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背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金背鸠 |
---|
图片来自flickr |
基本资料 |
学名 Streptopelia orientalis 目/科/属 鸽形/鸠鸽/斑鸠 迁徏状态 留鸟 普遍性 普遍 体长/体重 33-35cm/165-274g |
别名:山斑鸠、山斑甲,雌雄同型。虹膜橙红色。嘴灰黑色。脚桃紫色。
台湾特有亚种orii
- 成鸟
- 全身大致为灰褐色,略染浅紫色。颈侧有黑白相间颈轮。
- 肩及翼覆羽黑褐色,有锈红色羽缘。
- 飞羽及尾羽黑褐色。尾羽末端灰白色。
- 亚成鸟羽色黯淡,颈侧无颈轮,肩及翼覆羽为灰白色羽缘,随年龄渐长,渐转变为锈红色。
指名亚种orientalis具迁徙性,台湾与金门马祖均有过境或度冬族群。
栖地&习性
热带森林的各种栖息地,低海拔山区及丘陵开阔地带,如河口沼泽,红树林,城市公园。
性不怕人,秋冬会成群活动,而繁殖期成对活动。雄鸟会振翅垂直升空,再伸展翅膀,张开尾羽,以弧线滑翔。
繁殖
南印度5月至8月,11月至2月为季节延长。在印度建造了典型的脆弱的鸽子巢。
保育
不受全球威胁。
鸣声
繁殖期,多发出一个四音节的节奏,低沉似"咕咕-、忽忽-"。
外观相似性
珠颈斑鸠密布白点斑之黑颈轮。体背无锈红羽缘。飞行时体背较暗褐,尾羽较长。
分布
亚种和分布
- S. o. meena (Sykes, 1832) – 西伯利亚W的部分地区至W阿尔泰,S至土耳其斯坦,阿富汗,克什米尔和喜马拉雅山E至C尼泊尔。繁殖范围略微扩大到乌拉尔山的W古太平洋。冬季主要在印度和斯里兰卡。
- S. o. orientalis (Latham, 1790) –西伯利亚\穿越西伯利亚,穿越Transbaikalia,Amurland和Sakhalin到达千岛群岛,日本和韩国,S穿越中国大部分地区到达喜马拉雅山,北阿萨姆邦,云南,广东,海南和越南北部。
- S. o. stimpsoni (Stejneger, 1887) – 琉球群岛(Amami-Oshima S到Senkaku Is)。
- S. o. orii Yamashina, 1932 –台湾。
- S. o. erythrocephala (Bonaparte, 1855) – 印度半岛(主要是C印度,也包括西部和北东高止山脉)。
- S. o. agricola (Tickell, 1833) – 印度东北(Bihar,Odisha,孟加拉,S阿萨姆邦)E到缅甸(S到Tenasserim)和SC中国(W云南,海南)。[1]
参考书目
台湾野鸟手绘图鉴
视频
参考文献
- ↑ oriental turtle-dove,hb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