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渥雷·索因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1.上標題插圖語法A:(適用於第一張圖,置於右上角)

渥雷·索因卡
圖片來自豆瓣讀書

渥雷·索因卡Akinwande Oluwole "Wole" Soyinka,又譯作握雷·索因卡沃萊·索因卡,1934年7月13日),尼日利亞作家詩人劇作家。他一生寫了30多部作品,絕大多數諷刺非洲的社會文化風氣和社會弊端。1934年出生於尼日利亞西部阿貝奧庫塔約魯巴族一個學校督學的家庭。他先在尼日利亞伊巴丹大學接受教育。1954年,他二十歲時,進英國利茲大學,專攻英語。198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非洲作家。

早期

1934年,索因卡出生於尼日利亞約魯巴族Yoruba埃格巴部落Egba)的一個貧窮家庭,出生地為阿貝奧庫塔。他首先在阿貝奧庫塔接受了小學教育,又在伊巴丹的政府學院接受了中學教育。最後進入伊巴丹的大學學院(1953年-1954年)並在英國列斯大學取得了英國文學學士學位。畢業後他首先任職於倫敦的皇家宮廷劇場,成為一名劇本校對員,後又返回了尼日利亞研究非洲戲劇。他先後任教於拉多斯大學University of Lagos)、伊巴丹大學University of Ibadan)和伊費大學University of Ife)。(1975年又成為比較文學專業教授。)

索因卡一直在尼日利亞政壇較為活躍,1967年,在尼日利亞內戰期間,因被指責為破壞交戰雙方的和平,他被雅庫布·戈文Yakubu Gowon)領導的聯邦政府逮捕入獄,單獨囚禁。在獄中,他創作了許多詩歌,後來全部收錄在《獄中詩抄》(Poems from Prison)中出版。後因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施壓,在被關押22個月後得以釋放。他在獄中的經歷最後寫進了《此人已死:獄中筆記》(The Man Died: Prison Notes)。

此外,索因卡也一貫以大膽直言著稱,他經常批評尼日利亞的行政部門,也反對全世界其他國家的暴政,包括津巴布韋羅伯特·穆加貝政權、中國政府1989年的六四事件[1]等。他的許多著作都有明顯的反對獨裁反對專政的論調,這些激進言論經常使他身處險境,但同樣也令他的名聲大增。尼日利亞獨裁者薩尼·阿巴察Sani Abacha)的統治期間(1993年-1998年),索因卡因被迫離開尼日利亞,流落異鄉,常年在國外居住,後成為美國亞特蘭大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教授,主要居住在美國。獨裁政權倒台後,1999年他接受了原伊費大學(現在的奧巴費米亞沃洛沃大學,Obafemi Awolowo名譽教授的頭銜,但開出的條件是,這個大學必須禁止招收政府高級官員中的軍官。

生平

1934年7月13日,索因卡出生於臨近西尼日利亞Western Nigeria,當時為英國領土)阿貝奧庫塔的伊傑布依薩拉(Ijebu Isara)小鎮,他是索因卡夫婦六個孩子中的第二個。他的父親是當地一所教會學校聖彼得斯(St. Peters)小學的校長,母親開着一間小店鋪,同時也是當地社會公共事務的積極參與者,二人均為基督教徒。但是,索因卡的一些長輩和生活接觸中的很多人仍是本土約魯巴教的忠實追隨者。所以,索因卡從小便經歷着這種宗教信仰的交匯,受到了西方文化和非洲傳統文化的雙重薰陶,這對他以後的人格形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39年,索因卡5歲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索因卡家中有一台無線電收音機,所以小索因卡好奇地收聽那些來自戰火中心歐洲的最新消息。這些新聞大多都受納粹德國的領袖希特勒的控制,但在不久以後,希特勒成為了這個年輕收聽者心中的惡魔。

索因卡首先進入他父親執教的聖彼得斯小學,1940年,他又轉到了阿貝奧庫塔語文小學,在那裡,他的文學天賦已初有顯露,作文習作多次獲獎。1946年,他升入了伊巴丹的政府學院,當時幾乎是尼日利亞全國最好的中學。在即將完成這段學業時,他曾到拉哥斯,並在那裡做一份雇用職員的工作。在這期間,他寫了很多的廣播劇短篇小說,並在尼日利亞廣播電台上廣播。1952年,在完成了中學課程以後,索因卡升入伊巴丹的大學學院,並繼續到倫敦大學深造,攻讀英國文學專業、希臘語專業和西方歷史專業。

在1953年至1954年,在完成他伊巴丹大學的學習後,索因卡又進入了英國利茲大學學習,與此同時,他也開始籌劃出版他的第一部正式作品,1954年,一篇名為《凱菲的生日凶兆》("Keffi's Birthday Threat")短篇廣播劇在1954年尼日利亞廣播時代得以播放。

索因卡在他的作品《童年時代》("Aké: The Years of Childhood")中對他10歲前的經歷有詳細的描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