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畢眾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畢眾敬(?-491年), 本名畢奈,字眾敬,東平郡須昌縣(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宿城鎮)人。南北朝時期名將。

  • 畢眾敬出身寒微,以狩獵為業。善於騎射,頗有義氣。投靠徐兗二州刺史劉駿,授兗州從事。
  • 宋孝武帝即位後,歷任泰山太守、冗從僕射、兗州刺史,鎮守東平郡。
  • 泰始元年(465年),得知宋明帝弒君自立,聯合薛安都等起兵擁戴劉子勛
  • 失敗之後,開城投降北魏,擔任散騎常侍、寧南將軍、兗州刺史,賜爵東平郡公。因事解職,回到平城,不問政事。
  • 北魏孝文帝即位後,辭職退休,回到家中。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卒於鄉中。

人物話題

基本信息

姓名    畢眾敬  
字號    字眾敬      
別名    畢奈      
民族    漢族      
官職    散騎常侍、寧南將軍、兗州刺史  
爵位    東平郡公  
出生地   東平郡須昌縣(今山東省東平縣東宿城鎮)
出生時間  不詳   
去世時間   491年 
所處時代   南北朝   

人物生平

出仕孝武

  • 畢眾敬,小名捺,東平須昌人。少好弓馬射獵,交結輕果。劉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劉駿為徐、兗二州刺史時,畢眾敬被劉駿招闢為部從事,曾隨劉駿領兵鎮守彭城抗拒北魏大軍。劉宋元嘉三十年(453年),劉駿起兵討滅元兇劉劭,稱帝自立。畢眾敬先被劉駿任命為泰山太守、龍驤將軍。大明元年(457年),被劉駿調回京師擔任冗從僕射、將軍如故,成為劉駿宮中的禁軍將領的主官 [1]

響應子勛

  • 劉宋泰始元年(465年),劉彧劉子業而自立,派遣畢眾敬出京,往兗州募人。畢眾敬在當年劉駿擔任藩王時,就和薛安都是劉駿軍府的僚佐,兩人曾在劉駿手下一起共事。等畢眾敬中途到彭城時,與徐州刺史薛安都相會密謀, 畢眾敬說:「晉安王劉子勛有上流之名,且又是先帝孝武帝的第三子,當共卿為計西從子勛。」於是畢眾敬不奉劉彧詔命,加入以薛安都為首的淮北各方鎮的響應劉子勛的行動計劃當中。不久,薛安都起兵響應劉子勛,以畢眾敬行兗州事,畢眾敬從之。當時劉宋兗州刺史殷孝祖留其妻子,率文武二千人奔赴劉彧,僅派州府司馬劉文石守城。畢眾敬率軍攻取兗州治所瑕丘,殺死劉文石。薛安都與殷孝祖先前因為不相協,兩人有矛盾,於是薛安都命畢眾敬誅殺殷孝祖諸子,畢眾敬內心不情願,但不得已,於是殺了殷孝祖諸子。不久,兗州大部分都歸附畢眾敬,唯有東平太守申纂占據無鹽城不與之同。劉彧平定劉子勛後, 任命申纂為兗州刺史。畢眾敬會從薛安都率軍攻進無鹽城下,申纂閉門城守,深恨畢眾敬。當時有人發掘了畢眾敬父親的墓,遂令畢眾敬的母親骸首散落。畢眾敬發哀行服,拷掠近墓細民,死者十餘人。又疑是申纂所為,其弟畢眾愛為薛安都長史,亦遣人密至齊郡,陰掘申纂父親的墓以相報答。

被迫降魏

  • 等薛安都想要舉城降魏的時候,畢眾敬不贊同這一行為。但是,薛安都卻扣押了畢眾敬的妻兒百口,都拘悉在彭城,恐交致禍,於是畢眾敬的妻兒日夜啼泣,薛安都竟讓他們寫信哀求畢眾敬投降北魏,可畢眾敬始終不肯聽從。畢眾敬先上表向宋明帝劉彧謝罪,劉彧大喜,任命畢眾敬為兗州刺史。[2] 但因為畢眾敬的獨子畢元賓在薛安都的手下任職,劉彧下詔書列數薛安都的罪行時,也把畢元賓列在誅殺的行列,畢眾敬不忍捨棄這個自己的獨子。於是仰天哀嘆,拔刀斫柱,說:「皓首之年,唯有此子。今不原貸,何用獨全!」等到北魏大將尉元率軍到達兗州時,畢眾敬於是打開城門出降。尉元派遣將領入城,事定之後,畢眾敬後悔和內疚自己的叛國行為,數日不食。北魏皇興初年,畢眾敬被北魏獻文帝拜為散騎常侍、寧南將軍、兗州刺史,賜爵東平公,與中書侍郎李璨對為刺史。
  • 慕容白曜攻克無鹽,申纂為亂兵所傷,走出被擒,送於慕容白曜。慕容白曜無殺申纂之意, 而城中火起,申纂創重不能避,為火所燒死。起初,畢眾敬聽聞無鹽被攻克,慕容白曜卻不殺申纂,乃與慕容白曜書信往來, 並表北魏朝廷,說「家之禍酷,皆由於纂」。等到,聽聞申纂已死,乃悅。二年,與薛安都朝於京師, 因留之,賜甲第一區。後復為兗州刺史,將軍如故,不久解職調回北魏都城平城,不再任職用事。

隱退還鄉

  • 畢眾敬很講究飲食起居,年七十鬢髮皓白,氣力不衰,跨鞍馳騁,有若少壯。始終與妻子相敬如賓,有國士之風。畢眾敬與咸陽公高允雖文、武、奢、儉好尚不同,但最相善,常促膝長談,相見恨晚。後以年老,乞求歸還鄉里,北魏朝廷同意了。畢眾敬臨還,獻真珠璫四具、銀裝劍一口、刺虎矛一枚、仙人文綾一百匹。文明太后、高祖引見於皇信堂,賜以酒饌,車一乘、馬三匹、絹三百匹,勞遣之。十五年十月卒。 詔於兗州賜絹一千匹,以供葬事。[3]

參考資料

  1.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2. 《宋書·卷六·本紀第八》
  3. 《魏書.列傳·卷四十九》