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里奇蒙德·凯利·特纳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里奇蒙德·凯利·特纳

里奇蒙德·凯利·特纳
出生 1885
国籍 美国
职业 海军上将
知名于 美国太平洋地区两栖部队司令

里奇蒙德·凯利·特纳(1885一1961),出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美国海军学院毕业,美国海军上将

曾担任过航空局计划处处长、航空母舰行政军官、参谋部战略处处长、阿斯托利亚号舰长、美国太平洋地区两栖部队司令。参加过塞班岛战役、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盟军东京湾受降仪式等战役或活动。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里奇蒙德·凯利·特纳 职 业 美国海军上将
出生地 俄勒冈州波特兰市 出生日期 1885
逝世日期 1961

海军生涯

里奇蒙德·凯利·特纳(Richmond Kelly Turne1885一1961),美国太平洋地区两栖部队司令,海军上将。美军中有名的 "两栖战之王"。[1]

生于俄勒冈州波特兰,1908年毕业于安纳波利斯的美国海军学院。在201名学员中名列第五。

1910年第一次巡航结束后,授海军少尉衔。

1916 年毕业于海军兵工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在四艘战舰上任射击军官。

1917年1月海军上尉,12月海军少校

1919-1922年在华盛顿海军基地任军火射击军官。

1923-1924年大西洋的战列舰上服役。

1924-1925在太平洋指挥梅莱茵号军舰。

1927年在彭萨克拉获得飞行员资格。

1928-1929年在美国亚洲舰队指挥航空中队。

1929-1931年担任岸上职务任航空局计划处处长。出席1931-1932 年日内瓦裁军会议。

1933-1934年在"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上任行政军官。

1934-1935年任改舰战斗运输队指挥官亨利·巴特勒将军的参谋长,1935年在海军军事学院进修,晋升海军上校,毕业后留校任参谋部战略处处长,后决定回部队,不再留在航空兵。

1938年任巡洋舰阿斯托利亚号舰长。1940年任海军部作战、计划处处长。1941年1月晋升准将

两栖之王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任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约瑟夫·金的助理参谋长,对早期太平洋海军计划作出了突出贡献。1942年以少将衔任南太平洋地区两栖作战部队司令。主持制订进攻图拉吉岛瓜达尔卡纳尔岛两栖作战计划。同年8 月率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在瓜岛登陆。

灾难的萨沃岛海战时他是当地战区的最高指挥官。第五舰队组建的时候,雷蒙德·斯普鲁恩斯挑选他为两栖作战舰队司令,霍兰·史密斯为两栖作战部队司令。1943 年11 月他率登陆舰队进攻吉尔伯特群岛。当夸贾林岛战斗还在继续进行的时候,太平洋舰队司令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就给海军总司令欧内斯特·约瑟夫·金发电报说:"鉴于里奇蒙德·凯利·特纳海军少将尽忠职守、精通战术,在南太平洋、吉尔伯特群岛以及夸贾林岛两栖作战中指挥正确,建议立即晋升为海军中将。

"对特纳的晋升问题,参议院提到他指挥萨沃岛战斗失利和在塔拉瓦战斗中部队伤亡惨重的问题,到1944年3月7日才被批准晋升为海军中将。后多次担任海军特遣编队司令,先后参与指挥在塞班岛硫黄岛冲绳岛等岛屿进行的两栖登陆作战。在硫磺岛战役时指挥495艘战舰的两栖部队。冲绳岛战役由于遭到日本自杀飞机的袭击,有15艘军舰沉没,200艘受伤。1945年任太平洋两栖作战部队司令,5月24日晋升海军上将。参加了盟军在东京湾的受降仪式。后任美国驻联合国军事参谋部海军代表,1947年7月1日退役。

1945年2月23号,也就是美军在硫磺岛登陆作战的第五天,一支由40人组成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突击队整装待发,计划登上硫磺岛南部的折钵山山顶。[2]

珍贵的照片

1945年2月23号,硫磺岛战役中,六名美国大兵把星条旗插在了硫磺岛南部折钵山的山顶。这可以说是二战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影像之一。

折钵山上安插了蜂窝状的防御系统,机枪眼、射击点、观察哨和隧道系统犬牙交错,密不透风,近千名日军疯狂抵抗,仅靠40名突击队员来攻占制高点,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突击队以散兵纵队的方式向折钵山顶进发,但是,很快,日军就发现了他们。机枪子弹和手榴弹从几个岩洞口飞出来,由于防守日军都躲在山洞中,完全暴露的突击队员们很快处于劣势,一些队员被不知来向的子弹击中。胶着之际,突击队员接到一条命令,要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尽快在折钵山火山口升起美国国旗。

几个小时的激战过后,40人的突击队死伤过半,最终登上了这座日军凭险据守,号称坚不可摧的折钵山。星条旗终于插上了折钵山山顶,10点20分,山顶最高处的日本国旗换成了美国国旗。硫磺岛南部阵线上的所有美军将士立刻高声欢呼起来。美国舰队也开始鸣笛。一些伤员支撑着站起身,在经历绝望的挫败之后,他们不想错过这让人振奋的一幕。美国兵此前从没经历过如此波折,一些人当场就哭了。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塔看着眼前的这一幕,激动地说:“这面旗是美国将士用鲜血换来的。”

这个时候 ,在美军滩头阵地的帐篷里面,又传来了一个命令:把这面旗帜换下来。什么?牺牲了20多名陆战队员换来的成果,居然说换就换。更加令人想不明白的是,下达这个命令的人,正是早上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把旗帜插上去的那个人。下这道命令的人叫里奇蒙德·凯利·特纳,硫磺岛战役美军登陆部队总司令,此人绰号“短嘴鳄”,是美军有名的悍将。

在战争中,特纳总是有奇思妙想,他把作战当成一种艺术,精雕细刻,追求完美。不过,特纳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脾气暴躁,他为了夺取胜利,不惜代价,作战风格也异常凶狠,因此美军士兵都管他叫“短嘴鳄”。短嘴鳄是一种非常凶狠的鳄鱼,这倒是和这个特纳很像。他总是出其不意的给对手致命一击,有时候他会突然冒出一个想法,甚至连他手下的士兵都不明所以,比如这次的换旗事件。

那么,刚刚插上去的星条旗为什么要换下来呢?原因很简单,特纳认为旗子太小了,从远处看起来,不够醒目。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特纳决定,从军舰上找来一面更大的星条旗,有多大呢?长两米四,宽一米三七。

这张照片就是美国大兵换旗的场面,就这样,第一面星条旗升起之后,短短四个小时就被拿了下来,换上了一面更大的。就在几个美国大兵费力的插旗的时候,美联社的摄影记者乔˙罗森塔尔刚刚爬上山顶,看到眼前插旗的一幕,他赶紧举起相机,咔嚓,按下快门,把历史定格在这个瞬间。[3]

据说,当时照片拍下来之后,很快就传回了美国国内,登上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看了照片以后都很激动,他下令:把照片上这几个士兵给我找出来,送回美国,我要嘉奖他们。

人物评价

特纳精力充沛,意志坚定,工作勤奋,正直无私,无论给上司和下属都留下深刻印象。他思想奇特,善于采用新思想、新战术和新装备、把作战当成一种艺术,精雕细刻,追求完美。他是一位成功的计划者,机制而干练,直接负责美国在中太平洋的大部分成功作战,另一方面,由于指挥疲劳和责任,对人显得性情古怪、脾气暴躁、咄咄逼人,为下属所畏,所以有 "怪物"之称。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