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蒲福氏风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蒲福氏风级(英语:Beaufort scale或Beaufort wind force scale,又名蒲福风级、蒲氏风级)是英国人弗朗西斯·蒲福(Francis Beaufort)于1805年根据风对地面物体或海面的影响程度而定出的风力等级。按强弱,将风力划为“0”至“12”,共13个等级[1],即目前世界气象组织所建议的分级。后来到1950年代,随着人类的测风仪器持续发展进步,使量度到自然界的风实际上可以大大地超出了12级,于是就把风级扩展到17级,即共18个等级。不过,世界气象组织航海气象服务手册采用的分级只是0至12级,扩展的13至17级并非建议分级。

蒲福氏风级发明的时候是一种依靠观察海面现象的分级法。各级数根据海情或浪的状况来划分,并没有定明相关连的风速

1830年英国皇家海军以蒲福氏风级为纪录标准。1850年代起,一般航海亦使用蒲福风级,之后并且开始改以风杯式风速计测量风速。1923年风速计标准化,蒲福氏风级亦略为修改以方便气象学使用。至今航海上仍然有使用蒲福氏风级0至12级描述不同风速,但由于测风仪器能更准确地量出风速,不少西方国家已在海洋预报中弃用风级,改成以每5节(kt)为一单位(英、法是少数例外)。

详细分级

蒲福氏风级 风速(每小时 海浬/公里) 风的名称 浪高(米) 海情 陆上情况

0 小于 1 / 2 无风

Calm 0 平静如镜 静,烟直向上

1 1-3 / 2-6 轻微/微风/软风

Light air 0.1 无浪: 波纹柔和,,如鳞状,波峰不起白沬。 烟能表示风向,风向标不转动

2 4-6 / 7-12 轻微/微风/轻风

Light breeze 0.2 小浪: 小波相隔仍短,但波浪显著;波峰似玻璃,光滑而不破碎。 人面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向标转动

3 7-10 / 13-19 和缓/温和/微风

Gentle breeze 0.6 小至中浪: 小波较大,波峰开始破碎,波逢间中有白头浪。树叶及小树枝摇动不息,旗展开[2]

4 11-16 / 10-30 和缓/和风

Moderate breeze 1 中浪: 小波渐高,形状开始拖长,白头浪颇频密。 吹起地面灰尘和纸张,小树枝摇动。

5 17-21 / 31-40 清劲/清风

Fresh breeze 2 中至大浪: 中浪,形状明显拖长,白头浪更多,间中有浪花飞溅。 有叶的小树,整棵摇摆;内陆水面有波纹。

6 22-27 / 41-51 强风

Strong breeze 3 大浪: 大浪出现,四周都是白头浪,浪花颇大。 大树枝摇摆,持有困难,电线有呼呼声。

7 28-33 / 52-62 强风/疾风

Near gale 4 大浪至非常大浪: 海浪突涌堆叠,碎浪之白沬,随风吹成条纹状。全摇动, 人迎风前行有困难。

8 34-40 / 63-75 烈风/大风

Gale 5.5 非常大浪至巨浪: 接近高浪,浪峰碎成浪花,白沬被风吹成明显条纹状。小树枝折断,人向前行阻力甚大。

9 41-47 / 76-87 烈风

Strong gale 7 巨浪: 高浪,泡沫浓密;浪峰卷曲倒悬,颇多白沬。烟囱顶部移动,木屋受损。

10 48-55 / 88-103 暴风/狂风

Storm 9 非常巨浪: 非常高浪。海面变成白茫茫,波涛冲击,能见度减低。 大树连根拔起,建筑物损毁。

11 56-63 / 104-117 暴风

Violent storm 11.5 非常巨浪至极巨浪: 波涛澎湃,浪高可以遮掩中型只;白沬被风吹成长片于空中摆动,遍及海面,能见度减低。陆上少见,建筑物普遍损毁。

12 64 / 118以上 飓风

Hurricane 14+ 极巨浪: 海面空气中充满浪花及白沬,全海皆白;巨浪如江倾河泻,能见度大为减低。 陆上少见,建筑物普遍严重损毁。

注:海情指在无屏障之大海上。风速指海平面上十米处。陆上情况只是慨恬性的描述。风速与风级的关系约为:V= 0.836 * (B ^ (3/2)) (V=风速 m/s, B=风级)

某些地区(如台湾)在十二级风以上加有十三至十七级风,但一般只是用来分别强烈台风的等级。

视频

蒲福氏风级 相关视频

大自然界的不速之客:飓风
解密台风

参考文献

  1. 风力等级, 品略图书馆,2018-11-25
  2. 什么是“蒲福氏风级” 小编为您解答,天气网,20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