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集通铁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集通铁路一条自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通辽市的铁路。正线全长944.7公里。途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锡林郭勒盟赤峰市通辽市,于1995年12月1日开通运营。是中国最长的合资铁路,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铁道部共同投资和建设,现由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共管辖运营。全线为双线非电气化铁路,预留电气化改造。

该线是世界上使用蒸汽机车作为牵引动力的最后一条主干线铁路(各地尚有部分非干线铁路依然使用蒸汽机车作为牵引动力,如四川的芭石铁路、印度的大吉岭铁路、古巴的部分糖运铁路等),至2005年12月8日,最后一班蒸汽机车开出后,该线便正式改用柴油机车,标志着中国蒸汽机车时代的终结[1]。其中两辆编号分别为6988和7081的前进型蒸汽机车已于2006年被运往美国作动态保存。

简介

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集通公司)前身为1985年原铁道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组建的内蒙古地方铁路总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成立内蒙古地方铁路董事会和内蒙古地方铁路总公司的通知》(内党办发〔1985〕8号)明确为地一级企业实体。1995年改组为内蒙古集通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为原铁道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08年06月,经原铁道部批复组建内蒙古集通铁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股东5家,其中铁路总公司持股60%、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0%、内蒙古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9.14%、中铁六局集团公司、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公司分别持股0.43%。集通公司是目前全路唯一具有区域性路网,承担客货运输、铁路建设、多元经营,以资源输出为主、控股管理多家合资铁路公司的独立运营铁路运输企业。

公司管辖运营里程2494公里,其中复线870公里。下辖集(宁)通(辽)、锡(林浩特)多(伦)、锡(林浩特)乌(兰浩特)、锡(林浩特)二(连浩特)、伊(和吉林)珠(恩嘎达布其)铁路伊(和吉林)东(乌旗)段、(正)蓝(旗)黑(城子)及白(音库伦)浩(来呼热)等8条铁路。按照原铁道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04年以来签署的13个铁路建设会谈纪要精神,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投资总规模452亿元、总长2500公里的内蒙古中东部地区集(宁)通(辽)、锡(林浩特)多(伦)线扩能改造工程,锡(林浩特)乌(兰浩特)、巴(彦乌拉)珠(恩嘎达布其)、蓝(正蓝旗)张(家口)、锡(林浩特)二(连浩特)、多(伦)丰(宁)线和多丰复线8条铁路由集通公司组织建设,现已完成投资315亿元,建成2163公里,在建199.7公里 ,届时将形成北接口岸、南通海港,东西贯通连接东北与西北地区的区域路网。

公司下设生产单位15个、控股合资铁路公司5个、非运输企业7个、铁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2个。员工总数1.35万人,运输业平均每营业公里从业人员5.0人。公司党委下设基层党委18个、党工委9个、党支部210个,党员3030名。

公司配属内燃机车244台、客车车辆471辆。目前开行并担当值乘包头至厦门、呼和浩特东至上海、包头至南宁、包头至哈尔滨、包头至大连包头至锡林浩特、呼和浩特乌兰浩特、锡林浩特至通辽、集宁南至哲里木等11对旅客列车。

集通铁路

截至2016年底,公司资产总额456亿元,牵头建设的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地区路网建成后资产总额将达到近900亿元。2008年以来,营业收入年均48.8亿元,其中2011年达到62.43亿元,2016年完成46.6亿元;货运量年均4604.3万,其中2011年达到5861万吨,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增量近千万吨,2016年完成3875.5万吨;客运量年均388.1万人,2016年完成565万人。

2008年,集通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始终秉承“精心谋事、科学办事、认真做事”的工作理念,坚持“艰苦思维、科学管理、唯实高效、开拓创新、关注民生”的工作主线,牢牢抓住企业安全生命线、经营生存线、民生保障线,不断夯实全员谋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稳健运行。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中国AAA企业资质认证,连续6年入围“中国服务业500强企业”,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诚信企业、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全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单位、自治区诚信纳税先进单位、自治区地税纳税百强企业、自治区30强企业和自治区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十二五’全国企业文化传播全媒体建设三十强单位”、全国“‘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创新优秀单位”、全国“十三五开局企业文化建设模范单位”称号, 连续10年获评“自治区用户满意单位”。

视频

集通铁路 相关视频

蒸汽机车集通铁路合集,复古的味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