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沙變》簡介:本片解讀了沙漠的過去與現狀,了解了沙漠人家的回憶與希望,沙漠在經歷了孕育古代文明的盛舉後,在現代中國經濟日漸發達的今天,沙漠也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尤其以巴丹吉林沙漠的新貌最為明顯,它正經歷着大漠產業化的壯舉,正逐漸譜寫着中國乃至人類的另一部文明史。
分集劇情
《沙變》 第一集 大漠的落日與朝陽
本節目主要內容:這是一片廣袤的土地,她占據了全球陸地面積的三分之一,而且每年以六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張。這是一片荒涼的土地,這裡的年降水量低於250毫米,而潛在的蒸發量卻在4000毫米以上。乾旱的自然環境使得大多數生命難以存活,只剩下龜裂的土地和裸露的岩石。然後,就在這廣袤和荒涼之中孕育了人類文明的第一縷光亮。
《沙變》 第二集 沙海望金
本期節目主要內容為:2009年10月31日,錢學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錢學森曾獲多個殊榮,人們會很自然地聯想到他在導彈和空氣動力研究中的傑出成就,很少有人知道錢學森生前曾經提出一整套沙產業的理論和構想,而如今這個理論和構想已經成為現實。本期節目為我們介紹了錢學森在科學事業上的主要成就。
《沙變》 第三集 沙原綠風
本節目主要內容:沙漠化正在加速,沙塵暴危害日益加重,沙漠化治理迫在眉睫,防沙治沙的熱潮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展開。不管是老一代的治沙人,還是新一代把治沙帶動成一種具有巨大經濟價值產業的治沙人,都努力將林、草、沙三業結合起來,開創我國西北沙區的大農業,達到沙漠增綠、農牧民增收的目標。節目講述了幾代人治理沙漠、開創綠色沙產業的故事。
《沙變》 第四集 沙漠三寶
本節目主要內容:沙漠化正在加速,沙塵暴危害日益加重,沙漠化治理迫在眉睫,防沙治沙的熱潮迅速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在荒漠化治理中,企業的加入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有了企業界的大力支持,沙漠化治理有了顯著成效。
紀錄片流派
紀錄片美學觀的奠基者:維爾托夫、弗拉哈迪。其中維爾托夫開創了「電影眼睛派[2]」,提倡鏡頭如同人眼一樣「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
50年代的紀錄電影運動:五十年代末開始的紀錄電影創作潮流實際上由兩大紀錄電影運動組成,他們分別是法國導演讓·盧什(《夏日紀事》 1961年)為代表的「真實電影」運動以及由美國梅索斯兄弟(《推銷員》 1969年)代表的「直接電影」運動。真實電影為參與式電影,允許導演介入到紀錄片的拍攝過程中,煽動其中一些劇情的發展。直接電影為觀察式電影,力求避免干涉事件的過程,要求導演採取嚴格的客觀立場,以免破壞對象的自然傾向[3]。
視頻
沙變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紀錄片基礎知識,住哪兒網
- ↑ 被稱為電影眼睛派創始人的是,有途網,2020-05-19
- ↑ 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 ,搜狐, 2019-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