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玉蘭花開(鄭學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玉蘭花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玉蘭花開》中國當代作家鄭學富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玉蘭花開

一場春雨、一夜春風之後,我居住的小城古運河畔的玉蘭花悄然盛開。傍晚時分,我在開滿玉蘭花的小路上漫步,特別愜意。抬頭望去,在沒有綠葉的干枝上,一朵朵好似白蓮的花在綻放,潔白如雪的花瓣或聚攏,或舒張,或翻卷,晶瑩剔透,溫潤如玉,細膩柔美,微風吹來,不時隨風落下一葉花瓣,散發着陣陣清新淡雅的幽香,沁人心脾。明《群芳譜》說:「玉蘭花九瓣,色白微碧,香味似蘭,故名。」明代詩人張茂吳感慨道:「但有一枝堪比玉,何須九畹始征蘭。」

玉蘭又稱木蘭、木筆、玉樹、望春、應春花、玉堂春、辛夷,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蘭花象徵着優雅高貴、吉祥如意,古人取其美好寓意常將玉蘭入畫。五代南唐傑出畫家徐熙的《玉堂富貴圖》,把玉蘭與牡丹、海棠同框,布滿全圖,玉蘭取其「玉」,海棠取其諧音「堂」,牡丹取其「富貴」之義。花叢間有兩隻杜鵑,圖的下方湖石邊繪了一隻羽毛華麗的錦雞。枝葉與花鳥,相得益彰,輔以色彩,頗具端莊秀麗的氣韻。若將玉蘭與金桂、海棠同時入畫,則有「金玉滿堂」之寓意。明朝之後,隨着玉蘭花的廣泛種植,此類題材的畫作更為流行,明代沈周、周之冕、文徵明、陸治,清代的鄒一桂,郎世寧、惲壽平、李鱓,近現代的吳昌碩、齊白石、于非闇等大家都繪過此類畫作。

玉蘭以其高潔、淡定的君子之姿而得到古代文人的喜愛。戰國時代愛國詩人屈原的《離騷》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菊之落英」之句。唐朝詩人張喬《玉蘭花》曰:「莫擬輕舟去沅湘,春來殊愛雪枝香。東闌柳絮顛狂甚,總向階前賺謝娘。」詩人引用屈原被貶謫放逐的地方沅湘一帶,使詩穿越時空,具有凝重之感,暗喻自己隱居九華山的處境和情感;又借用漫天飛舞的柳絮,引出謝道韞「未若柳絮因風起」的詠雪典故,使詩句搖曳生姿。通過對比,突出玉蘭的雅致、深沉、含蓄之美。明代王谷祥《玉蘭》云:「皎皎玉蘭花,不受緇塵垢。莫漫比辛夷,白賁誰能偶。」因為古人常把玉蘭與同科的辛夷相提並論,所以詩人說玉蘭的高雅、聖潔豈是辛夷所能比擬的?玉蘭在春寒料峭、群芳沉睡中悄無聲息開放,無意與百花爭艷,低調樸實,從不麻煩綠葉出來襯托,更不招惹蜂蝶前來圍之飛舞,不喧鬧,不張揚。儘管早春的風還帶有縷縷寒意,但玉蘭始終高昂着頭,毫不畏懼,寂寞而孤傲地為春天增添一份浪漫和風采,向人間吐露着溫馨和芬芳,表現了一種淡泊明志、從容淡定的人生態度。所以詩人喜愛玉蘭不僅是因為其纖塵不染的素雅潔淨,更在於其堅韌不屈、卓爾不群的品格。

玉蘭的高節、傲骨深深融入中華文化之髓,而得到文人的崇敬。「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輕解白霓裳。」 明代畫家沈周用擬人的手法道出玉蘭的動人風韻。清康熙皇帝更是由衷贊道:「試比群芳真皎潔,冰心一片曉風開。」清朝詩人趙執信《大風惜玉蘭花》詩云:「池煙徑柳漫黃埃,若為辛夷酹一杯。如此高花白於雪,年年偏是鬥風開。」詩人珍惜、讚美玉蘭之情躍然紙上。潔白無瑕的玉蘭花開在黃塵瀰漫的惡劣環境中,實在令人痛心,詩人為玉蘭花的遭遇而鳴不平,他要以酒灑地祭奠她,崇敬之情溢於言表。詩人之所以如此愛戴玉蘭花,是因為她是高節之花,像雪一樣白璧無瑕、品格高尚。然而更讓人欽佩的是玉蘭的鬥爭精神,她不怕春寒的摧殘,勇於鬥風怒放。詩人滿腔熱情地謳歌玉蘭花,是以花喻人,抒發自己思想情感。趙執信在童年時就表現出過人的天才,九歲寫的文章就「以奇語驚其長老」。十四歲中秀才,十七歲中舉人,十八歲中進士,後任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然而在他二十八歲那年因佟皇后喪葬期間觀看戲劇《長生殿》,被劾革職,結束了他在北京的十年仕宦生涯。此後五十年間,他浪跡江湖、遊歷大江南北,深入社會,接近民眾,由官場的黑暗逐漸認識到社會的黑暗,由個人的不幸逐漸認識人民的苦難。他成為一個性格傲岸、鐵骨錚錚的詩人,他創作了大量反映民生疾苦的現實主義詩篇。他在此詩中托玉蘭抒情,借玉蘭言志, 表達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蔑視權貴的氣節操守。

我徜徉在這片花海里,若有所思。二十年前,這裡還是一片閒置、雜亂的地方,當時的決策者規劃建設了古運河公園,並在園內的一條小道兩側栽植很多玉蘭樹。如今這裡已成為遊客和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玉蘭的花期較短,但往往給人帶來不俗的驚艷。一個地方主官的任期也就三五年,若能留下記憶回味之處也是人民所期待的。[1]

作者簡介

鄭學富,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區委宣傳部退休幹部、棗莊市政協文史館館員、棗莊市首批社科智庫專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