《丰收歌》,从此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
评价
《革命赞歌》的宏伟场景,磅礴气势,充分体现了毛泽东时代的英雄人民的伟大革命精神。
《革命赞歌》不只是具有体操表演的独特风格,体现了运动员雄壮健美的体魄和高度的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给人以革命思想教育,激励人们不断革命、奋发建设和坚决反帝的革命热情。
《革命赞歌》是我国体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戏剧、舞蹈革命化的基础上,在体操表演方面的一次重大的革新和创造。它完全扫除了那种不注重内容,只注重构图和体形、技术美的形式主义,打破了团体操表演中的一些清规戒律。鲜明的革命主题,突出的工农兵形象,表现方法大胆创新,是《革命赞歌》的重大特点。
《革命赞歌》具有深刻的政治思想内容,在全部表演中,从始至终贯串着毛泽东思想的红线,充分发挥了体育运动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作用。事实说明,体育运动不仅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方法,也是向广大人民进行集体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手段。
《革命赞歌》的排练过程,是体育工作者和全体演出人员思想革命化的过程。主题思想的确定,表现形式的选择,场景的安排,都是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提高思想,反复修改提炼的结果。尤其是参加表演的一万六千多青少年,在排练过程中受到了很好的锻炼。“练好革命操,先做革命人”。每一次排练,每一场表演,都是对全体演出人员的活的革命教育。这里是一个革命集体主义的大课堂,练操又练人,锻炼了身体,又锻炼了思想。表演者从排练中,逐步领会了《革命赞歌》的政治意义,受到了革命教育,提高了阶级觉悟。他们带着阶级感情去排练和表演,使团体操的质量不断提高。
这次演出,给团体操的表演,指出了一条革命的创作道路。这就是团体操一定要和政治结合,为政治服务,要有鲜明的政治内容和革命的主题思想。同时,它必须用高度的艺术技巧和体育运动的独特风格,来体现这些内容。只有使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统一起来,才能够发生深刻的感染力量,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革命赞歌》既有充实和饱满的政治内容,又有相当完美的体操技巧,以及丰富多彩、富有革命气魄的音乐、美术配合,使政治内容和表现形式都有了新的探索,这是值得称赞的。
团体操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完成《革命赞歌》这么重大主题思想的创作,这么大规模的表演,是全体演出人员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当然,这次团体操的排练和演出,在具体工作中还有不少值得研究和改进的地方,而且这样大规模的团体操也不宜普遍仿效。但是,无论如何,这次《革命赞歌》的演出,是体育工作的一次重大成就。这是应当向参加这次团体操的所有同志们致以热烈祝贺和敬意的。
篇章
2.1第一场序幕
2.2第二场高举革命大旗
2.3第三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
2.4第四场人民公社好
2.5第五场紧握手中抢
2.6第六场红色接班人
2.7第七场将革命进行到底
新闻纪录片
《革命赞歌》大型团体操,于1965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新闻纪录片(彩色),编导:沙丹,摄影:牟森。本片主要介绍1965年全国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大型团体操《革命赞歌》的精彩片段。由首都一万六千多名男女青年和少年儿童演出的《革命赞歌》以鲜明的主题、壮丽的图案和优美的体操技巧,热情地歌颂了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赞扬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辉煌成就,形象地反映了我国六亿五千万人民保卫祖国,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气概和支持世界人民的决心,这是一首时代的赞歌。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